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三天端午小長假就在眼前,小伙伴們是不是也和J先生一樣興奮不已,夜不能寐?
每當說起端午,都少不了戴香囊、栓五色線、飲雄黃酒、懸艾葉菖蒲等傳統習俗。
但這些習俗可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古人用來祛“毒”的。
俗話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端午節正值6月中旬,天氣漸熱,蚊蟲肆虐,正是“五毒”蘇醒之日,疾病多發,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習俗。
農民畫《五毒》 選自《我們的節日·端午》
那么,民間的“五毒”指的是哪五毒?古人又是如何“以毒攻毒”的呢?
黑白玉巧雕五毒擺件 圖源:中國嘉德拍賣
何為“五毒”?
因地域文化的差異,民間流傳有許多不同的“五毒”版本,其中,流傳最廣泛的“五毒”當屬: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
- 蜈蚣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被稱為五毒之首的蜈蚣。
說起蜈蚣,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它那密密麻麻的腿了,光是看著,就讓人毛骨悚然。
加拉帕戈斯巨人蜈蚣 圖源:海關發布
蜈蚣又作吳公,又稱百足蟲、百腳蟲,屬蜈蚣目蜈蚣科節足動物 ,它懼畏日光,晝伏夜出,常棲居于石隙、朽木等陰暗潮濕的地帶,喜食蚯蚓、昆蟲等,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明 白玉透雕五毒帶板 圖源:中國嘉德拍賣
在蜈蚣的前端,有一對呈鉤狀的腳,鉤端有毒腺口,能夠分泌出大量的毒汁,人或動物被咬后,毒液會迅速在身體內蔓延,從而發生紅腫、頭暈、惡心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暈厥、昏迷。
《抱樸子·登涉》中記載:“又南人入山,皆以竹管盛活蜈蚣,蜈蚣知有蛇之地,便動作于管中,如此則詳視草中,必見蛇也。”
清 黃玉五毒牌 圖源:佳士得拍賣
雖然蜈蚣本身具有極強的毒性,但同時也是中國傳統中藥材,具有定驚祛風的功效。
由于蜈蚣的長相并不討喜,所以,常與其他毒物一同出現在玉雕、瓷器等物件之上,以毒攻毒,有一毒而不懼怕百毒、辟邪保佑平安的功效。
白玉五毒手串 圖源:博觀拍賣
- 蝎子
與蜈蚣在毒性不相上下的,還有蝎子。
雖然,這種動物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但如果哪天見到了,還被蟄了一下,那可就有性命之憂了。
蝎子 明代銅蝎子紙鎮
蝎子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蝎目種類的統稱,與蜘蛛同屬于蛛形綱,晝伏夜出,喜潮怕干,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它全身上下長有堅硬的甲殼,在腹部末端暗藏毒刺,內有毒液,常用于殺死獵物和御敵。
《本草綱目·蟲部》中記載:“ 蜂,蠆垂芒,其毒在尾。”
緬甸天然翡翠「蝎子」配鉆石胸針 圖源:保利香港拍賣
蝎子有冬眠的習性,活動時間在4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目前,全世界已知蝎子種類高達1750種,僅有25種會對人類性命造成威脅。
蝎子紋把件 圖源:雅昌拍賣
但也正因為蝎子的毒性強,才能以毒攻毒,百毒不侵,起到驅邪避毒、永保平安的作用。
所以,在古代的一些擺件、瓷器、玉雕等物品上,常常能夠看到這一圖案。
清 剔紅銅胎桃枝蝎子紋菱形盒 曹其鏞夫婦藏 圖源:動脈影
除此之外,“蝎子”諧音“攜子”,暗示將有貴子降臨,所以,蝎子也寓意子孫綿延、家族人丁興旺。
明代 玉雕五毒獸 觀復博物館藏
- 蛇
蛇,古字為它,毒蟲也。
(相關閱讀:神秘、危險的珠寶題材!被大牌追捧的潮流時尚?45款蛇類珠寶盤點)
在《說文解字》中 “蛇”從“蟲”,從“它”,解釋為:”上古草居患它, 故相問滅它乎?”
