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獄之城
正如宣傳中說的那樣,當第一縷陽光從別府東邊散出時,滿城煙霧繚繞,空氣中有硫磺的味道,這味道雖弱若游絲,但糅合在空氣中,給人一種朦朧而真切的感覺。
“歡迎來到別府,日本最著名的溫泉之城。”
當天空終于放亮時,煙霧已經散去。海邊之城別府是如此的干凈明亮,沿著主干道往東看去,遠處的海天融成一體,就如宮崎駿畫筆下的美景讓人神怡。
“歡迎來到別府,日本最著名的地獄之城?!?/p>
別府城里溫泉涌口眾多,種類也多,其中有8個涌泉口因成分獨特、涌流量大,有著特殊的水色和巨大煙氣。也許是旅行推廣需要,也許是霓虹金一直以來的少見多怪和想象力豐富并存的“國民性”使然,再加上這些泉質成分對人體有害不能入浴,日本人將這8個涌泉口稱為“地獄溫泉”,8大“地獄溫泉”的名聲不脛而走,成為別府的城市名片。
白池地獄是日本國的指定名勝,泉色淡藍,泉體清澈,猶如熱帶海島的洋面。不過,在這里絲毫沒有海洋的清爽愜意感,伴隨繚繞煙霧的,是非常濃烈的硫磺味,幾乎讓人窒息。
離白池地獄不遠的海地獄,泉水的顏色比“白池地獄”深,湛藍而清澈的泉水非常有觀賞性。而霓虹金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賣噱頭賺錢的機會,他們從泉眼邊上伸了個竹竿,掛了個竹簍,盛了點雞蛋在“地獄”里煮熟賣。這“來自地獄的雞蛋”當然不會賣得便宜,只是如此成份的泉水煮出的雞蛋,給客人吃真的“大丈夫”嗎?
2.日本騙子
別府往西,翻過鶴見岳和由布岳山區的盤山公路,由布岳山腳下的盆地內有一小鎮——湯布院。湯布院亦是一溫泉地,但與本州島那些古溫泉地相比,開始走紅并不久但人氣頗旺,在近幾年來日本各網站、機構提出的溫泉排名中名列前茅。
巴士從別府出發一路往西,前面山巒疊嶂,背后是大海和國東半島,萬里無云、一片湛藍,讓人心曠神怡。
大概50分鐘后就到達湯布院,走出巴士站,一眼望去便是由布岳,山區的氣息夾雜著泥土、枯草的味道,冷而清新,將人包裹其中沉醉不已。
湯布院的構造很耿直,JR站前伸出一條小道直指由布岳,兩邊盡是溫泉旅館、飯店與土產店。
午餐在車站邊的一家鄉土料理店“享用”了定食,區區1000円。大分縣盛產雞肉(其實日本哪里都盛產雞肉),定食的內容便是雞肉塔塔、雞汁烏冬、配一點米飯、納豆、布丁,店里的阿姨帶著頭巾,動作麻利、元氣滿滿,笑的時候眼睛都咪成一道縫了。
湯布院最有名的景致便是道路遠處的金鱗湖。出行之前各種旅行資料上將金鱗湖描述得盡善盡美,各種官方照讓人目不暇接。但實地一看,湖的大小應該比不上中國一線城市主要公園的人工湖(如果有的話),說是湖,恐怕說池塘更為貼切,終于明白為什么總能在這里拍到美麗的倒影,因為實在太小了,都沒有什么形成波瀾的可能。
