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聲和繪畫作品集 南通首發
2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藝術名家系列叢書《吳聲和繪畫作品集》首發式,在南通文峰城市廣場商學院成功舉辦。
《吳聲和繪畫作品集》由林曉教授作序,全書共收錄吳聲和2016年到2022年期間創作的76幅作品。吳聲和1950年出生,2015年開始研習繪畫,2019年受聘于“新華社書畫院”。學畫七年來,在北京、蘇州、南通舉辦個人繪畫展覽15次。如今居家閑閑,迷戀繪畫,勞作園藝,頤養天年,不亦樂乎。
《吳聲和繪畫作品集》首發式由南通市書畫篆刻研究會主辦,南通市書畫篆刻研究會副會長顧今主持,南通大學文學院徐景熙教授、南通美術現象研究課題組首席專家何循真主任及藝術家吳聲和的好友及南通書畫界的嘉賓約40人參加了首發式。
首發式上林曉教授高度評價了吳聲和的藝術及吳聲和作品的藝術特點,還闡述了他對美術藝術審美的獨到見解,對吳聲和今后美術創作給予了鼓勵。下面是部分與會嘉賓對吳聲和的評價。(排名不分先后)
顧嘉和:(原南通市副市長)
我說三點:第一,聲和先生近80幅精品結集,由林曉教授作序,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審核、出版,這是具有權威性的文化出版機構對他佳作的充分肯定。也是知名專家的嘉許。由此我作為一個忘年摯友,深表由衷的祝賀。笫二,聲和先生數十年結緣于文學藝術,先后在教育、新聞、黨史等單位任職,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積淀,且涉獵廣泛。但是真正潛心于繪畫,走出一條獨到的路子,卻是退歸后才真正走步的。他憑著堅實的文學功底和對藝術內涵的領悟,憑著聰慧的才思和勤奮務實精神,取得了令人驚異的成果。我每次參加他的作品展示,都深深為之感佩而贊嘆!第三,聲和先生在繪畫藝術上邁出了十分可喜的一步。這步畫集,是他近十年來藝術成就的全面展示與總結,同時也是新起點的標識與呼喚。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聲和當下仍精力充沛,愿他百尺竿頭,更進進一步!我深信聲和先生定是繪畫藝術堂奧里的一位強者。
徐景熙:(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
文學藝術反映社會人生,決不是普通鏡子式的反射,而是通過藝術家心靈這面特異魔鏡所作出的獨特的再現和表現,從而能滋生出一種只有文學藝術才具有的迷人的情致和詩意。所謂世態人情,兩者是一致的,但其重點又在于表現世象百態中的人,人性,人情。
吳聲和先生退休之前從事過教師、公務員、多個部門領導工作,有較豐厚的人生歷練,較札實的思想、業務修養。性喜雜覽,寫得一手散文、雜感,頗有口才,也鐘情于書畫藝術的欣賞和練習。所以在他退休后,出奇不意地以繪畫佳作亮相,連著舉辦了十多場畫展,包括這次公開出版《吳聲和繪畫作品集》,決不是偶然的。
他的繪畫風格獨特,個性張揚。特別在繪畫的形體結構、色彩運用、線條變化方面,有著自己大膽的追求。他常常突破時間、空間約束,打亂正常節奏,運用特別的線條、畫面、色彩,最大限度調動人的想象力,展現流逝的時間,發展的事物,變幻的人生,引發人無限的遐想與思考。
吳聲和正式發表畫作,公開示人,時間不算太久,但他一出手,起點就相當高。簡直有些眩人耳目!但我以為,他那張揚的乃至狂放的創作個性與其寬厚謙遜的人生態度,其實又相當和諧,渾然天成。他的人品、文品、藝品是一致的,永遠向著高境界沖刺,為著更美好的人生,堅持不懈,追求不息。我們有理由期待著,他有更多好作品問世!
