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以來,庫爾勒市薩依巴格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助力文明實踐、推動平安建設、服務城鄉發展、協同應急救援,常態化開展紅色教育、文化文藝、醫療健身等8類志愿服務活動,使之進社區、進校園、進軍營,有效提升了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志愿服務進社區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熟悉的歌聲繚繞在活動現場,愛心義剪、法律咨詢、防電詐宣傳……每個攤位前都聚集著不少居民。“這頭發剪得真好看,看著好像年輕了十幾歲。”剛修剪完頭發的高勇友叔叔開心的說;旁邊義診攤位,陳愛蘭阿姨號了脈,專注地聽著醫務人員為她分析脈象的變化規律,并認真記錄著服藥要求;防電詐攤位前圍著一圈長者,工作人員正在為叔叔阿姨們演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薩依巴格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針對居民需求,每個星期六組織113支志愿服務隊在各社區開設志愿集市。這是9月9日樓蘭社區組織志愿服務隊及熱心公益事業的愛心企業、律師事務所等以“五社聯動”方式,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情景。
當天,新疆西昭律師事務所5名律師向居民發放普法宣傳單,熱情解答居民咨詢的法律問題。其中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坐著輪椅來到法律咨詢臺,接待的步方律師詳盡地為老人解答有關房產過戶的法律問題,老人得到解答后滿意而歸,向步方律師豎起大拇指點贊。“學習雷鋒好榜樣,我們從小聽著這首歌長大,我們也將作為雷鋒精神的接班人,做好、做專志愿服務,把雷鋒精神落到實處,并一直傳承下去。”西昭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李華如是說。
關心關愛特殊群體
薩依巴格街道高度關注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民生和權益保障問題,在清明節、全國助殘日、端午節、七夕節等節假日,先后8次聯合春雨社工站上門入戶探訪殘疾人和空巢老人。工作人員、社工及志愿者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近況等,鼓勵他們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面對生活,并叮囑他們有困難及時向社區反映,社區將第一時間協助解決困難。
“叔叔阿姨,祝你們身體健康,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今年七夕節那天,瑞祥社區的志愿者為每位老人送上了一份“愛心禮包”,為他們捶背按摩,并精心準備了一臺文藝節目。婉轉悠揚的歌聲、輕盈優美的舞姿、聲情并茂的朗誦,贏得了老人們的熱烈掌聲。志愿者特意為患重病的李聯賓老人獻了一束鮮花,還把他的老伴肖貫邀請來一同為他祝福。當志愿者阿衣古力·白克力演唱《我和我的祖國》時,李聯賓老人拿著小旗子也跟著哼唱,他開心地說:“太高興了,今天感覺自己年輕了不少。”
擦亮志愿服務品牌
9月10日,梨香園社區聯合梨花老兵志愿服務隊開展插花做手工送立功受獎軍人家屬活動。在軍人功臣余浩天家中,軍嫂志愿者將插好的鮮花以及手工制品送到他母親李偉手中。被梨花老兵簇擁著的李偉開心地說:“很貼心很珍貴,謝謝你們的心意,我一定會支持兒子好好表現,多為部隊作貢獻。”“這次手工DIY活動既豐富了社區志愿者的文化生活,還把大家的勞動成果進行了愛的延伸。”軍嫂志愿者肖愛萍說。
據悉,薩依巴格街道呈現出退役軍人多、軍人家庭多、優撫對象多、退役軍人軍屬黨員多等特點。在社區治理過程中,街道充分整合調動轄區內人力及資源優勢,不斷完善學雷鋒志愿服務體系和工作制度,輕騎醫療隊、紅石榴義剪隊、大漠樓蘭之聲合唱隊等多支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帶動了更多居民主動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
目前,在各社區急難險重任務和公益活動現場到處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們身穿紅馬甲在紅色宣傳櫥窗前,為青少年宣講紅色故事;化身“和事佬”,在鄰里糾紛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化解街坊矛盾;在垃圾分類投放點,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把學雷鋒志愿服務傳入千家萬戶,為庫爾勒市文明城市創建和經濟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通訊員 葛會團 湯潔 阿衣古力·白克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