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教育行業中相聲說的最好的張雪峰老師又上了新聞熱搜。這次張雪峰老師上熱搜是他說“如果一個孩子要報新聞學,他會直接把孩子打暈,幫孩子報一個其他的專業”,張雪峰老師推薦大家報理科。
一石激起千層浪,重慶大學的新聞傳播學張小強教授,明確反對張雪峰的觀點,告誡大家“千萬別被張雪峰這樣的網紅忽悠。他害人不淺、誤導公眾”,而且建議大家積極報考新聞學,因為“新聞專業能文能武”。
今天借著這個話題,我分析一下張雪峰不建議大家學習新聞學的背后原因,同時講一個和大眾選擇專業正好相悖的專業選擇方法。
新聞學畢業后做新聞,要報道某一行業和領域的事情,比如財經的,化工的,能源的。如果一個人只是懂新聞傳播的規律,但是沒有財經知識,沒有化工知識,沒有能源知識,這個人是做不好新聞報道的。
有些人或許會說,你可以邊工作邊學習財經知識,化工知識,能源知識。這里面就涉及到專業的壁壘問題了。一個人是可以自學文科包含新聞學的內容的,但是想自學財經類(這個相對好一點),化工類知識,能源知識,是很難的。尤其是想要系統掌握這個領域的知識,達到和行業內從業者類似的水平,做深度報道,是很難的。
有些人或許還會說,我自己懂個大概就行,可以采訪行業內的專業權威人士把關。如果是這樣,你自己新聞采編播,第一步選題就確定不下來,你也不能總是一直依靠別人幫忙確定選題吧。而且這樣必然影響你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但是一個人如果本科學習財經類專業,化工專業,能源專業,碩士讀一個新聞學,你進入新聞行業,做新聞工作會更有利于你的職業發展。甚至你本科化工專業直接就業,個人喜歡寫作,有敏銳的洞察力,也是新聞行業歡迎的人。
大家可以發現,新聞行業從業,和大眾熟悉的“專業對口”恰恰是相反的。
其實這個現象不光是新聞學中,其他行業和領域中也廣泛存在。比如很多人想要進入金融行業,因為這是一個吸金(睛)的行業,某證券員工月薪平均五萬元,還不算項目獎金和分紅。實際上金融行業歡迎的并不是學習金融的人,道理也一樣,金融機構要幫助各種行業和產業融資,除了金融知識,還需要懂相關行業的人,比如生物制藥行業。生物制藥的壁壘顯然要比金融的要高,不是簡單學習一下就能夠懂。這里我感嘆一下,很多高考省市狀元一股腦的去了商學院,對他們本身職業發展以及社會都是人才浪費。
我再舉個例子,比如目前火熱的計算機專業。很多人直接就學習這個專業了。其實你本科選擇電子電氣工程的專業,未來想轉入計算機編程是很容易的,但是有了硬件知識的加持,會讓你的編程職業的基礎更牢固,走的更遠。
不過博主13年的留學從業經驗,這里想要溫馨提示大家一下,這個是張雪峰老師也沒有講到的,就是選擇專業除了專業壁壘,還要考慮個人的突破壁壘的學習能力。如果一個人學習很一般,但是去學習壁壘很高,難度超高的專業,比如電子電氣工程,他大學四年學的云里霧里,畢業后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學習一個壁壘較低的專業,至少依靠這個壁壘較低的專業,他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就業。
綜上,博主和張雪峰老師觀點一樣,想進入新聞行業不一定本科就學習新聞專業,選擇專業不一定非得追求“專業對口”。而且學習什么專業,不做這個專業的工作,也不是差生的表現,很可能是人家懂得職業規劃。職業規劃中,選擇專業也要注意自己學習能力是否可以突破專業壁壘。
讀了我的分析,你是贊同張雪峰老師的觀點,還是贊同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張小強教授的觀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