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化其實就是一種確定性。
在自由領(lǐng)域,可以有改變別人的野心;而在體質(zhì)內(nèi),改變別人就是尋死。主動、被動,都是一種對未來確定性的預(yù)期。
怎么解套?格物致知!
格物就是把我們的意識歸正,也就是在一念發(fā)動處,清除掉私欲和惡意。格是扶正,物是我們的意識所到之處。
致知,就是致良知。什么叫致良知?就是回到良知的狀態(tài)。良知是什么狀態(tài)?沒有私欲和惡意的狀態(tài)。致就是到。知就是良知。
所以,格物就是致知,致知也是格物。陽明先生把這兩個概念都打通了,也把所有的概念都打通了。
打通了有什么好處呢?一句話:方便操作和實踐。
人與其他物種區(qū)別之處就是,人是高貴的,因為人有高線。
記住致良知這個目標(biāo),其他時間和精力,都花到實踐上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