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床,是人類對床的基本尊重,而這一"傳統美德"由來已久。
白居易在《晚起》這首詩中就如實記錄了他美美賴床的一天。
那天白居易睡了個懶覺,伸著懶腰醒來時發現外面已經天光大亮,天上飄著鵝毛大雪。
窗外寒風冷冽,而屋內爐火正旺。
在這樣的日子里,每個人心間都懸著一道道治愈系的美食。
所以白居易起床后做了什么呢?
他在詩里寫道: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他用融化的雪水煮了一杯熱茶,然后又熬了一碗鮮美的奶粥。
是的,你沒有聽錯。
白居易,這位住在河南的詩人,他在熬奶粥。
等等,古人居然會吃奶制品?這是怎么回事?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意公子的講解吧~
當時奶制品的流行,其實離不開當時大唐的強盛。
大唐大在哪里?它又為何強盛?
每個史學家都有自己的見解。
▲ 《步輦圖》 閻立本 (唐)
但我從白居易這首詩里,從一個很小的角度看到了大唐的大。
烹雪煮茶,調酥煮粥。
在這首詩歌里,茶、奶和粥共處一室。
中原文化的風雅生活,與來自草原的飲食,完美地融合在一張餐桌上。
這背后有政局穩定帶來的遼闊疆域,絲綢之路的暢通,還有當時經濟的繁華,以及人們對異域飲食的接納。
所以面對此情此景,白居易發出了一句感慨:快活亦誰知。
▲ 侍者手捧古代的"奶味冰淇淋" 唐章懷太子墓壁畫
確實快活啊, 我們回顧歷史就會發現 無論是白居易的奶粥,還是張岱筆下的"奶茶"?, 牛奶一直都 見證著中國這片土地的新生與包容。
??
它就像一根細細的白色絲線,縫合著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之間的差異。
而如今它又游走在中國與世界之間。
我們看到以伊利為代表的中國乳業正在不斷匯聚全球資源,集結國際創新力量,提升數智生產實力,為世界消費者用心打造一杯品質好奶。
?
讓遙遠走到當下,讓好品質成為日常,這是文明交融的意義,也是一杯牛奶里,我們能看到的大天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