到山東煙臺,煙臺山是必打卡的城市地標,也是很有味道的一處景點。煙臺山位于煙臺市芝罘區北部,三面環海。明洪武年間,為防御倭寇在此設立烽煙臺,煙臺山、煙臺市因此而得名。
煙臺山不高,海拔不到五十米,卻集成了海濱風光、文物古跡和人文記憶,特別是山上富有異域風情的歷史建筑,已有百年歷史。有人把煙臺山比作煙臺的鼓浪嶼,雖然沒有鼓浪嶼那么大的名氣,但氣質上卻有幾分神似。
走進煙臺山公園,首先看到的是一片精致的園林,一座座飽經滄桑的老房子散布其中。走上山坡,是抗日烈士紀念碑,銘記著為國捐軀的英雄先烈們永垂不朽的精神。
紀念碑后是一座通體乳白的古堡式燈塔,現已成為城市的標志。登上塔頂,可以俯瞰煙臺山公園,再遠一些,煙臺港、海濱浴場和朝陽街盡收眼底。
燈塔東邊是龍王廟,從臺階下來沿著海邊走棧道,一路有造化奇觀、合璧石、索橋、惹浪亭等濱海景觀。
相比海濱自然風光,更吸引我的是這里的老房子。這里保留著亞洲唯一、保存最完整、最密集的近代外國領事館群,現在開發為各式各樣的紀念館、陳列館,選了幾個進去看看。
冰心紀念館原為東海關稅務司檢察長官邸舊址,屬于典型的英國亞洲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磚木結構,四面坡瓦屋頂,四周設外廊,室內木地板,天花吊頂,有壁爐,建筑面積514平方米,始建于1863年。
冰心紀念館通過80余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以及文物、書籍、期刊、報紙、手稿、文獻、模型、雕塑,再現了冰心與煙臺的歷史淵源。
京劇藝術館,通過京劇的歷史、名角、以及行當、化妝等,展示了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
煙臺開埠陳列館,原為美國領事館官邸舊址。展出分為開埠前的煙臺、煙臺被迫開埠、煙臺開始近代化歷程、人民的抗爭四個部分,再現了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勝利這80多年來煙臺的近代史,激勵后人以史為鑒,奮發圖強。
膠東革命史陳列館,講述了從辛亥革命到煙臺解放這段歷史時期,膠東人民的革命歷程。
1911年,在煙臺打響山東辛亥革命第一槍;1921年,黨的早期領導人鄧中夏、王荷波等先后來到煙臺,為膠東革命播下火種。三十年代,在煙臺組織了多次罷工、暴動,建立了革命武裝,創辦銀行。
抗戰期間,向延安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解放戰爭時,煙臺作為大后方全力以赴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是山東省支前民工最多、派出干部最多的地區之一,涌現出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
解放戰爭時期先后有四個野戰軍從膠東大地走出,雖歷經整編,仍有27、31、41三個集團軍駐守在祖國大江南北,占全國陸軍全部18個集團軍的六分之一,進一步確立煙臺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地位。
膠東革命史陳列館突出膠東武裝革命斗爭這條主線,展現出無數革命先輩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英雄主義氣概,是了解煙臺革命歷史,弘揚愛黨、愛國、愛軍、愛民精神的紅色文化景點。
自然風光、歷史遺跡、紅色故事、厚重的文化,風格獨特的建筑,集中薈萃在煙臺山,成為煙臺及膠東地區的人文的縮影。景區雖然不大,內容卻十分豐富,煙臺必打卡的地標景點,果然名不虛傳。
開放時間:
夏季:7:30-18:30
冬季:8:00-17:30
門票:
免費參觀(燈塔門票10元)
經典參觀路線:
“煙臺山”刻石——美國領事館舊址——聯合教堂——東海關副稅務司官邸舊址——英國領事館的附屬建筑——日本領事館的公寓樓——日本領事館舊址——燈塔——抗日烈士紀念碑——古欒樹——旗語桿——燕臺石——忠烈祠——烽火臺——龍王廟——丹麥領事館舊址——造化奇觀——石帆——合璧石——連心橋——惹浪亭——冬青長廊——英國領事館舊址——領事署路
食宿:
煙臺山及附近的朝陽街有很多酒店、民宿及餐廳,非常方便。
交通:景區位于煙臺市區,交通便利,乘坐3路、6路、8路、17路、43路、45路、46路公交車可到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