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更多精彩
喀什的日色變得慢
慢到這里的孩子似乎永遠長不大
慢到白胡子爺爺的自傳能寫一沓
慢到這里的"守"藝人
一生只做一件事
打鐵、歌舞、茶藝、制陶……
一門技藝的傳承
往往是一個家族幾代的接力長跑
01打鐵
將鐵塊燒至通紅
用鉗子將鐵塊放到鐵砧上后
一人掄大錘,一人持小錘
在鐵砧上來回鍛打直至鐵塊成型
“叮叮鐺鐺”聲時斷時續
古老而鏗鏘
年輕的鐵匠師傅啟動風箱
嗡嗡聲像老鋪子發出的喘息
打鐵匠人簡歷貼著墻面排成一排
“打鐵52年”“打鐵50年”“打鐵60余年”……
一張獎狀、寥寥數字
卻已經講完了匠人的一生
任由時代變幻
初心始終如一
02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吸收了眾多民間優秀音樂
使用的伴奏樂器形式多樣
吹奏樂器、拉奏樂器、擊奏樂器都有涉獵
薩塔爾、都它爾、熱瓦普……
千弦齊鳴、激蕩人心
從呱呱墜地
到與愛人喜結連理
再到長眠于黃土之下
喀什人一生都穿行于十二木卡姆的樂聲中
它是黃沙戈壁下的孤獨吟唱
是巴扎中的熱烈吶喊
也是庭宅院落里的悠悠詠敘
音符途徑生命的泉涌潮退
與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死相依
03陶藝春秋
左手扶著陶坯底部
右手則變化著手勢
用指腹與掌肌將不成型的膠泥“馴服”妥帖
將毫不起眼的膠泥塑造成優美的陶壺
講究一個“巧”字
而這份“巧”包含著手工藝者的大半人生
“匠人”二字
便是在日復一日的精進中錘煉而成
這世上有很多人在往前跑
但也有人在快捷功利的繁榮里堅持
在衰落遺失的邊緣堅守
在老物什中尋獲靈韻
在傳承舊有時開創新篇
04南疆藥茶
早上馕蘸著茶吃
中午吃個拉條子要配上一壺茶
晚上隨便吃點兒也要以茶相佐
天氣熱了要喝茶
朔風起了也要喝茶……
在喀什,無茶不成席
看一眼老街上錯落的茶館
僅幾步之隔就辟有一間的茶葉店
便知此地的茶香早已滲透在土地的肌理中
僅憑一口茶就能判斷出藥茶出自誰手
這何嘗不是一種勉勵
把大半人生都扎進茶堆里
守著一間小鋪子
守著一門家傳手藝
除了打心底里熱愛這份事業
再找不出其他理由
“傳統配方凝聚著3000多年來一代代制茶師傅的智慧
我不會輕易改變它”
歷時一月
跨越山海
跋涉千里只為呈現喀什之美
本期內容節選自《喀什》
新書已發布
精彩不容錯過
-發現更多城市之美-
發現城市之美
“發現城市之美”項目組織專業采編團隊,實地走讀中國各地,系統收集和發掘每個地方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原生態文化,以原創圖文書籍、主題紀錄片、自媒體、文創產品等為載體,打造中國最大的原生態文化素材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