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未見,又到月度航空要聞盤點時間。來一起回顧下在2022年的最后一個月里,航空圈里發生了哪些事。
1
全球首架C919交付東航
2022年12月9日,國產干線客機C919首次交付客戶,中國商飛在上海浦東向啟動用戶中國東方航空交付了注冊號為B-919A的C919。這架C919生產序列號為007,采用東航標準涂裝,并在機身兩側涂有「全球首架」的專屬標志。飛機注冊號選用B-919A,B代表中國民航飛機,919和型號名稱契合,A則有首架之意,突顯這一全球新機型、全球首架的非凡意義。
該機交付后由上海浦東調機上海虹橋,并在12月26日開始進行商業運營前的飛行運行驗證。驗證飛行需要模擬整個航班的運行過程,包括簽派放行、旅客登機、飛行員的操作、機務維修等整個流程。至少100小時的驗證飛行將持續到2023年2月中旬,起降的機場涉及9省市、10座機場,包括北京首都、北京大興、成都天府、西安、海口、青島、武漢、南昌、濟南等。據了解,驗證飛行目前進展順利,東航C919有望在完成驗證后迅速投入商業運營。
東航的C919配備了兩艙布局,包括8個公務艙和156個經濟艙共164座,均選用完全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國產客艙座椅。東航首批C919訂單中的其余4架,將在未來2年間陸續交付。東航將圍繞“四梁八柱”航線網絡,將C919投入上海、北京、西安、昆明、廣州、成都、深圳等地的優質精品航線,旅客可以在這些航線率先體驗國產大飛機。
2
入境隔離全劇終
12月26日,衛健委發布《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出入境管理也進行調整。民航局根據此方案,于28日發布了《關于恢復國際客運航班工作方案的通知》,自2023年1月8日起實施,通知內容包括:
·不再實施「五個一」、「一國一政」等航班量調控措施
·不再定義入境高風險航班,取消入境航班75%客座率限制
·恢復國際客運包機、入境公務機正常申請
·取消相關的閉環管理、入境核酸檢測和入境隔離等措施
·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包括佩戴口罩、手部消毒等
3
廈門航空喜提首架空中客車
12月29日,廈門航空在德國漢堡欣然接收了首架A321neo飛機。這架飛機由招商銀行旗下招銀金租承租,是廈門航空成立38年以來引進的首架空中客車飛機,標志著廈航從此開啟「波音、空客雙修」之路。
這架注冊號為B-32CU的A321neo于12月31日從漢堡啟程,在塔什干技術經停后于2023年1月1日抵達廈門。廈門航空與廈門機場在停機坪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歡迎儀式,并以水門歡迎全新飛機的到來。
4
商飛交付第100架ARJ21
12月29日,商飛向國航交付一架注冊號為B-653D的ARJ21飛機,這是商飛向市場交付的第100架ARJ21。
第100架飛機的交付,標志著ARJ21飛機進入了規模化發展新階段。中國商飛公司于2017年6月28日取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ARJ21飛機生產許可證(PC)后,加速推動ARJ21飛機批產能力建設,不斷完善批生產管理體系,目前已建成年產50架的總裝生產能力,年產量為30架。
5
南航告別A380
12月21日中午十二時許,中國南方航空注冊號為B-6139和B-6140的兩架A380相繼由廣州白云國際機場02R跑道起飛,告別廣州,告別南航,飛向大洋彼岸的「飛機墳場」。作為南航最后的A380,這兩架飛機的離開標志著南航和中國民航運營A380的時代正式結束。
南航在2005年訂購了5架A380,原本寄望乘北京奧運的東風,以A380加入北京的國際市場。然而,由于制造商推遲交付,南航的A380到2010年廣州亞運結束也未能交付。直至2011年10月,南航的首架A380/B-6136才正式交付,并在10月17日投入運營。
2022年11月8日,由B-6139執行CZ308航班抵達廣州后,南航A380機隊全數退出商業運營。11年間,雖然A380未能實現南航在北京大戰拳腳的愿望,但是也助力南航在國際上取得了不少的知名度。在洛杉磯、阿姆斯特丹、悉尼和墨爾本等航線上都有A380的身影。疫情期間,南航A380的足跡更是遍布東京、曼谷等航點,成為許多同胞回家的「空中擺渡人」。
再見,藍胖子。
6
新疆首個高高原機場投運
12月23日,隨著南航CZ5193航班降落在新疆塔什庫爾干紅其拉甫機場,新疆首個高高原機場正式投運。該機場標高3258.4米,航站樓面積3005平方米,設有4個C類停機位,跑道長3800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0噸,年飛行起降1900架次的需求。
塔什庫爾干紅其拉甫機場地處帕米爾高原西部,距喀什市約300公里,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聯西出、西進東銷的主要國際通道。
根據中國民航法規,海拔標高在1524米以上的機場為高原機場,而海拔標高在2438米以上的機場為高高原機場。
7
最后一架747正式下線
12月7日,波音最后一架747從埃弗雷特工廠下線,這一架747-8F全貨機將于2023年交付給Atlas 航空。隨著A380和747先后停產,現代飛機的四發時代已逐漸遠去。
首架波音747客機于1968年開始制造,1969年2月9日首飛,1970年1月交付啟動用戶美國泛美航空,至2022年停產波音共生產1574架747各型號飛機。在長達54年的制造生涯中,747共誕生了包括747-100/SP/200/300/400/8等多個衍生型號,高聳的大鵝頭是它們讓人一眼難忘的共同特征。
8
阿聯酋航空全面恢復A380機隊運營
阿聯酋航空首席運營官Adnan Kazim透露,阿航仍在封存的33架A380將在2023年底前全部「復工」。以填補阿航目前存在的約20%的運力空缺。阿聯酋航空運營著全球最大的A380機隊,共引進123架,目前仍有119架。
9
430億美元!美聯航訂購200架波音飛機
當地時間12月13日,波音與美國聯合航空共同宣布了100架787客機的確認訂單,同時美聯航還擁有100架787優先選購權。這是波音787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訂單。
除了787外,美聯航還將一并購買100架737 MAX,這當中44架系行使既有選購權,另外56架則隸屬新訂單。這兩筆訂單目錄價格總值將達到430億美元,不過制造商一般會向大客戶提供較為實在的折扣,實際成交價遠低于目錄價格。
美聯航透露,計劃在2024至2032年間接收這批787,可在787-8/9/10三款子型號中靈活分配。美聯航將用這批787接替現有機隊中的767和部分777客機,以達到將每座碳排放降低25%的目標。
以上就是2022年12月的航空要聞盤點,感謝收看,下月再見。
歡迎點贊、點擊在看和轉發分享。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