“它”本義為“巡游之蛇”,“蟲”指“爬行小動物”。
“蟲”與“它”聯合起來表示“會擺尾游行的蟲”。本義:一種會擺尾游行的蟲類。
蛇屬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一類,體細長,分為頭、軀干和尾三部分,可在穴洞、地面、樹上、水中等多種環境下生存。
漢 蛇形鏤孔網狀銅器 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圖源:動脈影
在眾多的蛇類中,其中有一類能夠分泌特殊毒液的蛇類,被稱為毒蛇,它們性格狡猾,動作靈敏,從毒牙中分泌出的毒液能夠使被咬的人或動物中毒。
《本草綱目·鱗部》“蝮蛇”條引南朝梁陶弘景語:“蛇,黃黑色如土,白斑,黃頷尖口,毒最烈。”
劉海 和田玉籽料蛇盤兔掛件 圖源:博觀拍賣
根據《The Reotile Database》的收錄,目前中國有蛇241種,其中有50多種帶有毒性,主要集中在眼鏡蛇科和蝰科兩大類。
雖然,人們自古就很怕蛇,認為其是惡毒、冷血的代名詞,但蛇在中國文化中卻占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清 白玉蛇紋牌 圖源:北京保利拍賣
它不僅是我國十二生肖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早期的主要圖騰之一,人類的起源始祖伏羲和女媧最早便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東周 骨梳 臨汾隰縣瓦窯坡墓地出土 圖源:動脈影
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中華民族的主要圖騰是龍,但相傳龍的前身也是從蛇演變而來。
蛇變龍的升華在很多文獻中都有記載,側面佐證了龍是以蛇為原型想象出來的神獸。
漢代鄭玄的《洪范五行傳》有載:蛇,龍之類也,龍無角曰蛇。
徐乃湘和崔巖峋的《說龍》:“綜合起來看,龍是以 蛇為基礎的。發展變化了的蛇圖騰像就是龍的形象”。
明·白玉荷葉盤蛇墜 | 圖源:北京鴻盛祥國際拍賣
也正因如此,蛇也代表著權勢與地位,在玉雕中有升官發財、官運亨通之意,同時,由于蛇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還寓意子孫滿堂、生生不息。
清 白玉蛇紋牌 圖源:北京保利拍賣
- 蟾蜍
可能有人會問,蟾蜍不就是青蛙么?怎么也會有劇毒?
雖然,青蛙和蟾蜍同屬于無尾目兩棲動物,但青蛙屬蛙科,蟾蜍屬蟾蜍科。
蟾蜍,俗稱癩蛤蟆、癩猴子,身體臃腫,皮膚粗糙,體表上有許多的小疙瘩,內有毒腺,其中,位于頭側鼓膜上方的耳后腺最大,能分泌出白色的蟾蜍毒,這種毒是極為珍貴的中藥原料。遼 蟾蜍松石金戒指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藏 通遼市吐爾基山遼墓出土 圖源:動脈影
這個七夕“咕呱”不“孤寡”!35款青蛙題材珠寶鑒賞
雖然蟾蜍的毒性很強,但蟾蜍通常不會主動攻擊,所以,蟾蜍是五毒中對人類危害最小的一個。
《淮南子》稱:“月照天下,而蝕于蟾諸;騰蛇游霧,而殆于蝍蛆。蟾諸,月中蝦蟆,食月,故曰食于蟾諸。”
公元前5世紀-前3世紀 鑲紅寶石金戒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吉林
在古代,蟾蜍因其旺盛的生殖能力、長壽等特性,常被視為吉祥的符號,出現在金飾、玉雕、瓷器等物件中,尤其是三足金蟾,傳說能口吐金錢,招財致富。
鑲寶石點翠艾葉蟾蜍金簪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在玉雕中,也常見金蟾口含銅錢的形象,寓意招財進寶,也寓意富貴纏身。
趙顯志 龐然 和田玉籽料、和田墨玉富貴纏身對牌 | 圖源:北京正道
- 壁虎
相對于上面提到的幾種劇毒動物,壁虎可以說是最“人畜無害”的一個了。
壁虎,是鱗目壁虎科壁虎屬的爬行動物,體較扁平,成體全長10~15厘米,喜棲于墻壁、屋檐等隱僻處,常以蚊、蠅為食。
圖源網絡
壁虎最為人所熟知的特性便是斷尾再生了,當它遇到危險時,會通過斷尾的方式吸引捕食者的注意力,從而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逃走,當然,斷尾后,尾巴很快便會再生。
圖源:陜西自然博物館
那為何古人會將這一不具有攻擊力的動物列為五毒之一呢?