王子和(原南通市文化局副局長)
我與吳聲和先生曾在南通市委宣傳部的一間辦公室公事8年,一起具體負責聯系協調全市的文藝新聞工作,那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美好人生時光。我們可以說是知根知底,友好至今。前些年他開始學習繪畫,在親朋好友中引起轟動,褒貶不一。我從一開始就喜歡他的畫,覺得充滿了奇思妙想,描畫了無窮的天地,還能激發起我許多詩意的想象。看了新近由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吳聲和繪畫作品集》,對其藝術上達到的新高度,十分贊賞,也引以為驕傲。聲和是個奇跡!為此,我不由得想起了程抱一這位華裔哲學家、法蘭西學院第一位來自于亞洲的終生院士的一句話:“人具有最大的可能性”。我覺得,這句話用在聲和摯友身上,真的是最恰當不過了。再次祝賀我的老友吳聲和!你的優異表現,對我一直都是巨大的鼓舞!
顧晏(南通市書畫篆刻研究會會長)
首先祝賀吳聲和畫冊發行,吳會長作品在上海文峰廣場展出受到市民喜愛。吳會長的作品既入世又出世。他通過觀察和感知,用濃烈的色彩去表達他對生活的熱愛。從吳會長畫里面感受到濃濃的悲天憫人的溫情和撫慰人心的人文關懷,尤其是在上海親歷疫情一夜空城,和經濟開始繁榮復蘇的當下來欣賞吳會長作品。在不確定年代下,吳會長沉甸甸的畫作,其實是確定性成果,帶來對當下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還能有諾亞方舟(諾亞方舟是吳聲和作品)駛向幸福彼岸的理想。藝術最終不僅僅是要見形,更要見義和道,祝愿吳會長在藝術創作上要像是一個造光者,繼勇往直前續直前。
徐仁祥(原中共南通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自我表達和不斷求變的吳氏繪畫。在人類藝術的起源學說中,我傾向于游戲表現說,是酒足飯飽之后的行為、游戲,是人類情感思想交流的需求。吳的生活、工作閱歷,以及長期書法的實踐,有創作的欲望強力的表達沖動。他的畫就是他情緒的表達。為什么不好懂。因為人經過思維訓練,變得過分理智,欣賞有固定模式,僵化。
不斷求變。書法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中國畫的繪畫表達對象、技巧等,也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整個繪畫歷史,就是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抽象畫的源頭在中國,隋唐以后的寫意國畫,就是半抽象畫。西方的抽象畫直到近代一二百年才發生。沒有純粹的寫真和抽象,只有比例的不同。吳抽象比例高而已。
高想(南通中醫院主任醫生)
我是外行,這么多大家在這里,我就不評價吳主任的畫了。
1. 悟性 和吳聲和認識10多年,他從一個官員轉身成為一個畫家,我覺得悟性使然,或者說是天賦。
2. 勤奮 吳主任學畫8年,舉辦了15次畫展,可見吳聲和勤奮可見一斑。
如果說我對吳聲和的畫的感受,就是一個字:和。這是中國文化,也是中醫文化的精髓。
陳建華(原南通市文聯副主席)
《吳聲和繪畫作品集》出版,列入“中國當代藝術名家”,可喜可賀!縱觀吳主任的繪畫創作,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退休前長期從事宣傳文化工作,為藝術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二是退休后選擇了自已喜歡的當代繪畫藝術,觸發了天賦藝術靈感,激情噴發,實現了人生第二次飛躍。當然,吳主任的成功,離不開林曉教授的發現、鼓勵和指導,這是至關重要的動力;同時也印證了薪火傳承的繪畫藝術精神。
陳銀龍(原南通圖書館館長)
我和聲和是幾十年的好朋友,原來知道他書法好,文章好,沒想到他退休后突然畫起畫來,且一發而不可收了,深得林曉教授賞識。起先我不懂他的畫,只覺得他的畫色彩鮮艷,漂亮,后經石瑞禮老師介紹,才知道他的畫韻味十足,把寫實與要表達的內涵融進自己的感覺中,形成繪畫的獨特風格,堪稱一絕,令人驚羨不已。借此畫冊首發之時,我為他歡呼,為他驕傲,并祝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最后我把他北京畫展時寫的一首拙作送給可敬可愛的聲和老友:
聲和繪畫顯靈氣,
一生耕耘藏底氣。
北京辦展有霸氣,
詩書畫里貫才氣!
