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6日下午,中日首腦舉行第二輪會談,田中角榮還沉浸在昨天開局的友好氛圍之中,周恩來卻板著臉,談起昨晚的致辭,嚴肅地說:“‘添了很大麻煩?,這一句話,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感。”
田中角榮一聽這話,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緊張極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兩國交往兩千年,文化既異曲又同工,共鳴之處頗多。
然而,兩國恩怨糾結也不少,尤其是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法抹去的傷害。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隨著中美關系的緩和,對中日歷史有深刻了解和認識的田中角榮,在剛出任日本首相時,就立即表示,要加緊實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正常化。
這一表態,打破了1945年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撤出中國后,27年來的沉默,向中國政府表達了求和之意。
毛澤東和周恩來審時度勢,高瞻遠矚,覺得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彌合中日關系,延續友好歷史,才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期盼。
于是,在田中出任首相才兩個月,中國政府就正式向日本國總理大臣田中角榮發出了訪華的邀請。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榮訪華。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政府給予了較高的禮遇。
周恩來總理親自到機場迎接;當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宴,歡迎田中首相和大平正芳外相一行。席間,軍樂隊輪流演奏了中日兩國歌曲。日本的歌曲有《櫻花,櫻花》,田中角榮家鄉新潟縣的《佐渡小調》,大平正芳家鄉香川縣的《金毗羅船》等,使日本客人們感到賓至如歸,掌聲、笑聲此起彼伏。
然而,悅耳動聽的音樂無法覆蓋受傷的歷史,也無法填平兩國間感情的鴻溝,兩國間實質性問題并不像演奏兩國歌曲那么簡單和愉悅。
在周恩來致歡迎詞后,田中角榮答詞。他談到侵華歷史時,說了這么一段話:
“過去幾十年之間,日中關系經歷了不幸的過程。其間,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當翻譯將“很大的麻煩”翻譯出來后,周恩來眉頭一挑,馬上沉下臉來。
所有的日本客人并沒有發現周恩來表情的變化,他們還沉浸在似乎中日世代友好之路已在腳下鋪開。
殊不知,田中角榮的“添麻煩”三個字,再次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給他們自己順利鋪平的和平友好道路添了麻煩。
周恩來與田中角榮會談
第二天下午,繼續會談時,氣氛就比較壓抑,周恩來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地談起了昨晚的致辭,他嚴肅地說:
“田中首相對過去的不幸的過程感到遺憾,并表示了深深的反省,這是我們能夠接受的。但是,‘添了很大麻煩?,這一句話,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感,中國被侵略遭受巨大損害,絕不可以說是‘添麻煩?。因為普通的事情也可以說是‘添麻煩?,‘麻煩?在漢語里是很輕的。”
毫無思想準備的田中角榮一下就緊張了。因為他太想改寫歷史了,更想在中美建交之前,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同行的外相大平正芳也捏了一把汗,因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他和田中角榮是“豁出政治生命要搞的”,何況“這個問題對日本來說也是決定命運的大事。”
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大平在上飛機之前,還寫下一份遺囑:如果完不成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的任務,誓不回家……
對周恩來的嚴正交涉,田中角榮馬上解釋:
“從日文來說,‘添麻煩?是誠心誠意地表示謝罪之意,而且包含著以后不重犯、請求原諒的意思。”
當場,有中方人員拿出了日本新版的辭書、字典,查證了“添麻煩”、“道歉”、“反省”、“謝罪”等詞匯的意思和輕重程度,日方不得不表示“折服”。
不知是試探,還是本意。在這種情況下,田中角榮隨即改口說:
“這個表述如果在漢語里不合適,可按中國的習慣改換。馬上改換!”
