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
這是《時間的秩序》中提到的一個神奇理論。
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
實驗中兩個好朋友分別后,一個在平原生活,另一個住進山里。
幾年后他們再見面,平原生活的人變老得更慢,他種的植物也長得更慢,平時用的時鐘振動次數更少。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看,世間萬物都有屬于自己的“時區”,生活在不同的生命節奏之中。
反觀所謂的“社會時鐘”。
有人說畢業留在大城市打拼才是最好的選擇。
有人說30歲之前一定要結婚。
聽起來是不是不太合理。
因為按部就班的預設,并不能給每個人都帶來開心的生活。
我們都有自己的時區,所以不必慌張趕路,是否“準時”只有自己能夠定義。
童話里的故事,常常在月夜發生。
月光下是什么?
一片沙漠,遠處山巒起伏,皮膚黝黑的吉普賽姑娘就睡在湖水邊。
她穿著彩虹色的長裙,身旁放著一把曼陀鈴。
像是趕了很久的路,手杖都不曾放下,就沉沉地睡去了。
然而,如此美好的畫面,很快就被打破。
獅子的出現讓我們不由的緊張起來,但將視線再多停留一會兒,好像能感受到獅子兇猛卻無敵意。
▲ 亨利·盧梭《睡夢中的吉卜賽人》
這幅《睡夢中的吉卜賽人》出自亨利·盧梭之手,他這樣描述此刻發生的故事:
獅子嗅到了姑娘的氣味,卻并不準備咽她下肚。
野獸在這一刻,變成了守護姑娘的騎士,這樣的場面,仿佛只存在于童話的想象之中,神秘又浪漫。
打開亨利·盧梭的童話王國,你還能看到什么?
▲ 左右滑動查看
亨利·盧梭《狂歡節之夜》局部
亨利·盧梭《足球運動員》局部?????
亨利·盧梭《在熱帶森林作戰的老虎和水牛》局部
黑暗叢林里發光的情侶,表情奇奇怪怪的足球運動員,繽紛夢幻的熱帶雨林……
我們總覺得,能把世界變成童話繪制出來的人,一定擁有幸福的一生吧?
事實卻并非如此。
亨利·盧梭從小性格木訥,成績平平,可以說是一個小透明的存在。
他唯一的閃光點在于美術和音樂成績很是優秀。
可由于家中子女過多,身為鑄鐵工的父親負債累累,他不理解什么是藝術,更不可能支持小盧梭的繪畫夢。
高中畢業之后,亨利·盧梭就離開了他的“浪浪山”,四處漂泊打工。
從28歲到49歲這二十幾年的時間里,他的工作就是日復一日地檢查運往巴黎的布品、食品和咖啡,很基礎,也很枯燥。
▲ 亨利·盧梭《圣路易島上的自畫像》
人到中年,有幾個人還記得青春期的夢想?無非一如既往的生活。
可盧梭忘不了,他重新買回了顏料和畫筆,做起了斜杠青年。
由于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他的繪畫風格獨樹一幟,用純真、原始的方式表達世界。
完全不同于當時流行的印象派,但這樣的風格得到的不過是評論家的取笑:
盧梭先生是閉著眼睛,用腳在畫畫。 只有洞穴人才能欣賞得了他的畫。 ……
即使作品賣不出去,晚年生活貧困潦倒,盧梭也未曾放下手中的筆。
他將苦難放在身后,去關注眼前的花草和陽光,他說:
當我走出房間,踏入郊外,看到太陽,綠色,和盛開的花,我對自己說:“是的,這一切都屬于我!”
這些日常的風景,在他的畫筆下匯聚成森林。
生與死、喜與悲,都被他給予了童話般溫暖的詩意。
能夠在年近半百的時候“重啟人生”。
能夠打破主流,堅持自己的“童話風”。
按照自己的步調去生活,這就是亨利·盧梭為自己規劃的人生時區。
事實上,想要堅定地走在自己的人生時區中,并不容易。
當我們的堅持與選擇,無法迎合主流,該如何自處?