日本人實在太擅長將外國人,尤其是看慣大山大水大海的中國人眼里平平無奇的風景包裝成“絕景”,只要你去過高知、去過鳥取、去過上高地,就一定知道我在說什么,那時的你一定在心里咒罵:“日本人真是騙子,讓我千里迢迢過來看這個?!?/p>
但你又不會怪日本人是騙子,有序規劃、得到適度開發的景點,干干凈凈、得到良好維護的設施,明明白白、不存在各種刺客的消費,再多也不亂、講究禮貌的Staff和游客,這些都是你在全球其他地方很難得到的體驗。
在湖邊呆了一個下午,從金鱗湖回JR車站時正是黃昏,夕陽在面前,山岳在背后,金色陽光灑滿街道,一切都得到了升華。
此景中我拍攝的照片,最后成為了我手機的背景圖片,一用就是十多年。
3.拉面玩家
從湯布院乘坐別府號特急列車到博多需要兩個小時的車程,在日本一些小地方,晚上7、8點路人早已稀疏,但在福岡——日本九州島最繁華的城市,夜生活剛剛開始。
九州=拉面,福岡=博多拉面,是很多食客的固有印象,君不見,日本拉面能在短時間內席卷世界、一蘭、一風堂、博多一幸舍等博多系拉面功不可沒。就拉面發燒友來說,對博多系拉面還會細分博多拉面和長濱拉面,但就一般食客來說,長時間熬煮豬骨所形成的白濁湯頭、細面、替玉、高菜,便是博多拉面了。
博多拉面特征及其歷史源頭
眾所周知,九州豚骨拉面的發源為久留米拉面,再往上是長崎的強棒面,他們定下了九州豚骨拉面白濁湯頭的基本湯底,當代博多拉面便以此湯頭和細面為最顯著的特征。然而,追溯戰后博多最早的拉面店,其特征與當代博多拉面并不相同,要么湯底不一樣,要么面條很不一樣,仔細溯源,便能發現長濱拉面對博多拉面的影響。
一般認為長濱拉面的源頭是元祖長浜屋,創始人榊原松雄。1952年,榊原在帶著在名古屋向臺灣師傅學到的清湯拉面,在福岡經營拉面攤,由于生意不咋滴,在幾次搬遷后來到長濱海鮮市場。市場內食客流量高,用餐時間緊張,榊原想出了使用僅10-15秒便可出鍋的細面。加工細面時添加水較少,面條出餐后迅速吸水容易“糊”,故長濱拉面一次煮面都較少,但為了保證客人吃飽,榊原想出了替玉(加面)的做法。同時,榊原所用的添加高菜、木耳絲、紅姜絲等等小細節也被福岡其他拉面攤吸收,當代博多拉面逐漸成型,并通過旅游推介紅遍全球。
因為要長時間大火熬制豬骨,博多拉面的店內往往有臭味,“循著臭味去找博多拉面的說法不脛而走。
閑逛至福岡的市中心中洲,步入一家“真的很臭”的拉面店,創店于20世紀60年代,名曰「博多大砲ラーメン 本店」。小店不到10個座位,又破又小,雖然是“蒼蠅館子”,卻是福岡本地名拉面店之一。
小店廚師兩人,一人是說話大聲、笑起來如雷鳴的老奶奶,一人是寡言少語,說話很不利索的老爺爺。
“拉面,謝謝?!?/p>
“你們是外國人吧?”
