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家庭成為女性最容易被傷害的地方。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和聯合國婦女署發布報告稱,每一天世界各地都有137名女性被自己的伴侶或親人殺害。在謀殺案的女性死者中,58%女性死于家庭成員之手,其中親密伴侶(丈夫或男友)占了34%。
2.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大約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根據最高法的統計,中國涉及家庭暴力的故意殺人案件,占到全部故意殺人案件的近10%。在不同大洲之間,女性被家人謀殺的數量也存在顯著差異。而在2021年,亞洲的受害女性人數最多,估計有17800名受害者。
3. 根據WHO的研究結果,有受教育程度有限、童年時遭受虐待、目睹母親受到家暴、酗酒、不平等的性別規范(比如嚴重的男尊女卑心態)等特點的男性更容易實施暴力傷害。同時,年輕女性的丈夫比她們大10歲或以上時,她們最有可能被殺害。因此當交往或者準備交往的男性有以上多個特征時,應當多加小心。
香港名媛兼模特兒蔡天鳳遭殺害烹尸駭人慘案震憾世界。其慘忍手段,甚至在全球各大媒體被廣泛刊載。
截止3月3日,蔡天鳳碎尸案至今已有6人被捕,其余5人包括前夫鄺港智、前家翁鄺球及前大伯鄺港杰同被控一項謀殺罪,前家姑李瑞香則被控妨礙司法公正罪,案件將于5月8日再訊。另外前家翁的47歲姓伍情婦因涉嫌協助罪犯被捕,獲準保釋候查。雖然目前警方已找到蔡天鳳的頭顱和雙腳,但身軀和雙手尚未尋獲,警方也透露嫌犯5人均不配合,令調查難以進行。
據了解,蔡天鳳曾有一段婚姻生下兩個孩子。2016年,她再嫁給知名米線專門店「譚仔」創辦人兒子。她生前對前夫一家極為關照,出錢買下加多利山一豪宅,讓前夫一家繼續居住,蔡女對他們亦有情有義,不時接濟前夫一家,并聘任前夫胞兄做司機,經常回家探望前夫一家人及子女。
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的同時,很多人也發出疑問:畢竟是曾經恩愛的夫妻,為何會慘遭前夫一家痛下殺手?并做出駭人的分尸烹顱的不倫慘案?
一名女性有多大概率會被丈夫殺害?家庭已成為女性最可能被傷害的地方?
提起家,人們往往想到的是避風躲雨之地。但事實可能與你所想象的不一樣。2022年11月,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和聯合國婦女署發表的一份報告稱,2021年全世界有81000名婦女和女童被蓄意殺害。
至少有45000名婦女和女孩被自己的丈夫、同居者或家庭成員殺害。這一數字意味著每小時有超過5名女性被其家人殺害。每一天世界各地都有137名女性被自己的伴侶或親人殺害。這使得“家庭成為女性最可能被傷害的地方”。
“在去年所有被蓄意殺害的婦女和女孩中,約有56%是被丈夫、男友或其他家庭成員殺害的。”這表明對許多婦女和女孩來說,家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據調查結果,女人和女孩在自己家里特別容易受到性暴力傷害,并且做案手段可能比其他的傷害案更為離奇可怕。
蔡天鳳案不是華人世界的一個極端的案例。2020年發生在杭州的丈夫趁妻子熟睡將其殺害,分尸后分散拋棄化糞池的案件,更是令人震憾。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大約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實施家庭暴力導致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是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被害人反擊殺死施暴人的重大惡性案件時有發生。根據最高法的統計,涉及家庭暴力的故意殺人案件,占到全部故意殺人案件的近10%。