而這可能與當時的生活環境有關。古時,民間生活環境簡陋,壁虎四處攀爬,壁虎的排泄物具有微毒,接觸后卻會出現紅腫等反應,再加上壁虎喜食蜘蛛、蟑螂等昆蟲,古人便認為其自身也積累一定的毒性。
和田玉雕壁虎鼻煙壺 圖源:雅昌拍賣
和其他幾種毒物一樣,壁虎的藥用價值很高,具有祛風活絡、止咳定喘等功效。
在古代,壁虎又被稱為天龍,善飛檐走壁,在玉雕中常與葫蘆一同出現,有必得幸福之意。
五毒瓶 清乾隆 觀復博物館藏
“以毒攻毒”的五毒紋樣
為了驅邪避毒、祛病防疫,由這五種毒物組成的裝飾圖案,便成為了端午節,上至宮廷下至民間必備的應景紋樣,從而達到“以毒攻毒”的效果。
五毒圖案
五毒紋中的五毒通常以散點式分布,風格偏向于寫實,動物姿態上少了幾分猙獰,常與老虎、艾草、雞、葫蘆等元素,形成“雞食五毒”、“葫蘆鎮五毒”、“虎鎮五毒”等圖案,以表達民間以物降物、趨吉避穢的觀念。
五彩張天師斬五毒紋小盤 圖源:故宮博物院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虎鎮五毒”。
艾虎五毒織錦 補子
老虎,作為“百獸之王”,不僅是我國古代道教的守護神,同時,也被列為四大神獸之一,是遠古先民的圖騰崇拜之物。
(相關閱讀:虎虎生威!9大品牌22款虎年珠寶大盤點!誰是你最愛的“小腦斧”)
在這一紋樣中,老虎爪按毒蛇,腳蹬蜈蚣,雙目迥然,怒視蟾蜍,造型勇猛、威嚴,富有震懾力,古人以此來祈禱無病無災、邪穢退散。
明代 虎鎮五毒紋妝花紗 圖源:故宮博物院
自宋朝起,“五毒紋”便作為一種應景紋樣,頻繁的出現在刺繡、陶瓷、首飾、玉雕、花錢等各種物件上。
范柏成 和田玉籽料 五毒掛件 圖源:博觀拍賣
尤其是明代婦女,在端午節時,還有頭戴“簪五毒”的習俗。
明代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七記載:“婦女畫蜈蚣、蛇、蝎、虎、蟾,為五毒符,插釵頭。”
比如下面這件現藏于江陰博物館的明代艾虎五毒金頭銀簪,用整塊金片錘揲出仙人、老虎、三足蟾蜍、蜈蚣、蝎子等圖案,并以山石、青松為背景,騎虎之人一手執鋤,一手提花籃,且鋤頭恰好壓在蝎子身上。
這件首飾作為一件時令飾品,只在端午節時佩戴,佩戴者希望借此能夠保佑平安。
除了將“五毒”戴在頭上,明代的人們在端午節時,還常將五毒作為補子紋樣繡在服飾上。
明萬歷 紅緞地妝花 五毒行龍紋掛屏 圖源:雅昌拍賣
尤其是皇家御用的服飾,匠人們更是將艾草、菖蒲等驅蟲藥草或石榴花、荷花等盛夏花卉與五毒相結合,款式奢華大氣,精美絕倫。
明代 艾虎五毒紋肚兜
下面這件現藏于武漢博物館的明代五毒艾虎補子,上面繡有艾葉、老虎、還有代表“艾虎”所驅散的五毒(蟾蜍、蝎子、壁虎、蜈蚣、蛇),寓意在端午時節能夠驅邪避害,消除疫病、災禍。
明代五毒艾虎補子 圖源:動脈影
除此之外,這一驅邪攘災的紋樣在壓勝錢上也十分常見。
清 浙爐五銖背五毒花錢母錢 2017年西泠春拍
壓勝錢是古代一種形狀類似錢幣,用于壓邪攘災和喜慶祈福的物品。
驅邪降福錢
其中,清代道士用來施法已降妖鎮鬼驅邪的符咒錢中常見五毒紋樣。
比如,下面這枚驅邪降福錢,正面印有“驅邪降福”四個大字,右邊是鐘馗手持托盤,去接一只從天而降的蜘蛛,寓意:喜從天降。
驅邪降福錢正面
反面鑄有蟾蜍、壁虎、蛇、老虎、蟾蜍五種毒物,寓意趨吉避兇,而五毒之所以與上面介紹的有所不同,可能與地域有關。
驅邪降福錢 反面
J先生說:
隨著時代的變遷,衛生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五種毒物早已離我們遠去,但驅趕“五毒”的傳統習俗卻作為端午節的獨特符號代代相傳,成為了我們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眼看著端午節就要到了,趕緊給自己和家人安排一個艾虎五毒紋樣的物件,以便“以毒攻毒”保平安啊!
參考資料:
五毒紋的源變及其文化功能與內涵探析 藝術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報)
注:本文圖片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推薦閱讀:
與卡地亞同臺擺擂,濃厚的宮廷風,歐美熱劇中眼熟的珠寶出自它?
跟著人民幣學配色!寶石搭配這么玩,你就是行走的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