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苑》在文化方面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文獻和傳說,反映了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歷史背景。閱讀《說苑》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文明的進程,以及社會和文化對人類行為和思想的影響。
干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說苑·雜言》)
寶劍干將的鋒利,天下聞名,木匠用他來整治樹木,卻不如斧頭。
大多數物品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和缺點,都有它專長的用途,很少有一種物品是萬能的、完美的。這句話提醒我們不要盲目追求完美,而是要認識到每個物品或方案都有其特定的價值和限制。
與其把用于作戰的非凡的寶劍來砍木材,不如使用更為平常的斧頭。對于人才也是如此。
士不以利移,不為患改。(《說苑·談叢》)
士人不因為利益而轉變,不因為憂患而改變。
大丈夫、讀書人不會因為利益而改變他的原則和志向,也不會因為面臨困難或困境而放棄他的信念和初衷。
人生路上會遇到各種挑戰或利益誘惑,如果我們沒有堅定的原則和價值觀,就很容易被利益所驅使或者被困難所打敗。只有抵制誘惑、正面困難,才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說苑·雜言》)
君子愛惜言論,孔雀愛惜翎羽,老虎、豹子愛惜爪子,這都是他們提高自我的做法。
君子留意的是自己的言論是否得當,孔雀關心的是自己的羽毛是否美麗,虎、豹在意的是自己的爪子是否銳利,這都是他們加強自我修煉的方法。
語言是表達和溝通思想的一種工具,如果說話不嚴謹,可能會有傷害別人或被別人記恨等后果,所以君子會謹慎發言。
孔雀美麗的羽毛能吸引異性,但是太過顯眼會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所以它知道審時度勢地收縮尾羽,以保護自己。
爪子是猛獸的武器,具有強大的抓捕和攻擊能力,是它們戰斗力的保障。一旦爪子受傷,生存就受到影響。因此,老虎、豹子會非常珍惜和保護他們的爪子。
大事不得,小事不為者必貧。(《說苑·奉使》)
大事沒機會去做,小事又不愿意去做的人,必定貧窮。
如果一個人總是追求做大事,不屑于做小事,那么他必然會陷入貧困。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細節,不要好高騖遠;甘愿從小事做起,積累經驗和能力,才可能有更好的發展。
在工作中,你會遇到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任務,你必須認真對待,因為這些小任務可能會為你贏得更多的信任和機會。
如果你是一個剛入行的菜鳥,即使你有很高的學歷,也不要抱怨領導不給你機會。一下子接手復雜的任務,你可能忙得焦頭爛額,最后的結果可能讓領導氣得七竅冒煙。
義士不欺心,廉士不妄??;以財為草,以身為寶。(《說苑·談叢》)
正義之人不會欺騙自己,廉潔之人不會擅自取用;他們把財富視作小草,把自身當作寶貝。
正義和廉潔的人都潔身自好,因為他們看輕而不是看重財富,他們重視自己身體的品性、修行。
這句話強調了品德的重要性,而把財富視為次要。財富雖不如品德重要,但是也沒有必要拒絕財富。
不妄取,不是不取,名正言順、合理合法的財富還是應該獲取的。包拯生平剛正不阿,廉潔奉公,但是沒有歷史資料說他連俸祿也不要。
丹之所藏者赤,烏之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說苑·雜言》)
保存丹藥的地方會成為紅色,保存黑漆的地方會成為黑色,君子必須謹慎地選擇生存之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謹慎地選擇與自己相處的人。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和環境,他們或它們可能對我們的思想、行為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如果我們與優秀的人為伍,那么我們的思想、行為也會變得更為積極、健康;相反地,我們與消極、不思進取的人為伍,那么我們也可能變得消極、不思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