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以及醫療水平的持續提升,人們越來越關注自閉癥兒童這個特殊群體。自閉癥兒童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如星星般閃爍卻遙遠,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自閉癥是導致我國兒童精神類殘疾的最大病種。關愛自閉癥兒童,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已成為各級政府一項緊迫性的民生工程。今天,我們邀請到青島市夢園兒童啟智中心創始人萬玲,就關愛自閉癥兒童及夢園公益機構的發展進行探討和交流。
夢園萬玲介紹到,自閉癥是以遺傳因素為主,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導致的結果。關愛自閉癥兒童是社會的共同心愿,而自閉癥大齡兒童已成為社會亟需解決的一大難題。目前,兒童康復機構開展的服務主要是針對0-6歲小齡兒童,為大齡兒童提供康復教育和職業教育服務的康復機構十分稀缺。
對此,萬玲表示,作為公益機構的一份子,夢園致力于打造弱勢群體一體化終身關愛服務平臺,集教育、康復、訓練、日間照料、輔助性就業五位一體,讓自閉癥兒童擁有康復教育的機會和權利,同時讓更多的弱勢群體融入社會大家庭,真正解放家長的雙手。
凝聚合力點亮“孤獨世界”
自閉癥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由于經常在同齡人中表現出行為舉止怪異、用哭鬧或者大聲喊叫來表達等行為,絕大多數自閉癥兒童無法融入普通的學校教育體系中。因此需要父母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陪伴,甚至很多家庭因無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經濟雙重壓力而破碎。
作為夢園公益機構的創始人萬玲,因女兒患有先天性腦癱,非常理解障礙兒童家長面臨崩潰的心情。多年來在對女兒人為干預和康復訓練的過程中,萬玲真正感受到一家特殊教育機構的重要性,夢園兒童啟智中心也應運而生。自2004年創立以來,夢園已接收數千名自閉癥、腦癱、智能不足、語言障礙的兒童,為障礙兒童提供寄宿,并提出終生關愛理念,真正解決障礙兒童家庭的后顧之憂,為社會減負,為群眾解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用愛打開心扉解決自閉癥大齡兒童就業問題
“園里的每個孩子都親切地稱呼我為園長媽媽,這使我深受感動”,萬玲說,“每一個自閉癥兒童都應該擁有康復、教育、工作的機會和權利,努力讓更多的自閉癥兒童融入社會大家庭是我們的使命”。
夢園成立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積極幫助適齡自閉癥、肢體殘疾等弱勢群體解決就業問題。在發展過程中,規模不斷擴大,先后成立了愛心生活超市、愛心烘焙坊、愛心洗衣坊、愛心美睫養護中心,為70余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為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萬玲表示,未來,夢園將始終堅守初心,積極打造弱勢群體一體化終身關愛服務平臺,引導人們關注自閉癥兒童,關愛弱勢群體,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讓“陽光的媽媽”不再孤單,用心用情將愛灑滿人間,守護每一份人間值得。(請關注公益,關注弱勢群體 編審:何良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