▎圖/2012年底,四川資中受家暴婦女李彥殺夫一案,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李彥死刑。由于判決沒有認可李彥長期遭受家暴、因家暴而殺人并分尸烹尸這一情節,判決結果出來后,四百多名律師、學界、社會各界人士為李彥呼吁,希望最高法院能夠刀下留人。2015年4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委托四川省資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李彥故意殺人案進行二審公開宣判,判決依法改判李彥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因家暴案而奮起殺人后,被判死緩,此案注定被中國法律史銘記。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其后發布了辦理家庭暴力案件的詳細規定,并表示自衛是正當的,應當輕判。圖為在遭受家暴的李彥殺害丈夫譚勇一案重申期間,譚勇的親屬要求法院再次判處李彥死刑。譚勇在之前一次婚姻中的兒子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殺人償命”。
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司法部(DOJ)以及FBI等機構的文獻信息表明,無論富國還是窮國,女性死于“性別相關”的謀殺仍然是一個嚴重問題。在UNODC(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全球犯罪報告(2019版)里,全球謀殺案的死者中,男性仍然占了大多數(81%)。
▎圖/加勒比地區的婦女在哥倫比亞波哥大的街道上游行,要求停止傷害婦女和女童。
然而在謀殺案的女性死者中,58%女性死于家庭成員之手,其中親密伴侶(丈夫或男友)占了34%。(為了方便討論,我將各種資料中「配偶」、「男友」、「同居親密男性」等都算作丈夫,與之對應的是妻子)
一般來說,配偶暴力的首要受害者是妻子,配偶謀殺的情況也同樣如此。在涉及配偶的謀殺案中,82%的受害者是妻子,18%是丈夫。在謀殺的動機上,男性常見動機包括占有欲、嫉妒和害怕被分手,而婦女常見動機則與長期受到家暴有關。
在不同大洲之間,歐洲女性被家人謀殺的人數比例最低,這可能跟歐洲女性的地位較高有關。但即便如此,大約有20%~30%的歐洲女性在一生中可能會受到至少一次丈夫的家庭暴力。
在2021年,亞洲的受害女性人數最多,估計有17800名受害者。排名第二的是非洲,有17200名受害者記錄在案。
▎圖/據德國媒體DW報道:德國平均每3天有1名女性死于伴侶之手。
而謀殺案中最危險的女性,是從事性工作的女性。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的保守估計,女性性工作者死于謀殺案的概率是其他女性的18倍。
以上這些數據都是客觀存在的,無論你知不知曉,針對女性的暴力和謀殺都是客觀存在的。
但我寫這篇文章并非讓你恐婚,主要目的是告訴你應該當如何預防。
▎圖/發生在今年二月的杭州邵逸夫醫院發生惡性傷人事件。
如何預防自己在家暴中被自己的丈夫殺害?
這類發生在現任或前任配偶、伴侶間的兇殺案件,也被稱為“親密伴侶謀殺”(Intimate partner homicides),且受害者以女性為主。據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的研究,我國親密伴侶謀殺案件中超過八成的受害者是女性。
據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分析了十年間的數據,認為針對女性的親密伴侶謀殺是以一定的頻率持續發生的。這意味著“親密伴侶謀殺”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嚴峻的社會問題。
根據WHO的研究結果,有以下特點的男性更容易實施暴力傷害:
1. 受教育程度有限
2. 童年時遭受虐待
3. 目睹母親受到家暴
4. 酗酒
5. 不平等的性別規范(比如嚴重的男尊女卑心態)
▎圖/2019年11月法國反對“殺害女性”游行中的抗議者,標牌上是2019年的受害者姓名、年齡和案件序號。
配偶謀殺,源頭還是一個心理問題,常由家庭瑣事激發而成。另外,根據加拿大進行的研究(Wilson,Daly&Wright,1993)發現,年輕女性的丈夫比她們大10歲或以上時,她們最有可能被殺害;對于處于同居關系的中年婦女(35至54歲)來說,如果年齡相差10歲或10歲以上,被殺的風險也會增加。另外,10歲或以上的年齡差距,同樣會導致年長丈夫被殺的風險增大。
▎圖/用“殺人的語言”組成的手槍:包括媒體經常使用的“家庭鬧劇”、“激情犯罪”等詞匯.
所以,當你交往或者準備交往的男性有以上多個特征時,你應當多加小心。并非說讀書少、有不幸童年及年齡差距過大的男性就不能交往,這樣的男士當中也不乏優秀之人,不乏非常關心愛護妻子之人。
如何在感性和理性之間截取一個平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標準。
但最重要的仍要學會保護自己,這可能是婚姻生活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