被譽為“現代時鐘及制表之父”的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就在與主流風格完全相反的方向上,找到了自己的歸處。
▲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
17世紀,巴洛克風格逐漸風靡整個歐洲。
建筑、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多是繁復、奢華、鮮艷的,會采用彎曲的藤蔓,可愛的貝殼來進行修飾。
在巴洛克風格影響下的懷表,就像一位衣著華麗的美少男。
▲ 巴洛克式懷表
表殼厚重,又小又圓,搭配著繁復的雕刻與彩繪琺瑯。
表盤常常由各色黃金制成,鑲嵌寶石或裝飾富有寓意的圖案,多使用羅馬數字。
比較有時代印記的大概要屬“路易十六指針”,時針與分針都是堆疊彎曲的藤蔓樣式,華美又繁瑣。
▲ 巴洛克式指針??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就出生在這樣的社會風尚之中。
作為名門望族的“富家公子”,寶璣先生自小就擁有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或許長大后的他會和祖輩們一樣,成為牧師。
而一場飛來橫禍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父親早逝,母親改嫁,突如其來的變故就這樣砸在一個年僅11歲的孩童身上。
直到繼父將他送去鐘表匠處當學徒。
這是他從未接觸過的領域,或許是在進行鐘表設計時,可以融入他夢中天馬行空的想法,或許是復雜的機械制表工藝,讓他有了久違的安全感。
寶璣先生很快顯露出了在這一行中的天賦與才能。
15歲的他毅然決然離開家鄉,去往法國,開啟他正式的鐘表學徒生涯。
“學習的渴望促使我離開祖國瑞士,來到法國定居,因為我聽說這是一個能培養藝術家才能的國家。”
這封信將他對學習制表的熱情,對成為“時間藝術家”的期盼,表達的淋漓盡致。
▲ 寶璣先生在巴黎西岱島開設了自己的店鋪
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學徒生涯后,寶璣先生對懷表的美學有了與眾不同的見解。
在他眼中,巴洛克風格固然美麗,卻不夠實用。
復雜的裝飾,寬短的指針,在增添視覺效果的同時,也增加了一份笨重,增加了讀表的難度。
于是一款以“新古典主義”理性、簡潔的理念為核心,兼具實用性與獨特的美學風格的懷表,在寶璣先生的手下誕生了。
他為懷表設計了扁平的外殼,去掉了所有多余的裝飾。
率先將璣鏤刻花工藝應用在表盤裝飾上,配以清晰易讀的阿拉伯數字。
這樣既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飾紋之美,又增強了懷表的實用性。
寶璣先生還發明了一種新型指針:指針線條纖細雅致,針尖上帶有偏心鏤空的“月亮”,在方便使用者讀取時間的同時,也賦予其賞心悅目的美感,妥妥的極簡風。
▲ 寶璣自動上鏈表編號No. 15
璣鏤刻花表盤、寶璣數字時標、寶璣指針……
這種化繁為簡的開創性設計,在18世紀末成為了引領懷表美學轉變的先鋒。
就這樣,帶有寶璣風格的懷表,如同一位低調沉穩的紳士,在巴黎廣場彈奏一曲,便扣動了諸多名人主顧的心弦。
彼時拿破侖大帝、瑪麗王后、維多利亞女王、英國首相丘吉爾等,都是寶璣先生的主顧。
一時間,制表界紛紛效仿。
而在寶璣先生的人生時區里,懷表的美學只是他觸及領域的一部分。
他更大的天地,在一系列“機械表黑科技”的創新發明中:
▲ 寶璣No.1188陀飛輪精密時計懷表
陀飛輪抵消了地心引力對走時的影響。
自動上鏈解決了懷表因忘記上發條就罷工的困擾。
還有寶璣游絲、降落傘避震器等,無一不是影響至今的技術發明。
可以說若是沒有這些技術的出現,機械表便無法運作。
所以對于寶璣先生來說,走在自己的時區里,不用迎合主流。
步履不停,突破創新,將自己變成他人追隨的主流。
幾百年來,寶璣腕表的設計依舊沿襲著寶璣先生探尋出的節奏。
Classique經典系列,繼續詮釋著新古典主義美學的特色。
當我們看到表盤上的寶璣指針、寶璣數字時標, 精致的璣鏤刻花工藝與陀飛輪裝置時,總忍不住暗暗稱奇。
因為它們雖誕生在200多年前,但依舊在我們耳邊訴說著,什么叫經典永不過時。?????????????????
▲ 左右滑動查看
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7637 三問腕表
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53 95超薄陀飛輪鏤空腕表
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5345 雙旋轉陀飛輪鐘表堤岸腕表
當然,寶璣也從未停下一路向前,突破創新的腳步。
為了讓遠行的人能夠快速地了解家鄉與遠方的時差,團隊經過多年的設計完善,最終開發出5717腕表的瞬間跳轉時區顯示功能。
游子和家人的距離,仿佛被拉得很近。
▲ 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5717 Hora Mundi 腕表
去年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家族又多了新的成員。
有趣的是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7337 腕表的設計靈感,來自2個世紀之前的No. 3833二問報時表。
▲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7337 腕表(左)
寶璣 No. 3833二問報時表(右)
在戴上7337腕表的一瞬間,一場跨越百年的時空交換游戲便開始了。
時光機里,偏心表盤布局,實用的日歷、月相功能區,都穿越而來,落在我們的手腕上,給予我們深沉古典的美感。
與此同時,7337腕表似乎又散發出不同往日的現代氣質。
仔細欣賞它秒針與功能區的變化,心情仿佛都舒展開來。
最讓人移不開眼的是它的月相設計,圓月升至半空,這一刻,我們與月亮的距離近到足以看清月球的紋理,還有星光璀璨,云彩沉浮。
▲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7337 腕表
不同于這位7337紳士先生,另一款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8068 女士腕表就顯得知性多了。
這是寶璣第一次為單款腕表同時配備了三條表帶。
想要戴著它搭配不同風格的衣服,想要用色彩訴說自己每天不同的心情,都可以輕松完成。
▲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8068 女士腕表
靜靜地注視纖細的藍色指針,在鉆石與珍珠貝母表盤中優雅跳動。
一場歌舞劇表演就這樣拉開序幕, 身著晚禮服的女士,在璀璨的舞臺中央,翩翩起舞,高貴又不失溫柔。
Classique經典系列的傳統與創新,讓寶璣在腕表世界中,始終保持自己獨有的特色。
“準時”不僅是一種機械追求,更是一路走來的持之以恒。
如今,在生活中,能夠幫助我們劃分時間刻度的電子產品有很多。
拿起手機我們就能輕易得知喜歡的餐廳有沒有開門,冰箱里的黃桃罐頭是否到了保質期。
簡單的電子數字,只是冰冷地提示著我們,在客觀世界中,時間的流逝是恒定的。
卻容易讓人們忘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主觀感知里,時間的速度各有不相同:
有的人20歲就找到了自己的畢生所愛,有的人40歲才剛剛頓悟。
而當你戴上腕表,抬起手臂,看到寶璣指針一圈圈走過。
它走過寶璣先生創造出的新古典主義懷表世界,停留在如今Classique經典系列的表盤上,熠熠生輝。
它指引著我們,在脈搏跳動之間,體會生命與時間的流動。
走在屬于自己的時間節奏里,每一秒都鏗鏘有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