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決
對于很多像我這樣的燒友來講,聽音樂這個事兒,逐漸地變成了“剛需”要求。
曾幾何時,我也曾經熱衷于“折騰”并樂此不疲——比如用各種奇怪的軟件給播放器傳輸音樂甚至視頻、用CD機的光纖輸出給MD機刻錄、臺式機能用分體盡量不使用一體機、能用CD轉盤則堅決不用PC輸出……
這些看似繁瑣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也構成了我當時的HiFi樂趣。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工作與生活也越來越忙,我的音樂空間被擠壓得越發喘不過氣來,我越來越“懶惰”,尋找便捷、高效的聽音方式,成為了我這幾年HiFi生活的主題。
把臺式機換成了帶有藍牙功能的一體機、把曾經最愛的NOMAD JUKEBOX3和BEOSOUND2播放器束之高閣;再把隨身聽都切換成安卓模式……漂亮!Triple Kill!
音響系統和隨身聽都已經完成了“自動化”改造,下一步的“工作重點”當然就是大耳機系統了。
前段時間,我賣掉了原用于桌面的電子管耳放之后,就一直在考慮自己需要一個什么樣的臺機或桌面系統來聽大耳機,是不是要搞一個臺式解碼耳放一體機?但是這樣的話,音源又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如果搞一個帶有系統和流媒體的“跨界一體機”,還總覺得一方面在使用體驗上還不是那么方便,另一方面市面上的選擇也終究還是不多。
所以,原本讓我頗為“享受”的發燒過程,如今讓我覺得無奈。HiFi,對于我來講,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必須直面的問題。
二、我記憶中的ONIX
ONIX這個成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英國品牌,歷史也不能說特別悠久。但是自成立以來,ONIX系列CD、功放可以說在好幾代燒友心中還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我還記得在我剛剛開始玩隨身的時候,有位大哥在聚會時帶來的90年代英國產的ONIX功放,無論是音質還是價格,給我的震撼都是多年來一直難以忘記的。一晃很多年過去了,ONIX的主力產品已經更新到了在20萬元價位下頗具影響力的OC93、OIA92西裝套,我卻仍然以耳機HiFi為“主業”,對于音箱系統無暇顧及,所以當年對于ONIX功放的驚艷也逐漸成為了一種遺憾。
所以,多年后ONIX推出了個人音頻中心Miracle,著實是讓我眼前一亮。
首先,兩萬元左右的價格解決全部臺式系統的問題,是在我的計劃范圍內;其次,我可以在耳機領域和音箱系統都體驗到ONIX的聲音底蘊,對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第三,Miracle開創性的便攜-臺機相結合的交互方式,也滿足了我對于設備使用便捷性的要求。
于是我借來一臺樣機先聽為快。
三、“隨身轉盤”XM10
我們說,ONIX Miracle是一個系統,因為它是由三件設備組合而成,分別是安卓系統隨身播放器XM10、臺式解碼耳放一體機XP10和線性電源XPS10。
ONIX XM10首先給我們解決了隨身聽的問題,我們可以帶著XM10出街或作為背包設備,隨時隨地聆聽音樂。同時XM10還可以作為整個系統的數播轉盤,給解碼系統提供音源。其實此前,我個人也經常使用播放器作為臺式設備的數播,因為其可移動性和智能系統都已經非常成熟,在網絡音源資源盛行的今天,隨身聽作為音源的優勢已經遠遠把CD系統和PC設備甩在身后。
但傳統的隨身聽作為臺式系統音源,常用的場景還是通過有線連接進行數字輸出,幾乎不能進行信息的顯示和操作方面的交互與共享。而XM10與系統連接后,我們可以通過XM10對XP10進行操作和設置,真正意義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統一的操作使用系統,與此前我用播放器給臺機當轉盤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XM10搭載了驍龍665處理器和6英寸IPS觸控屏幕以及安卓10系統平臺,使用體驗非常好,無論是流暢度、穩定性,還是操作的便捷程度,XM10都十分令人滿意、無可挑剔。唯一我覺得遺憾的是,受限于與XP10卡槽的對接,XM10側邊的棱角感非常突出,手握感不好,且不能戴保護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了。
在聲音方面,XM10具備入門級播放器的水平和框架,大概可以達到三千元左右播放器的水平。
總體而言,XM10聲音平穩、端正,音色平和、染色不多。我個人覺得,XM10作為一款單獨的播放器來講,其聲音表現還是不錯的,顯出了中正、穩重的風格,也表現出了聲音細節的精準和整體的純凈感。與更高端的播放器相比,XM10的聲音略顯暖糊,線條感的飽滿程度稍遜,當然,這也取決于耳機的搭配和聽感的喜好。