王蘭青(南通書畫篆刻研究會名譽會長)
最誠摯地祝賀聲和會長的畫集出版。聲和是南通美術的一匹黑馬,他的畫作有文人氣息,獨特的風格,炫麗的色彩與時代氣息,充滿青春活力,祝愿永葆活力,更上一層樓。
石瑞禮(南通書畫篆刻研究會顧問)
祝賀聲和老師新畫冊付梓。細讀新冊,滿目美妙,如詩如韻。每幅新作都含畫家一時心境的涌動,隨萬般色彩流連人前。尤其令人擊節的是,筆性恣肆而內斂,用筆曠達而干凈,明度亮麗而沉穩,構圖變幻而豐富。一一讀過,令讀者隨其妙曼的美彩韻律而心情無法平靜。
陸強(南通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吳會長的作品是富有生命力的,色彩單純,強烈,沖突亦不失和諧,沒有過多技巧,看到更多的是他對創作的虔誠心,敬畏心,吳會長六十歲以后開始畫畫并從畫畫中找到了樂趣,獲得極大的幸福感,這份心態,這種精神值得學習。
梁天明(原南通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聲和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文化人,他當過官員,但他有文化情懷,所以南通的文化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都愿意和他交談交心交流。他的畫我看了很多,從看不懂到喜歡,可以說每次都能帶給我文化的大餐。聲和先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蘊含著豐厚的藝術魅力,凸顯出張揚的墨彩個性和令人震撼的視覺沖擊力。聲和先生的繪畫完全突破傳統,繪畫中蘊含的墨彩味道,完全是他自己的,不但有藝術,更有其個性。這一切緣于聲和先生對藝術、文學、哲學及書法的喜歡。聲和先生繪畫對墨彩之重,是我的第一印象,我以為這是他突破傳統最重要的方面。在中國繪畫中,色彩一直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直至唐宋,中國繪畫幾乎都是重色的。明清之前中國繪畫的名稱就是“丹青”,由此可見色彩是中國繪畫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聲和先生的繪畫對傳統的色彩有太大的突破,在墨彩的運用上,他的繪畫走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他的繪畫不以客觀環境為依據,崇尚人的主觀感受,繪畫的墨彩象征性和表意性,成為他的一個重要表現語言。南通正在研究中國美術的“南通現象”,我認為研究中國美術的“南通現象”,不能忽視當代南通畫家的繪畫,研究當代南通畫家的繪畫,不能不重視聲和先生的畫。我想聲和先生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在南通美術史上占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清(南通市書法篆刻研究會副會長)
聲和繪畫:無常無我,神出鬼沒,無中生有,玄幻千姿。
俞百圣(南通市書法篆刻研究會副會長)
天才與生俱來,稟賦與基因同在。吳聲和即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他的畫血脈僨張、真率濃艷,吸人眼球、撼人心魄。
吳聲和的抽象繪畫,“派頭”很大,這種堂皇軒昂的派頭與專業知識無關,與直覺與人生狀態有關。直覺不僅僅是視覺的,直覺亦是味覺的嗅覺的觸覺的。吳聲和的抽象繪畫所以感人,是其耳聰目明、心靈手敏所致。
顧今(南通市書畫篆刻研究會副會長)
絢爛的色彩組合、無拘無束的揮灑狀態、似是而非的畫面表達都成為吳會長繪畫標簽,令人感嘆著迷。他8年辦了15個展,為南通美術現象增加了一個嶄新話題。林曉教授曾為吳會長畫展提名“千尺萬竿”,所謂: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他對吳會長繪畫的肯定和評價以及吳聲和繪畫本身,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震撼和享受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困惑和反思。反思和頓悟是當代藝術的精髓,也是吳會長作品的意義之一。
尤燦(南通光朗堂尤無曲藝術館館長)
吳聲和的繪畫色彩斑斕有童趣,他在畫里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激情和澎湃,在這個過程享受了身心的愉悅,在畫里表達了夢想和理想,成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青春畫家。
吳聲和(原市人大科教文衛主任)
我的作品集在林曉教授精心策劃和關心指導下終于出版向大家匯報。繪畫習作是我近八年來最大的喜好。林曉老師是我繪畫的導師。在座的領導和老師與朋友對我的繪畫一直給予關心鼓勵,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繪畫藝術的追求永遠在路上,我當繼續學習,永不停筆,用不斷有進步有自我突破感恩老師朋友的關心鼓勵!
ZUO PIN XIN SHA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