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東野圭吾寫得出彩的不是推理小說,而是社會題材,例如寫婚外情的《黎明之街》、寫未成年犯罪的《彷徨之刃》、寫扭曲的嫉妒的《惡意》……
在《信》中,東野圭吾寫出了犯罪親屬的生存困境,小說入選直木獎,極其暢銷,被認為是東野圭吾的集大成之作。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對父母早逝的兄弟,哥哥叫武島剛志,弟弟叫武島直貴。
直貴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為了拉扯兩個兒子長大,打幾份工,過勞死,哥哥剛志隨即從高中退學,努力打工養活弟弟直貴。
直貴讀書很爭氣,考上了競爭激烈的高中。他知道上大學要很多錢,很想去打短工,但剛志堅決反對。為了給直貴湊學費,剛志盯上了獨居的富裕老太太。
老太太慈祥的面容在腦子里浮現出來。她有用不完的錢,稍微偷點兒也不會給她的生活帶來多大妨礙。甚至覺得要是她知道偷東西的是自己這樣的人,沒準還會原諒自己。當然,最好不要讓她知道。
剛志在偷竊的時候碰上老太太,老太太喊起來并要報警,剛志沖動殺了老太太,隨后被抓,媒體把剛志說成一個冷酷的殺人魔鬼。
兩兄弟的人生從此發生巨變:剛志被判十五年,直貴沒有其他親人,只能獨自掙扎求存。
故事圍繞直貴的困境緩緩展開。
▲日劇《手紙》,又名《信》(2018年)
打工、搬家、放棄上大學
剛志被逮捕一周后,直貴回到學校。班主任、年級主任和校長找他去談話。
雖然是關心他的口氣,但直貴聽出了別的意思,特別是校長,好像希望他離開這所學校。也許是擔心這事兒傳出去有損學校的名聲,或是作為學校應該怎樣對待殺人犯弟弟的問題不好處理。
直貴表示不會退學,他會想辦法打工交學費,讀完高中就去工作,暫時放棄考大學了。
不久,管理公寓的人來讓直貴搬出去,公寓已經三個月沒交租了。
在班主任的介紹下,直貴在小酒館打短工。班主任叮囑直貴不要和店長說哥哥的事,“這世上有很多事還是隱藏起來不說為好。”
一天,班上的同學來這家小酒館消費,爆出了直貴的哥哥是個殺人犯,店長大吃一驚,雖然沒解雇他,但陸續有客人認出直貴,直貴待不下去,自己辭職了。
直貴到處應聘,到處碰壁,最后還是在班主任的幫忙下,來到一家廢品回收公司工作,這里能提供宿舍。
剛志每個月都會從獄中給直貴寫信,直貴想過不給剛志新地址,又狠不下心。后來,他不再保存哥哥的來信,看完就扔掉,也不回信。
▲日劇《信》劇照(2018年)
放棄音樂夢想、失去女友
生活艱難,直貴拒絕對他有好感的女孩白石由實子;他愛上音樂,卻因哥哥的原因被迫退出樂隊,無法登臺演出。
后來,直貴了解到大學函授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他重燃希望。
▲日劇《信》劇照(2018年)
他考上了帝都大學讀經濟,第二學期從函授轉為正式課程,白天上大學,晚上在酒吧打工。
不管老板對他多么親近,決不能把心交給他。剛志的事情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如果知道了就全完了,這樣的生活也將被奪走。因為老板也和外國風味店的店長一樣,是普通人,而普通人是不會接受像自己這樣的人的。
他知道自己有女人緣,但他不敢陷入復雜關系。在一次同學聯誼會上,中條朝美主動出擊,直貴和她戀愛了。
▲日劇《信》劇照(2018年)
朝美是獨生女,家境很好,直貴對朝美說自己是獨子,沒有親屬,他決心隱瞞哥哥的事。
他深深了解這些差別與偏見的威脅,知道如果按現在這么下去自己是不會得到幸福人生的。要想得到,必須有某種力量。不管是什么力量,出類拔萃的才能也好,或是財力也好。中條家具備那個財力。如果放棄它,只會給朝美帶來和自己一樣的痛苦。
剛志依舊給直貴寫信,直貴一直沒有回信。直貴覺得,“人生就是要選擇什么就要舍棄什么的反復”,他只能舍棄哥哥。
直貴大三的時候,朝美帶直貴回家見父母,直貴意識到,如果和朝美在一起就可以躋身上流社會,從社會底層浮上來。
朝美的父母反對女兒和直貴一起,調查他的品行和經歷,很快查出他哥哥的事情。
朝美的父親找到直貴,直言希望他斷了念想,還拿錢給他,說算是資助窮困學生。直貴沒有收錢,但決定不再見朝美了。
只是得到了本應得到的結果,他自言自語道。放棄,對于自己已經習慣了,今后一定還會繼續,如此循環往復,這就是自己的人生。
▲日劇《信》劇照(2018年)
直貴大學成績優異,找工作瞄準大公司,面試時說父母早亡,撒謊哥哥在美國學音樂,很少聯系。
沒有親屬這一點是不是個大事呢?直貴想。作為公司一方,肯定想雇用身份非常清楚的人。要是成績和人品沒有多大差別的話,肯定要選擇身份有保證的學生。
直貴很想和哥哥斷絕聯系,每次哥哥的事情暴露,他的人生就亂套了,他怕自己早晚都會恨哥哥。
剛志每月寄信來,直貴開始不再讀那些來信,直接把信扔掉。他怕讀了信,忘不了哥哥的情分。
▲日劇《信》劇照(2018年)
進入大公司卻被迫轉崗
直貴打短工湊錢,搬了新家。大公司的錄取通知也來了,他進入新公司工作,有了面貌一新的感覺。
三個月后,公司倉庫被竊,警察懷疑內鬼,讓公司的人錄指紋對比。刑警查出了直貴哥哥的事,刑警說不會向公司泄露,但引起了公司的注意。