如果相比我們熟悉的山靈M6系列播放器的話,我覺得XM10在解析能力和純凈程度等方面相差不大,所缺乏的僅僅是一些細節上張力表現,以及聲音的立體形態還稍顯平面化一些。
四、臺機兩件套——XP10與XPS10
通常我們說的臺機兩件套指的是解碼器和耳機放大器,但是ONIX這一次采用的方案是解碼耳放一體機和線性電源的組合。雖然其基本原理是類似的,但將電源系統分離開來,能夠很大程度地增加供電的功率和穩定性,同時還能減小電源系統對音頻系統造成的干擾。
XPS10線性電源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調節輸出電壓,以達到不同的使用效果。XPS10線性電源上配置了一個小屏幕,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看見實時的輸出數據,并通過旋鈕來調節設置,操作邏輯非常簡單,燒友們可以輕松上手按照自己的要求調節輸出指標。
Miracle在聲音上有很多獨有的表現,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通常來講,分體臺式設備在純凈度方面往往都不差,而Miracle表現得尤其突出。Miracle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背景黑”或“空間純凈”,它能夠給我們一種非常強烈的反差感。我們可以感受到整個空間里,除了音樂內容外,一切都是空如無物的。同時,在聲音空間的深處,我們還能夠感受到一種靜謐感。在Miracle的聲音空間里,我們感受到的聲音背景不是如“一塊黑布”那樣懸掛在那里,遮住背后的內容,而是那種無限延伸深邃,一種透明的黑色質感。
往往我們對于聲音質感的體驗,大體停留在聲音密度、面層的光澤與細膩程度上,一般做到“扎實”就已經很好,而做到“光澤”或“精致”則可遇不可求了。但是,我在Miracle系統中聽到的聲音質感,是具有多種層次展現的,比如Miracle所表現的提琴,我們可以感受到最外層是松弛、彌漫開來、而又若隱若現的那種泛音;緊接著感受到金屬琴弦摩擦出來的硬朗線條和明亮光澤,音樂的流光溢彩仿佛在我們面前驚艷地一掃而過;而在聲音的內部,則又體現出了一種穩重與寬厚,讓音樂的落腳點更具深度。
Miracle系統在聲音線條感上的打磨也頗見功力。如果初聽Miracle,我們更多感到的是它的柔美與通透,而再細細聽來,又能感受到其聲線柔中帶剛,韌性極強,往往是我們的情緒隨著聲線緩緩尋去,在緊要的地方,那聲線又倏地昂揚開來,瞬間將我們的情緒帶動起來;再聽下去,則發現Miracle在聲音底蘊里的勁道十足,隱隱間我們甚至可以感受到聲音深處的錚錚筋骨。
總體來講,Miracle個人音頻中心在聲音水準上,是按照標準的分體臺式設備來進行布局的。甚至相比同價位大多數分體臺機,Miracle還具有很多方面的優勢,如細膩、多層次的質感表現和聲音整體的純凈度等,都是同價位臺機中不多見的。
但是在聲音走向上,Miracle又與大多數傳統臺機四平八穩的風格不同,選擇了一個溫潤、純凈、精巧的調音風格,更加符合當代燒友的多元化審美體驗。
Miracle比較適合中小編制純音樂、常規的人聲流行類音樂以及部分爵士布魯斯類音樂,對于這些音樂類型,Miracle都有非常好的表現效果。而對于大編制交響樂,Miracle在場面上略顯柔和,張力稍欠,如果要求不高,搭配合適的耳機也未嘗不可。對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ACG類音樂和年輕女聲,Miracle自然也有很好的表現能力。
當然,對于比較“硬核”的音樂,如搖滾類等,Miracle則并不擅長。
五、搭配
Miracle個人音頻中心,在音頻設置上考慮了不同耳機的搭配情況,分別設置了“大耳/耳塞”雙模式、增益調節和醇厚/亮麗調音模式切換,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搭配需求來設置對應的模式,以達到更好的搭配效果。
所以針對不同的耳機,Miracle也能夠表現出相對應的聲音特點和質感,特別是各種聲音模式的組合,也能夠為我們搭配不同耳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優解。
1、final D8000大耳機
因為D8000是一個對電流要求較高的耳機,所以我們在這里把XPS10的電壓調整為12V以提高電流輸出,并設置“大耳”和“高增益”模式。
Miracle在搭配D8000的時候,表現出的是一個比較穩重、溫和的整體框架,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年輕女孩第一次穿上職業套裝去上班的印象,能聽得出一種端正的味道,在“亮麗”模式下細細聽來,也還能感受到內在氣質中的甜美和細膩。