當得知是中國人后,店內的伙計過來打招呼。
這伙計陜西人,在福岡留學,課余時間來店里打工。他又黑又瘦,戴一副眼鏡,似乎并沒有聽見鄉音的喜悅,不多說話,像陀螺般的不停忙碌著。
經典的博多拉面就是這樣,白濁湯頭、細面。面剛呈上,正好一個電話進來,出去接了電話,回來后拿出相機一陣拍。老奶奶與留學生嘰里呱啦說了一大通,中氣那個叫足啊,小伙子唯唯諾諾的走到我面前:
“別拍了,快吃吧,再不吃,要糊了。”
抬頭看看老奶奶,她滿臉堆笑,做出趕緊吃的手勢:
“很好吃的?!?/p>
那時微信還沒普及,自然也沒有留下小伙子的聯系方式,10多年過去,不知他現在何處。而大炮拉面一直在中洲,繼續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食客,創店也已步入60年。有意思的是,前階段看到一段新聞——,在寶島引起了臺灣游客素質的“網路”大討論,點開一看,主角不就是大炮拉面嘛,不知那老奶奶是否還在店內,如果是她的話,那吼起來的確是會嚇到我們灣灣同袍的。
4.旅行家
入夜后的福岡街頭,市中心的天神、中洲、長濱一帶會集中擺出上百個屋臺。所謂舞臺便是日式夜排擋,這些排擋小小的,往往僅有店主一人或帶著很少的伙計,售賣關東煮、拉面、燒鳥等等,成規模的屋臺橫丁是福岡一大城市景觀,也是來福岡必須要有的旅行體驗。
在大炮嗦完面,一頭扎進中洲的一個屋臺,占了屋臺內僅有的空位,位子很擁擠,似乎只要一抬手,就會打到邊上食客的臉上。
屋臺由店主一人當家,店主小伙在吧臺后,邊做菜并陪客人聊天。簡單看了看菜單,要了啤酒和串燒。啤酒先上,剛開著喝起來,邊上傳來了輕輕的韓國語交談聲。
原來,邊上是兩個韓國姑娘。
韓國姑娘用英語點菜,可憐的是店主根本聽不懂英語,一來一去頗為尷尬。
正想幫他們點菜,一個會英語的日本食客出面相助,為韓國姑娘點好菜后,這年輕的日本小哥哥埋單先走了。
“不會日語,棒子傻眼了吧?!?/p>
我無所顧忌地和同伴調侃著,雖然棒子是很不文雅的稱呼,但遠在他鄉,又有誰在乎呢?
然而,緊貼在我邊上的韓國姑娘,都不需要抬手,就直接打臉過來。
她們開口說了中文:
“你們會中文啊,是中國人嗎?”
剛叫人家棒子的我,實在是尷尬極了。
她們都曾在杭州留學,一人讀了兩年,一人讀了一年,都已回國。一人的中文非常流利,一人只會說“老師好、老師再見?!?/p>
她們都是丹鳳眼,一人燙著波浪卷發,一人留著染黃的直發。沒有了語言的障礙便攀談起來,在酒精的加持下,越說越開心,越說越大聲,最后,屋臺里日本人都默不作聲,只剩下中文和英語的交談聲,店主當然也是插不上話了。
她們今天剛坐船抵日,準備明天去湯布院,然后準備再去熊本、鹿兒島,最后去屋久島。
“屋久島啊,日本最后的秘境,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就是以那里為原型吧。”
感嘆她們真會玩,稱贊她們是旅行家,她們則說好多朋友已經去過,也沒什么。
姑娘問我這次在日本呆了多久,我說已近兩周即將回國,從長野、新潟的雪山一直玩到鹿兒島的櫻島,在大雪中泡溫泉,亦在鹿兒島的沙灘里沙浴。
“你才是旅行家,而且是資深的?!?/p>
聊天居然是以國家大事結束的,不知怎么會聊到大韓民國的李明博大統領:
“據說他想連任是吧?!?/p>
“大概是的,但是,他是傻瓜啊?!?/p>
在大笑中結束了這一奇特的旅行經歷,在交換通訊方式的環節中,她們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下臉書帳號,用中文寫下了自己的中文姓名,各自埋單、互致道別。學習了小半晚中文和英語的屋臺店主,可愛的擠擠眼睛,用生硬的中文說“謝謝,再見!”
不過李明博終究沒有連任成功,那年的秋天,他被樸槿惠替代,而后來在樸大統領和李前大統領身上發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和兩個韓國姑娘在臉書了互動了一段時間,不過,和大多數旅行友誼一樣,在幾次互相邀請來訪無果后,自然也漸漸斷了聯系,時間一久,就算后來去首爾旅行,也不好意思打擾別人了。
而她們的臉書也在幾年前漸漸斷更,但女大十八變,姑娘已出落的非常漂亮,其中那位黃直頭發的,看臉書進入了一家模特經紀公司,旅行家們大概也已忘記在日本認識其他“旅行家”的經歷了吧。
??
附上上次做的知乎Live的鏈接
《如何在日本體驗米其林餐廳》
依舊可以進入聽我的演講內容
https://www.zhihu.com/lives/76155128042124083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