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日劇季季有,唯有這季特別多。
不僅多,還不約而同地撞上了“先婚后愛”的敘事題材。
畢竟“少子化”已經成為日本“國難”。
去年日本的結婚率又創新低。少子化,獨居人口增加,人口老齡化嚴重,不健康的人口結構讓日本政府面臨著嚴峻的財政壓力。
影視劇顯然也感受到了嚴峻的局勢,催婚題材數量不僅越來越多,“催”的方式也開始更加直白,以前是找個伴就好,現在則越來越強調組建家庭。
更直白一點,管你愛不愛,先結了婚再說。
就如本季日劇《獻給國王的無名指》。
應聘婚禮策劃師的女主(橋本環奈 飾)在被社長(山田涼介 飾)問到“你認為結婚是什么時”,脫口而出“結婚光想想就是地獄”。
沒曾想卻因為這句話,不僅成功引起社長的注意,得到工作機會;還像開了光速一樣,跳過戀愛步驟,從求婚到閃婚,直接成為社長夫人。
只不過一個是為了錢,一個為了事業。結婚,只是他們倆不謀而合簽訂的契約。
當然看多了日劇的人懂的都懂。
無論一開始多么離譜,最終都會朝著“原本不愛的二人因為結婚而漸漸產生感情,最終真正在一起”的方向發展。
但我今天想說的是本季的另一部劇,雖然同樣是“先婚后愛”題材,卻反套路講述了一種很新的“催婚”。
《我的媳夫》
實話說V姐原本對類似這種“諧音?!眲∶辉趺锤信d趣,但還是被評論里滿屏的“磕死我了”吸引了進來。
故事大概是這樣。
女主速見穗香(波瑠 飾)作為部門的業績王牌,工作上兢兢業業,深受同事歡迎。甚至因為在公司的形象太完美,讓很多男同事認為她在生活中也應該是“理想中的新娘”。
但實際上,女主完全不會做家務,家里亂成一團。她的父母一度擔心女兒會一個人孤獨地死在垃圾堆里……
而男主山本知博(高杉真宙飾),作為是女主的公司后輩,雖然工作上還是新人,卻極其擅長做家務。
做飯打掃一應俱會,堪稱家務之神。
他一直暗暗喜歡著在工作上幫助了自己很多的女主,一場意外讓他發現原來工作能力出色的女主卻不擅長處理家務后,他決定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做家務) ,來追求女主。
于是他向女主提議一起合租。
主動包攬所有家務,在生活上當她的“新娘”。
“娶”家務能力強的男性做“新娘”,女方當一家之主,承擔起日常起居的開銷……
聽起來有點像性轉版的《我的家空無一物》和《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
但不得不說,無論放在“催婚“題材還是正常的戀愛劇中,這樣的設定都還挺新鮮的。
電視劇改編自漫畫,但相比以純愛故事為主的原版漫畫,電視劇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更引人深思的社會話題。
拿做家務這件事來說。
在由性別定義角色的“正?!奔彝ダ?,對女性存在的普遍看法是,做家務是女人的事,男人應該賺錢養家。
一旦脫離刻板印象下的分工,便是女人失職,男人無能。
尤其是婚戀市場上,就算一位女性工作能力再強,也比不上一句會做家務,能照顧孩子。
甚至如果女性能力太強,反而會被認為過于強勢,不好相處。反而只有相夫教子,做到賢良淑德才稱得上是“理想的妻子”。
這種父權社會中男凝視角下單一、嚴苛的審美觀檢視,讓女性始終處于被動選擇的位置。女性的價值,似乎只有相夫教子繼而被挑選成“妻子”。
片中,女主以為能與大客戶達成合作,是因為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肯定。卻沒想到自己在工作上的完美表現竟被認為適合當一個”合格的妻子“??蛻羯踔琳埱笏斪约旱膬合?。
但憑什么默認家務育兒就是女性的事?
就像女主所說,
“我在外面表現出貼心的樣子,全都是為了工作,并不是為了當誰的新娘?!?/strong>
”為什么不擅長家務就不能當理想老婆,前提是婚后女人就要包辦家務嗎?如果家事那么重要,那只要擅長家務的人,不分男女,都叫老婆不就行了!”
還有當男主提出愿意不求回報做家務當她的”新娘“時,鋼鐵直女女主第一反應,不是感動,也沒有秒懂男主并不是因為有多擅長家務才想和女主同居,是因為喜歡她。
而是“他好像媽媽”。
“不會是詐騙吧。”
顯然,女主的家庭關系中,媽媽便是那個承擔一切家務且不求回報的角色。也正因此,在她的價值觀塑造過程里會認為能這樣不求回報的人,只有媽媽。
現實中也是一樣,多少丈夫理所當然地享受妻子的付出,卻不知道對方的行為是源于愛。
不是說女性不能做家務,也不是必須誰要比誰付出的多才行。
而是這種基于性別的角色分工,其實是一種偏見下赤裸裸的雙向捆綁。而這樣的一種基于性別角色的分工,無形中已經成了一種刻板印象——
男性和女性,都在這個約定俗成的印象里被塑造成同一個模樣。女性負責相夫教子,男性負責賺錢養家。
最終導致的結果,便是如李銀河說的那樣——
“是對豐富多彩的人性的壓迫。不但是對女性的壓迫,也是對男性的壓迫?!?/strong>
當然,作為一部帶有“催婚”性質的戀愛喜劇,《我的媳夫》并未就這個沉重話題深挖, 而是借 “ 女主外 男主內” 的 設定,仍舊講述了一個輕松愉快的浪漫愛情故事。
雖然劇中角色,都和現實社會中普遍的性別分工有著強烈反差——
男性角色全部都做得一手好菜,對他人關心體貼細致入微。
反倒兩個主要女性角色神經大條,家里亂成一團。
看似在用過分強調性別的刻板印象來諷刺這一社會現象,可一旦性轉,便顯得有些離譜又好笑。
“新娘”不是真新娘;
結婚也不是真結婚。
只不是 年下小奶狗企圖靠做家務來攻略前輩的傻到可愛的小心機。 順便給當下不愿結婚的年輕人們打開一些新思路。
把結婚和性別解綁,關注個人價值。不要在乎外界的標準,不要害怕跟別人不一樣,也不要嘲笑一顆渴望幸福的真心。
畢竟誰說男人最好的嫁妝,就不能是賢惠呢。
- THE END-
點擊關注"場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