這個組合如果用來聽一些流行樂和布魯斯類音樂,是非常有味道的。將音效模式調整為“醇厚”,那爵士樂中混雜的端正沉穩與俏皮輕靈相得益彰,煙嗓唱腔與吉他清脆的掃弦也相互交映。
2、FOSTEX TH909大耳機
TH909是我一直覺得非常難搭配的一款耳機,這款耳機如傲嬌的公主,前端稍微不合適,就一定會表現出問題,而這款耳機對于人聲韻味的那種美感,又讓人樂于去為它嘗試更多的搭配方案。我們這一次將XPS10的電流調整為18V,采用“大耳”和“中增益”模式。
Miracle系統搭配的TH909,整體效果是非常優秀的。我們在這個組合上,可以感受到聲音質感和線條的極致韻味,那種細膩、精巧的聲音,在耳機系統中是非常難得的,可以說是“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以這個組合聽女聲和弦樂,對于燒友而言,是一份難得的享受和體驗。
在與TH909的搭配中,“亮麗”模式更符合我的聽感喜好。
3、DITA PERPETUA耳塞
PERPETUA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說是高端耳塞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作品,這條耳機在聲音的底蘊質感上,都很有“高級”味道。當然這條塞子也是非常挑剔的,往往是需要驅動力和控制力都極佳的前端才能把它推出應有的味道來。所以,這一次我們將音效模式分為調整為“耳塞”、“低增益”和“醇厚”。
Miracle搭配的PERPETUA,聲音極富層次感和豐富感,力道足備而又絕不毛躁、混亂,這個搭配將PERPETUA骨子里的“箱味兒”發揮得恰到好處。
4、達尼皇太子6音箱
去年年底我賣掉了使用了多年的解碼器后,就一直在各個解碼耳放一體機中徘徊不定。此前看了一些設備,總覺得并不十分滿意,這一次肯定要試一試Miracle在音箱系統中的表現。
Miracle搭配我的電子管功放和達尼音箱,我覺得首先相比我原來那個萬元級別的純解碼,在內容感、信息量上都有明確的提升,應該說XP10的解碼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同時,在風格上,也體現出了細膩、溫和的音色特征和純凈、通透的空間質感,讓皇太子6這個“小鋼炮”表現出柔美的一面。
六、總結
對于希望在全場景擁有高品質前端輸出的進階級燒友來說,Miracle個人音頻系統是非常適合的,一套系統,整合了隨身、大耳機系統和音箱系統的絕大部分功能,可以讓我們最便捷、最高效地欣賞音樂。同時,Miracle也適合一些動手能力還不足且預算充足的新燒友,大家不必去研究轉盤、解碼、線材、電源等等復雜的問題,只要一套系統,就可以輕松實現音質水平的提升。
我覺得無論是使用體驗還是聲音水平,ONIX Miracle個人音頻中心都是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在設計上融入了多元化和桌面設備的元素,但其聲音水平完全是按照標準臺機的要求進行設計的,我們把Miracle放到臺機機柜里作為傳統臺機使用,也是毫無問題的。
當然,Miracle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Miracle在中頻位置,帶有或多或少的一點拔高,導致在搭配一些同樣“拔高”耳機的時候,人聲會稍微有一點“飄”,特別是男聲的表現上少了一點寬松。
同時,聲場在一些情況下還略顯局促。當然,我們可以認為Miracle是一個在風格上偏向于精細的設備,但畢竟作為臺機來講,在風格的兼顧性上還是應該考慮一些“大場面”的音樂場景,畢竟臺機所承擔的任務比隨身聽還是要更加廣泛。
當然,這些問題更多是風格上的取舍,沒有絕對的對錯。
Miracle在使用體驗方面是非常便于上手的,但是其聲音的內涵深度、音效的多模式運用等方面還是比較復雜的,需要燒友自己細細體驗并不斷梳理聽感和體會,才能更好地體驗到其音質的豐富性。
七、坐享其成
二十年前的我,曾經滿懷壯志。發誓要發燒到老,把HiFi系統這些玩法都嘗試個遍。
如今,愿望完成了一半,就是四十多歲的時候仍然熱愛音樂、熱愛HiFi。但是,真的時常感受到有心無力,每天到了家里渾渾噩噩,想讀書、想聽音樂、想陪一陪家人、想在網上跟大家多說說話,但一切的一切,往往以疲倦中的頹靡告終。
在想起聽音樂的時候,當我打開電源、給各個設備開機并調試好設置、預熱膽機、找到唱片并讓它轉起來,然后再找到CD的遙控器啟動播放的時候,其實真的已經覺得索然無味,也沒有聽音樂的心情了。
在試聽ONIX Miracle的這段時間里,我感受到了久違的幸福和快樂。我不能說Miracle是我聽過最好的臺機,但我感到的是回到家里把隨身聽直接扣在解碼器上無縫銜接的那種暢快;是不再逼著自己去聽“苦大仇深”的交響樂,而隨意地聽一點曾經感動過的老歌的自在;是不想去考慮下一步更換什么線材、電源、數播,而只是要給TF卡里拷幾首歌或索性用流媒體直接聽的安逸。
我只要坐在那里,安安靜靜地聽一會音樂,就可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