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轉型為豪華品牌的馬自達,終于在產品端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談及日系豪華品牌,聯想到的是豐田雷克薩斯、是本田謳歌、是日產英菲尼迪,但其實馬自達的高端夢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30年前推出的子品牌Amati。
盡管后續因營運和資金問題,馬自達無奈終止了這一豪華品牌計劃,但隨著日前馬自達旗艦車型CX-90官圖正式發布,意味著這個高端夢正以另一種形式重新登臺上演。
先羅列幾點核心產品信息:
1.CX-90基于后驅平臺打造,定位中大型SUV。
2.全系配備四驅系統,有燃油/插混兩套動力系統。其中,燃油版搭載馬自達量產史上最強的3.3T直列六缸引擎(先潑冷水,國內大概率不會引進該版)。
3.采用三排布局,有6座、7座、8座可選。
此前,有消息稱長安馬自達將在年內引入CX-90。那么,以豪華品牌的眼光去看待這臺扛鼎之作,又是否能滿足預期?
實際上,車輛“豪華感”至今沒有明確的定義。如高端技術釋放,如高品質做工選材,如品牌底蘊和血統,再如高昂的售價……這些都算構成用戶對豪華認知的核心要素,歸根結底是對造車理念和用車體驗的更高層次追求。
細心留意會發現,后者,也貫穿于CX-90的產品全身,是對馬自達“小而美”產品價值再度進階,核心體現有三點:設計、材質、技術。
一看設計:在簡約中兼顧產品旗艦的定調
目前設計主流是什么?是“加法”,是設計元素的“堆砌”。比如夸張的參數化中網、多變的犀利車身線條,甚至強行貼近智能化大勢而來的貫穿尾燈和分體式頭燈。
盡管站在這股大潮中審視CX-90,它的第一觀感并不算新潮,但卻通過減少復雜設計要素,在簡約中兼顧產品旗艦的定調。
如長發動機艙設計,讓車輛重量分配更合理同時,讓車輛運動張力更顯;如車側光影凹面和大傾角D柱設計,則對車輛厚重感的有效提升。通俗概括就是,有質感、有辨識度,遠觀近看,都有些豪華車型的設計底色在。
此外,不同馬自達引以為傲的“混動紅”那么熾熱和鮮活,本次亮相的車型采用了馬自達最新研發的Artisan紅配色涂裝,它更像傳統印象里的酒紅色,深沉、細膩、色彩馥郁,兼具了高光部分的靈動與陰影部分的深沉,是對中大型SUV產品定義和品牌向上進階的雙重契合。
二看選材:聚焦于與“人”緊密接觸的座艙環節
這部分主要聚焦于與“人”緊密接觸的座艙環節。在簡約雅致(參數丨圖片)的內飾布局方面,CX-90也注重在細節和用料上花費心思,呈現出過往馬自達車型罕有的“富態”模樣。
比如配色上采用米+黑雙拼,并運用了包括金屬、楓木、皮革、織物在內的多種材料,而中控臺采用的名為Kakenui的縫合技術,也有意提醒它的用戶,這樣的做工復雜、費時,也很貴。
三看技術:首次采用縱置布局搭載3.3T發動機
在底盤部分,為了向運動一表忠心,CX-90配備源自經典小跑MX-5的KPC動態底盤控制系統,它帶來的好處是,可最大限度減少車身側傾,并通過動態輪速監測和主動制動提高轉彎穩定性。
此外,CX-90還首次采用縱置布局,燃油版搭載3.3T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40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傳動匹配8AT變速箱。當然,排量稅和電動化現實下,引入國內的車型大概率會是插混車型(2.5L四缸發動機+電機組成,匹配8AT變速箱)。
其實對于馬自達來說,這樣的產品轉型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一是對消費者確定性選項有著更極致追求,如豪華感,如實用性,再如操控和性能;二是選擇游走在燃油與新能源路線之間的策略,也容易讓它贏得多類用戶的青睞。
只是,這些頗具細膩感的產品力,對長安馬自達的銷量能否產生實質催化,是要打上一個疑問的。
數據顯示,2022年長安馬自達累計銷量為10.4萬輛,同比下滑21.45%,甚至比落寞許久的神龍汽車還少2萬輛銷量。
至于原因,一是產品線老化,缺乏當打車型;二是銷量持續下跌,品牌聲量較低。
據長安馬自達官網顯示,目前在售車型有昂克賽拉、阿特茲、CX-30、CX-30 EV、CX-4、CX-5、CX-8共7款車型,而2022年品牌銷量有2/3以上來自昂克賽拉。
而售價、單車利潤更高的SUV產品陣容,則全線低迷。
其中,CX-5全年累計銷量為1.73萬輛,月均銷量近千輛出頭;CX-30全年累計銷量為1.07萬輛,多數月銷量處于三位數水平;與CX-90同樣定位中大型SUV的CX-8,全年累計銷量僅有1227輛,多數月份銷量僅停留在兩位數水平。
論品牌性格,馬自達是偏執、是個性、是純粹,相對應帶來了操控、運動、高顏值的產品長板力,而這些恰恰是年輕群體向往的產品力,因而像昂克賽拉、CX-5銷量尚可。
但CX-8作為中大型SUV,雖然足夠均衡,但它客戶群體已經不單純的年輕群體,更多是需要顧忌空間?動力追求的的家庭用戶,這兩項恰恰是CX-8的短板,也一定程度抑制了它的市場發揮。
反觀CX-90,確實這兩項短板進行了完善,并將豪華定調貫穿產品始終,但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CX-90就像一張白紙,屬于絕對的冷門車型。并且,它的母品牌在馬自達在中國市場巔峰期已過,失去原有平價車型的體量支撐,也意味著CX-90很難博得足夠的市場關注度。
從市場端看,目前中型/中大型SUV市場受電動化浪潮沖擊明顯,格局并非牢不可破,這直觀體現在“奶爸車”理想的榜一銷量位次上。
盡管在存量競爭時代,部車型還可以借口碑、借固有產品優勢繼續吃肉,那尾部車型就只剩以價換量方式求生了,初來乍到的CX-90,自然得從尾部做起。此境之下,CX-90的大排量和高端畫像又有多少人關注呢?
或許,對于CX-90這樣的“小聲量”車型,尋找到品牌自身的銷量強勢區域,少而精地定向營銷,并保證好服務品質和產品口碑,才是重構市場記憶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