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中國以及海外的實驗性和人文性的空間設計為主要載體,從容地以商業角度闡述敘事性的空間思維方式,并把空間的故事及藝術裝置語言作為媒介,共同構建使用者與藝術語言的對話、商業與敘事之間的相融。
——大犬建筑Greater Dog Architects
他們以空間作舞臺,去尋找一切行為發生的理由,用設計的按鈕去激活這里的一場又一場未知的表演……
本期,我們走近大犬設計,與主理人辛晉(Jin X)、胡志紅(Red Hu)進行了三人對話。
探訪大犬建筑設計
胡志紅(Red Hu)&辛晉(Jin X)
胡志紅(Red Hu):我是大犬建筑Greater Dog Architects的設計師胡志紅
辛晉(Jin X):我是大犬建筑Greater Dog Architects的設計師辛晉。
張然:在約今天的采訪之前,我們有去了解大犬近年的設計項目,發現你們在做每個類型的項目時,都會去思考一些課題。這種學術性的東西是不是你們在理念中所說的“實驗性”?我們怎么去理解以實驗性和人文性為載體?
辛晉(Jin X):實驗性,我們把它定義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也是建筑&空間與其他學科的跨領域探索。通過實踐去尋找建筑&空間的發散性,例如通過具有潛在行為結構的載體啟發,以多重的視角關注設計,并將它實踐在當下的社會環境與項目中去。
張然:能說得再具體一點嗎?講講那些有意思的設計,我們以具體的行為為例,怎么去實踐和驗證呢?
胡志紅(Red Hu):映射到大犬建筑設計事務所,近幾年,我們做了很多不同領域的設計項目和設計實踐,比如品牌總部設計、城市書房、觀光工廠、零售空間、博物館、秀場空間、設計工作坊等等…其實不限于是什么類型的建筑或空間。
我們把它回歸到人本身,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他/她們在空間中的使用場景和行為方式,以此作為設計的啟發。由此啟發后的建筑或空間真正投入使用后,它又將回饋使用者更多的行為方式。因此空間隨著使用而變得動態與具有變化性。
辛晉(Jin X):行為的引入,其實帶來了很多細微的思考,這其實是一種在以不同的視角,不同專業領域去“寫作”的方式。
比如大犬為時裝周的品牌做的秀場設計,最初會和品牌主理人一起思考如何去走一場秀。主理人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他的角度給我們一些啟發和需求上的建議。而我們也會從秀場的“表演性”與“隨機性“去思考,回饋一場”有趣“的秀。
秀場不僅僅是在展示品牌的服裝及理念,它還可以玩更多的內容,它有別于長久性使用的空間或建筑。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設計秀場空間的時候,會把聲音,動作,模特,結構敘事,裝置,燈光,表演這些多元的內容共同結合起來,為觀眾打造一場特別的秀場體驗。
張然:這讓我想到了建筑的表演性,我們平時在一起聊到大犬,會提到你們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Performance Architecture表演式建筑。
大多數設計師都會去思考空間下的行為動線,但“表演”和“行為”的區別在于,它在強調這是一個更加主動的行為,是人發自內心的,更有意愿去做的行為。我這樣理解對嗎?
胡志紅(Red Hu):你對Performance Architecture的理解非常有意思,每個人的心中似乎有不同的答案。
這里的“表演”,不是指演員或戲劇化的表演,而是基于日常的行為產生結構性的“表演”方式,從而形成一系列抽象或具象的、以動作為表達方式的空間敘事。這個“表演”的激活,就像是有一個開關按鈕,當開關被打開的時候,既有的空間便可以瞬間觸發動作(action)上的反饋。
張然:這個“按鈕”的說法很有意思,我也相信每一個即使無意識的行為,也一定會有一個發生的理由,找到這個按鈕去激活一場表演。我想問,你們為什么會去深入思考這樣一個行為問題?
你們把它當作課題去研究,去實踐,這中間還記錄了一些非常的有意思的情節,為什么要這樣做?是因為正好做了時尚領域的舞臺設計讓你有了這個想法嗎,還是因為單純地想做一個好玩的課題增加項目的趣味性?