人事部長調查他哥哥的事,認為他撒謊有些惡劣。沒多久,公司不僅充實了防盜系統,還深入了解員工的人際關系,要員工再次提交家庭構成、興趣愛好等。
直貴從銷售部調到物流部,他覺得不能接受,但也無可奈何。
一天,社長收到一封信,被打動了,來找直貴聊天。
社長直言,區別對待是因為公司講求一個人與社會的相容性。
“我說人事部的安排并沒有什么不對,就是考慮到這種情況。因為不管是歧視,還是反歧視,如果其他人員不得不把精力用到工作以外的事情上,就做不好對顧客的正常服務。要消除歧視或是反歧視,只有把你轉到其他的工作場所,不大會因為這種事情產生不好影響的場所。”
那封信是白石由實子寫給社長的,她不僅一直關心著直貴,還用直貴的名義給剛志回信(用打字的方式)。
▲日劇《信》劇照(2018年)
組建家庭,家人被歧視
直貴和由實子結婚了,生下女兒實紀。
搬家、由實子退職、準備生產、然后是生孩子,情況不斷地變化著。直貴只是做立即必須做的事就耗費了全部精力。由實子倒是很鎮靜。在事態變化多端的生活中,她總是跟直貴說起的,就是給剛志寫信的事。
有新鄰居搬來,他知道直貴哥哥的事情,顯然是他散播消息,周圍對直貴一家的氣氛開始變化,疏遠他們,其他孩子也排斥實紀。
沒多久,由實子用自行車載著實紀出外被搶包,實紀頭上留了疤痕。
▲日劇《信》劇照(2018年)
搶包的人被抓到了,對方的父母上門道歉。直貴覺得這對夫婦很好人,只是管不了兒子。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想堂堂正正做人是很難的,只是讓別人接受自己的做法。
當晚,直貴給剛志寫信,明確這是最后一封信,也拒絕接受剛志以后的來信。他說,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
我至今都是背負著強盜殺人犯的弟弟這樣一個標簽生活過來的。由實子和實紀正要被貼上強盜殺人犯的弟媳、強盜殺人犯的侄女這樣的標簽。這是不能拒絕的,因為是事實。而且世上的人不會譴責貼上這樣標簽的行為。這個世界充滿了危險,不知道什么時候怎樣的人會危害到自己。誰都是只能靠自己保護自己,對這些沒有什么力量的老百姓來說,對周圍的人至少要預先給他們作個什么標記。
被貼上標簽的人,只能等待著自己應得的人生。我因為是殺人犯的弟弟,不得不拋棄音樂的夢想,放棄自己深深愛著的女人。就職后,不管是不是因為發現了這件事情,被調動了工作。由實子被周圍鄰居們白眼相待,連女兒實紀跟要好的小伙伴接近的機會也被剝奪了。那孩子將來長大成人,如果有了喜歡的男朋友會怎樣呢?伯父是殺人犯的事情一旦被發現,對方父母會祝福他們的婚姻嗎?
以前的信里沒有寫過這樣的內容,是因為不想給你增添不必要的擔心,可是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這些事情應該更早些告訴你。要說為什么,是因為覺得讓你了解我們的這些痛苦,也是你應該接受的懲罰。如果你不知道這些事情,你的刑期是不會結束的。
親人刑滿重返社會可依靠的只有親屬,而親屬卻要拋棄他們,這樣做是對或錯?直貴認為必須守護家人,“對犯了罪的哥哥和什么罪都沒有的妻子女兒,兩邊都去救的想法是不對的。”
直貴換了工作、搬了家,新環境沒人知道他的過往,他們平安無事生活,實紀也變得開朗了。
▲日劇《信》劇照(2018年)
沒有歧視的世界只是想象
一天,直貴終于鼓起勇氣去了剛志殺害的老太太家,給老太太上香、給她的兒子道歉。
老太太的兒子說,剛志一直給這家人寫信,這些信讓他不快,是兇手的自我滿足。
“幾次我都想告訴他,再也不要給我寫信了!可那樣做也顯得愚蠢,所以決定徹底忽視它。覺得要是從不理他,他慢慢地就不再來信了。可是,我搞錯了,他的信從來沒有間斷過。我終于明白了,這對他來說,就像是《般若心經》一樣。只要我這邊不叫停止的話他就會永遠繼續下去。可是我叫停止究竟好不好呢?我也感到迷惑。如果不讓他寫信就意味著事件完全結束了。讓事件結束好不好呢?坦白地說,我還沒有完全下決心接受事件的終結。”
▲日劇《信》劇照(2018年)
小說用約翰·列儂的《想象》這首歌貫穿始終,小說的最后是直貴參與樂隊的監獄演出,還臨時把樂隊改名“想象”。
“沒有歧視和偏見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產物。人類就是需要跟那樣的東西相伴的生物。”
▲約翰·列儂的《想象》
直貴的人生因哥哥的犯罪而被“持續地剝奪”,工作、生活不斷碰壁。
小說里沒有壞人也沒有惡行,每人都討厭被歧視,卻無意之中參與了歧視,無法平等對待犯罪者親屬。如直貴的社長所言,剛志的犯罪是“社會性死亡”,也抹殺了親屬在社會的存在。
東野圭吾寫人性、寫命運,《信》是一個越讀越沉重的故事。小說沒有評價善惡,只是平淡敘述直貴的經歷,如鏡子一樣,映射出社會現實。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東野圭吾說:“寫作時,我也一直在尋找答案。”有答案么?如直貴在監獄的演出,他張嘴想唱,“可是,發不出聲音來,怎么也發不出聲音。”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