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新博物館內除了古埃及、古希臘羅馬文物外,還有一些法蘭克時期及歐洲中世紀的文物,沒有時間仔細看,隨便介紹幾件,作為新博物館的結束篇吧。
看完主要文物,我在一層隨便溜達看看準備離開時,突然發現這個熟悉的東西。去過佛羅倫薩的肯定會眼熟的。
其實這是(吉貝爾蒂的大作)的石膏復制品,介紹上寫的很簡單,我費了很大勁也查不到任何更多的信息,只是說1859年到的博物館,19XX年(字跡不清)噴成青銅色。至于是不是從佛羅倫薩直接復制后運到德國的,還是在德國復制的,實在搞不清。
這把劍是法蘭克國王希爾德里克的,介紹上說也是復制品,至于原件是在博物館收藏還是在別處,不清楚。
至于這位希爾德里克一世,稍微介紹一下。
熟悉歐洲史的肯定知道法蘭克時代的墨洛溫王朝(我過去曾寫過一篇),開創者是著名的克洛維一世,之所以叫墨洛溫王朝,那是克洛維一世爺爺的名字,但很少提及他爸,這位希爾德里克一世就是克洛維一世的爸爸。
希爾德里克一世(Childeric I,437-481) ,嚴格地不能算是法蘭克國王,說是日耳曼薩利克法蘭克部族的首領(酋長)比較合適,他曾協助父親墨洛溫參與過羅馬人與匈奴王阿提拉的戰爭。后來還協助羅馬軍隊參與了對其他日耳曼部族(西哥特、撒克遜、阿勒曼尼人等)的戰斗,并被高盧總督封為將軍和比利時第二行省的總督。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只是象征性的),希爾德里克繼續與羅馬人保持密切的關系,并效忠帝國。
希爾德里克死后葬在圖爾內(今比利時),他的墓于1653年被發現,里面有刻有他頭像和名字的金戒指(戒印)和佩劍等。
新博物館的佩劍可能就是復制自墓中出土的文物。
其他一些歐洲中世紀的武器
國王服飾上的黃金裝飾,電影中常見。
中世紀的石棺,上面還有十字架的圖案。
一對夫妻合葬墓石棺或墓蓋上的雕刻,男的有佩劍,至少是騎士或者貴族,左上角有個獅子,不知道跟獅子亨利的韋爾夫家族有沒有關系。
這是一個鉛錫合金的棺材,已經嚴重變形。主人是康拉德·馮·伯斯多夫(Konrad von Burgsdorff,1595-1652),勃蘭登堡選帝侯宮廷總管,同時也是一位圣約翰騎士團的騎士。
康拉德·馮·伯格斯多夫(Konrad von Burgsdorff ,1595-1652 年)是勃蘭登堡選侯國的首席侍從官和議會議員,并負責指揮勃蘭登堡邊疆選區的所有軍事要塞,也是圣約翰騎士團騎士。
由于他的貴族出身,14歲時就成為喬治·威廉王子(后來的勃蘭登堡選帝侯,霍亨索倫家族,綽號軟弱者)的童年玩伴,后來加入軍隊,一路不斷晉升,后成為喬治.威廉的(Georg Wilhelm,1595-1640,也譯作格奧爾格.威廉)宮廷保鏢及宮廷首席侍從官。并于1620年成為圣約翰騎士團騎士。
三十年戰爭期間,他作為新教同盟的高級軍官參加了幾次圍攻和戰斗,并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1640年喬治.威廉去世,繼任者弗雷德里克·威廉(Friedrich Wilhelm,1620-1688,綽號偉大者)繼任,繼續任命他為議員和勃蘭登堡馬克邊區的要塞總司令官。1646年,弗雷德里克·威廉還派他前往荷蘭向奧蘭治家族求親并成功。不過這位選侯夫人不知哪里對他不滿意,授意大選侯于1652 年 1 月解除了他所有職務,僅僅兩周后,他就去世了。
康拉德去世后,葬在柏林的圣多米尼克修道院教堂內,不過這個教堂后來被重建過多次,大致就是現在博物館島上柏林大教堂(1900年建成)的位置,2008年,在一次考過發掘中,康拉德及他的家庭成員的棺材被發現。
比較奇怪的是,康拉德的棺內還有他的 十字勛章,通常騎士團成員死后,勛章要被收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