胡志紅(Red Hu):這個想法很早之前就一直跟著大犬,它成為一個系統的課題研究是從實驗教學開始的。
當時美院找到我們以及英國導師Peter Stickland&臺灣建筑師NylasChou共同探討,在美院的本科以及研究生課程中,有沒有其它視角去理解一個建筑或空間,來啟發學生去做設計,所以我們教學組一起做了Performance Architecture的課程。
一方面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課程,另一方面它足夠playful,可以用你的身體感知把空間玩起來。
辛晉(Jin X):三年的美院實驗教學結束之后,也有類似西岸美術館,華茂博物館邀請我們做與Performance Architecture相關的工作坊。
工作坊更多的是面向社會人群,多次嘗試下來,學員的反饋都很不錯。于是我們在思考,有沒有某種方式可以讓它切入到商業的項目里面來,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學院的課程中。
再到后面有幸被《安邸AD》邀請設計AD100 YOUNG的頒獎舞臺,也在時裝周的不同品牌的秀場中做了一些關于Performance Architecture不同的嘗試,當然也包括我們目前在著手的博物館建筑項目,也在滿足功能,形式,需求,法規等等前提下,通過表演性建筑的思考點,去尋找更多的答案。
張然:所以,回到我們的實驗性和人文性空間設計的話題。我們是從實踐中去推演設計的多角度思維方式,總結出的理論,然后將課題進行分解和實驗,最后再去指導新的實踐。
胡志紅(Red Hu):沒錯,這個總結很準確。
張然:我發現兩位老師的觀點很一致,你們在工作時會有明確的分工嗎?在我們看來設計是有主觀情緒的,你們工作中有沒有過沖突?
胡志紅(Red Hu):基本不會有,因為我們每一個項目都會有一個主導,我或者是Jin,我們是相對獨立又互相協作的。
辛晉(Jin X):真正的沖突不存在,但我們會刻意去制造一些“沖突”來讓設計的思維角度更多變。比如我會對她的想法提出質疑或認同,或者跳出設計師的視角,站在業主方或是使用者的角度,對對方的設計方案提出不同的意見或者需求。在這個制造“沖突”的過程中,我們會互相補充,尋找更多維的角度。
張然:這些過程一定很有意思。未來大犬會一直堅持這樣的方向嗎?你們會基于商業的需求或市場的動向去做一些主要業務上的調整嗎?
胡志紅(Red Hu):這個問題我們也在思考,畢竟疫情大環境的影響,多少讓設計有了一定的被動性。我們希望能保持對于設計創作的狀態,多觸角去探索和實踐,尋找更多跨界的可能。
無論是與不同品牌的合作,還是與時尚或電影導演去合作做一些新的場景,或者是具有公共性的建筑,我們希望在基于這些商業的需求中,回歸更多的人與空間對話的可能。
與大犬有關的故事
記錄一些空間敘事的發生
AD100 YOUNG 舞臺空間設計 |01
關于行為表演式舞臺創想:來到由19世紀上海祥生船廠遺址改造而成的1862時尚藝術中心,這里本身便是一個“博物館式劇院”,其中的桁架、燈光、幕布已經奠定了空間的屬性。
關于AD這次的設計委托,大犬創造的舞臺與晚宴座席進一步豐富了場域的故事感:他們將舞臺“切割”,并以“剖面”的形式呈現,本應隱藏于建筑內里的動線與空間關系因而展露。
構思這個舞臺,大犬希望忘卻材質、結構、風格這些固式的空間概念。“當建筑師與設計師來到這兒,我們希望大家拋開習得的概念與詞匯,將身體的感知打開,用‘行為’作為理解空間的切入口。”
我們既讓這個舞臺能夠聚焦視線,又模糊了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界線,增強交互性。從不同的方位觀看表演,會帶來多種視角的交互感受。
行為表演式建筑工作坊 | 02
在特展「巴黎建筑」展覽開展之際,大犬建筑Greater Dog Architects受上海西岸美術館邀請,于近期策劃及開辦了三個建筑類工作坊:建筑舞會(8周);建筑狂想曲(6周);行為表演式建筑(2日)。
,時長02:34
在他們看來,建筑是一種隨時間流動的敘事。面對一座建筑時,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發生?我們要如何“進入”它,它的角度、線條與立面,與你的行動會產生怎樣的關聯?
他們開始尋找物件,與它們形成互動、進行簡單的表演……
在建造的過程中,他們試圖去尋找一切行為表演的契機。運用空間與空間,幾何與幾何之間的結合或沖突性,激發不同的身體動作,形成一場有趣的空間表演。
寫在采訪后
采訪結束,我們聊到建筑實踐課題的一些延展,設計與市場的未來走向等等……
我們眼里的辛晉(JIN X)、胡志紅(RED HU)夫婦是有趣的、親和的、充滿探索欲和創造的激情,這與他們眼里的建筑空間一樣,是親和有溫度,又充滿了未知和趣味。或許正是如此,我們才能拋開學術和設計手法的裹挾,以平行而友善的目光去看待我們所處的空間,激發我們去表達對設計最真實的訴求。
城市建造家2023設計機構走訪計劃,將持續走訪全國12家設計機構,對話當代現象級設計師,帶來設計觀的精彩碰撞。
新浪家居、百度百家號認證欄目同步首發
授權多平臺轉載!
公眾號每周五持續更新……
本文素材由大犬建筑Greater Dog Architects提供,城市建造家保留原創觀點
轉載請聯系授權,盜圖必究!
微信公眾號搜索“城市建造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