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大眾對于新能源產品有了更全面的認知。多數消費者在選購新能源汽車時,除了關注汽車外觀內飾、產品性能之外,越來越重視新能源車型的車輛安全,尤其是新能源車型在整車結構、三電安全性能等幾個部分。
作為業內領軍品牌,比亞迪深諳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型的顧慮,尤其是在整車碰撞時整車及電池部分的安全性。近日,比亞迪就對此進行了一次極為嚴苛的新能源汽車雙面側柱碰試驗,測試其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安全性。
此次安全測試,由專業汽車安全類測試欄目TOP Safety對比亞迪海豹進行雙面側柱碰試驗,通過模擬真實嚴苛的場景來測試海豹在兩次側柱碰后整車的被動安全性以及電池安全性。相較于正面碰撞,側柱碰撞試驗碰撞面積更小,意味著受力點更為集中,對于車輛產生的“切割力”也更強,在如此高難度的測試場景下,對于整車結構、車輛底部電池包考驗更為嚴苛。
第一次碰撞測試比亞迪海豹以駕駛位為撞擊點,以 32km/h 的速度和 75 ° 的角度,撞擊 254mm 鋼性柱;隨后同一臺車進行疊加第二次碰撞試驗,以副駕駛后排撞擊點進行側柱碰試驗。試驗結果顯示,比亞迪海豹整車結構最大變形量183mm,相比傳統燃油車平均300mm左右的變形量,搭載CTB技術的海豹最大變形量減小了120mm左右。
在電池包部分,經過兩次硬核碰撞測試之后,車輛底部安裝的電池包僅在邊框產生輕微變形,電池包主體結構基本沒有變形,也沒有出現漏液、起火,整體結構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測試碰撞的瞬間,比亞迪海豹的電池管理系統立即執行了高壓斷電測試,保障車內駕乘人員安全。在碰撞測試之后,工作人員還將該電池包裝入另一臺新車,車輛成功上電并可以正常啟動和行駛,足見電池包的安全性及穩定性。
此次測試比亞迪海豹以優異成績通過TOP Safety雙面側柱碰試驗,可以說得益于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在整車安全和電安全上表現優異。這項由海豹全球首發搭載的技術取消了傳統的車身地板設計,將電池上蓋-電芯-托盤三者與車身集成,刀片電池包兩側直接裝配在門檻梁上,形成高強度的"整車三明治"結構,簡化系統整體結構、釋放駕駛空間的同時提高了受力強度及整體結構的安全性。
在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安全高度關注的當下,比亞迪用幾十年來的技術沉淀向廣大消費者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從刀片電池到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都可以看到比亞迪在新能源產品上的持續創新,對于產品安全性孜孜不倦的追求,可以說以比亞迪海豹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型確實是目前高品質出行的不二之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