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引領 蓄力前行!曹妃甸骨干教師暢談2023年暑期業務培訓心得
2023年暑假伊始,曹妃甸教育體育局、區教研訓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在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唐山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區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聯合發力、創新形式,對曹妃甸區中小學(幼兒園)學科教師、骨干教師、心理學教師、新入職教師、班主任和教育干部(校長、主任、后備干部)展開定期培訓、輪訓,以提高曹妃甸區干部教師隊伍素質,適應新時代教育崗位需要。培訓班開班以來,得到廣大接受培訓教師的一致好評。以下選取了部分教師的收獲感言與大家分享。
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劉洪興專家提出,教師應該“終身修煉”,需要“構筑卓越教師新格局”。我認為,養成學習習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努力。首先,要設定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樣你就知道自己要學什么、為什么要學;然后,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將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分配,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管理時間和提高效率;最后,要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堅持下去。當你遇到困難時,可以尋求幫助,比如向專家、同事請教。他們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建議和支持,幫助你克服困難。養成學習習慣需要有堅持的品格,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你將會受益終身,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之道在于度,學之道在于悟。教育是讓你成為你自己,找到你內心的熱愛與使命感,使你成為更好、更強大的你自己。真正的學習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其實皆是在強調學習的反思和體悟,所以老師要在課堂上多給學生留出時間,讓他們有機會進行高階思維的訓練,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鞏固乃至于遷移與創新,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將成為激發學生興趣和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保證。
專家深入淺出的講座,讓我深刻認識到教師要“立師德,鑄師魂”,做教育的“大先生”。教師的修養就是“點亮生命”。因此,教師應該堅持做一盞“如是燃燈”,以一燈燃百燈,用孩子心靈深處的能源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遠。通過此次學習,我會將學習的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發揮教師的魅力和智慧,挖掘學生的潛力,創造充滿生命力和吸引力的磁力課堂,積極推進以學生核心素養為核心的高質量課堂建設,使課堂變成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
劉洪興老師以“以發展謀幸?!睘橹黝},從解讀新時代對教師教育提出的新挑戰、新要求入手,闡述了如何落實立德樹人的使命。李國剛老師以“高品質課堂構建”為主題,結合新課標要求,分析了“大單元教學”的特點和具體實施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單元為備課的基礎,進行大單元設計可以從整體關注知識,建立聯系,有利于學生獲得完整的學習過程,遷移并內化形成素養。通過聆聽兩位專家的精彩講座,使我深刻領會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一職業使命的艱巨和光榮。
教師要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改變課堂,創造多彩課堂。一堂課下來,教師一定要明白在教學生什么,學生發展了沒有,改變了沒有,學生走出教室與走進教室有無變化。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在教學上,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從而創造出師生平等、其樂融融、共享教學民主的氛圍。
教師必須時時保持充電的狀態,此次培訓無疑是一次良好的機會。就我個人而言,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補充,而且在教學藝術方面也得到了一次新的補充。這次培訓對我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它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老師不能再閉門造車,不能再故步自封,必須與時俱進,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并將其運用于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自己必須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不僅對理清新課改中的種種關系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新時代教育教學中一些“瓶頸”問題能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新的時代賦予教育、 賦予教師新的使命與責任,教師的發展要不斷追求卓越、終身修煉。教育是一個育人育己的過程,在精通專業知識,做好學生“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的大先生,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的同時努力實現自我發展,成就專業發展,活出自己最好的樣子,立德樹人,不辱使命,不負偉大的時代。新的理念猶如一顆顆種子已種在每位教師的心田,我會把學習中的感悟,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實踐并升華,把先進的思想帶回學校,帶到課堂,帶給我校的每位教師,與大家一起并肩攜手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曹妃甸教育新篇章。
劉洪興教授引領教師們穿越個人發展的道路窺見幸福人生的光芒,成就一位教師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他忙得熱火朝天之時還能自覺擠出時間去實現自我成長。教師要不斷突破自我,爭做骨干型教師、卓越型教師、乃至專家型教師。李國剛教授總結了構建高品質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及高品質課堂真正落地的原則和策略。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由“知識導向”轉向“素養導向”,發揮單元整體教學優勢,成為一名身正為范、愛生如子的智慧型、反思型教師。教育的溫度與情懷體現在教書育人的點點滴滴,教育是一份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事業,在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應逐漸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天讓我感受很深的是兩位老師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一點,就是骨干教師專業的發展與突破。作為骨干教師,是模范是標桿,應該走在其他教師的前面,及時更新自己的理論觀點或者是專業知識,不能還停留在幾年前“吃老本兒”的狀態。時代在發展,教師的專業能力也應該與時俱進。要較高質量地構建以“大單元”教學為載體的“高品質課堂”,準確把握新課標實質,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走出“舒適區”,追尋自己的“福流通道”,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正能量,不斷接受新的挑戰,以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不斷反思,不斷充電,終身修煉,構筑卓越、智慧,有情懷、有思想的新格局。
曾經作為一線教師,眼前學生的成長就是我的幸福;如今作為教研員,能夠幫助更多教師走向優秀,間接為更多學生護航,從而為我區教育事業發展獻出一份力,才能體驗到工作的價值。我想,職業夢想,我是有的,但還不夠高遠;從業能力,也是有的,但還不夠堅實。所以雖然勉力攀援卻仍立于山腳,仰望山巔流云,心向往而未可及。這其中,必然缺失了“自我發展”的某個環節。高山仰止便該迎山而去,見賢思齊豈能止步于“思”。想無限接近山巔,我應當清醒認知,重做規劃,然后懷抱夢想,向光而行。
來源:曹妃甸區教育體育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