當晚,周恩來來到毛澤東住處,將會談情況匯報給了主席。
周恩來告訴毛澤東,中日之間在戰爭狀態怎么表述結束與日蔣條約的處置上,談判陷入了僵局。給周恩來的感覺是,日本不是來求和的,簡直就是來討價還價的,來吵架的。因為日方認為,在日本政府與臺灣蔣介石簽訂的“合約”中,已經宣布過結束戰爭狀態,要是這次再次宣布結束戰爭狀態,等于內閣政府自己打自己耳光。
毛澤東卻開起玩笑,說他們日本人總是喜歡打耳光,這次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有何不可?并且告訴周恩來,他準備給他們送份“禮物”。
9月27日晚8時,毛澤東突然提出要會見日本客人。會見安排在中南海游泳池,毛澤東的書房里。時間是晚上8點30分開始,9點30分結束,會見一個小時。
毛澤東的名字,對日本人來說是如雷貫耳。他不僅率領共產黨打敗了他們強大的帝國軍隊,而且打敗了蔣家王朝,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晚年的毛澤東由于身體原因,很少出面接見外賓。突然主動提出會見,這對日本可人來說,是最高的禮遇,而且選擇在這樣的時間和地點,是有深刻寓意和綜合考量的。
時間上,談判遇到了阻礙,陷入了僵局;地點上,選擇游泳池和書房,預示著乘風破浪,奮勇向前,也為后面送書埋下伏筆,做好鋪墊。
雖然是臨時接見,周恩來也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擔任本次第一翻譯的不是翻譯水平最高的王效賢,而是指派了出生在臺灣的林麗蘊。
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
會見時,毛澤東說:“歡迎你,我是個大官僚主義者,見你們都見得晚了。”
毛澤東以他獨特的詼諧和幽默,立時消除了客人們來時的緊張心情。
他接著問道:“怎么樣,吵了架嗎?總要吵一些,天下沒有不吵的。”
“吵是吵了一些,但是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問題。”田中角榮很有禮貌地說。
“吵出結果來就不吵了嘛。”毛澤東一錘定音。
隨后,他又看似不經意地問了一句:“你們那個‘增添麻煩’的問題怎么解決了?”
“我們準備按中國的習慣來改。”田中角榮真誠地說。
毛澤東說:“只說句‘添了麻煩’,年輕人不滿意。在中國,這是把水濺到女孩子裙子上時說的話。”
接著,毛澤東話鋒一轉:“中日有2000多年的來往。歷史記載中第一次見于中國歷史的是后漢嘛。”
毛澤東對中國歷史非常熟悉,一提到歷史就特別有興趣,娓娓道來。
“所以,我們一直聽說日中交流的歷史有2000年。”日本首相也蠻有興趣地說。
毛澤東轉過頭問周恩來:“聲明什么時候發表啊?”
周恩來回答說:“可能明天,今天晚上還要共同研究定稿。要搞中日兩種文本,還有英文本。”
會見中,毛澤東談吐隨便,言簡意賅,以安詳而平和的語調,闡述自己的觀點;風趣幽默的語言,蘊含著極為深刻的哲理。
田中角榮見毛澤東侃侃而談,精神旺健,由衷地說:“看來,毛主席身體很健康,今天能見到毛主席很榮幸。”
“不行了,我這個人要見上帝了。”毛澤東詼諧地笑著說。
“他每天讀很多文件,你看有這么多書。”周恩來關切地說,并用手指了指靠墻的書架。
田中角榮隨著周恩來的手掃視了擺滿各種書籍的書架,無限感慨地說:“今天使我感到不能借口忙而不讀書了,要好好讀書才好。”
一提到書,毛澤東就特別興奮說:“我是中了書毒了,離不了書。”
指著周圍書架和桌上的書說:“你看,這是《稼軒》,那是《楚辭》。”隨手拿起桌上的《楚辭集注》(共6冊)遞給田中角榮說:“沒有什么禮物,把這個送給你。”
毛澤東贈書
田中角榮驚喜不已,連忙站起來接過毛澤東遞過來的書,向毛澤東深深地鞠了一躬,動情地說:“非常感謝,謝謝毛主席。我們3個人一定好好學習。祝毛主席身體健康。”
9時半,會見結束。毛澤東起身和客人一一握手,并把客人送至門外。
以上三個細節,蘊藏著偉人的智慧,真乃神來之筆,令人拍案叫絕,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第一, 毛澤東臨時接見田中角榮一行,既是對客人的最高禮遇,也傳遞了堅定支持中日世代友好的信心和決心;
第二, 周恩來臨時安排林麗蘊擔任本次第一翻譯,以此來傳達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信息;
第三, 毛澤東贈送《楚辭集注》有三層含義:湖南是楚國的舊地,又是毛澤東的故鄉;屈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楚辭·九辯》中有“慷慨絕兮不得,中瞀亂兮迷惑”,這是“迷惑”一詞的源頭。
毛澤東會見后的第二天,日方將表述改成: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如今,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見證者之一《楚辭集注》靜靜陳列于日本新潟縣田中角榮紀念館玻璃柜中,距離其從北京跨越海洋來到日本已經過去了漫長的半個世紀。
田中角榮女兒和女婿再參觀
如今,當田中角榮紀念館的訪客們駐足于《楚辭集注》面前,感受浩蕩而過的歷史,重溫田中百感交集地表示反省的情形,應該明白的是,中日兩國的友誼是建立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之上的。只有正確對待歷史,才能把歷史的重負化為前進的動力。#營業吧!創作人##動態創作挑戰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