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題記
在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慕容博在教訓慕容復時說道:“嘿嘿,大燕國當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何等英雄,卻不料都變成了絕種絕代的無后之人!
今天的文章主角就是后燕開國皇帝慕容垂,他應該是中國古代帝王中傳奇的存在,他漫長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故事感,他的一生就是半部五胡十六國的歷史。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他這一生到底經歷了什么?那就讓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一探究竟!
一代戰神慕容垂原名叫做慕容霸,這名字果然霸氣,果然是人如其名!他是前燕慕容皝的第五個兒子,母親為蘭淑儀。
慕容霸繼承慕容家族的優良基因,從小就長得人高馬大,勇猛過人,是個打仗的好手。當時年僅13歲的他就和大哥慕容恪一起領兵攻打對手鮮卑宇文部,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史書上是這樣評價的:勇冠三軍。
16歲的慕容霸與伯父慕容翰奉命作為前鋒,跟隨父親慕容皝一起出征高句麗,燕軍一舉攻陷其都城丸都;
18歲的慕容霸又跟隨父親攻滅老對手鮮卑宇文部,宇文氏從此散亡。至此,慕容鮮卑稱霸遼西,慕容垂也因歷次戰功受封都鄉侯。
公元345年,后趙將領鄧恒領兵數萬駐屯樂安這個地方,想要吞并前燕。慕容皝就派出慕容霸領兵和他對峙,鄧恒竟然畏懼慕容霸而不敢冒犯前燕,此時的慕容霸19歲。
自古英雄出少年,面對如此優秀的兒子,父親慕容皝對于慕容霸寵愛有加,甚至于多于身為世子的慕容俊,所以慕容俊心里忿忿不平。
公元348年,燕王慕容皝去世,世子慕容俊繼位。慕容俊繼位后,他對于慕容霸越發地忌憚。慕容霸曾經座騎馬受驚而墜馬,以至于摔斷了一顆牙齒,慕容俊以此為由將慕容霸改名為“慕容(缺)”,意為讓他效仿先賢郤,實際上是因為慕容俊討厭慕容霸這個名字。后來又因為字犯了忌諱,就去掉右邊的“夬”,從此慕容霸被更名為慕容垂。
公元349年,后趙暴君石虎去世,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皇位大打出手,后趙大亂。這本是進攻后趙的好機會,但是慕容俊卻以燕王慕容皝新死不久而不同意出兵。
慕容垂當即到龍城親自諫言慕容俊:難得而易失者,時也。萬一石氏衰而復興,或有英雄據其成資,豈惟失此大利,亦恐更為后患。
其他幾位大臣如封奕、慕輿根等也贊同這個觀點,于是慕容俊就以慕容垂為先鋒,點兵二十多萬起兵攻打后趙。
慕容垂出馬,先是嚇跑后趙將軍鄧恒,輕取樂安、北平兩個郡,隨后他與燕王慕容儁會師合攻并拿下了薊城,期間慕容垂還勸止了燕王慕容儁坑殺薊城的后趙降卒的決定。
在這兩次進諫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慕容垂不僅有能力,他還有超出常人的長遠戰略眼光,這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可以說是非常少見的!
隨后,慕容垂還出兵拿下了在繹幕擁兵自立的段勤兄弟。基于慕容垂的突出表現,燕王慕容俊便封慕容垂為安東將軍、北冀州剌史,鎮守常山。
公元354年,慕容俊稱帝,建立前燕帝國。慕容垂也因功被封為吳王,轉鎮慕容家龍興之地龍城。慕容垂在當地治理得當,深得人心,皇帝慕容儁就更加忌憚他,于是就將他召回朝廷了。
公元357年,為了解決塞北的敕勒對前燕的威脅,慕容垂奉命與慕容虔等人進軍塞北,他們大敗敕勒,前燕的北部邊境從此恢復了安定。
隨著慕容垂的名氣越來越大,皇帝慕容俊對他的猜忌也日漸加深,再加上皇后可足渾氏和慕容垂的老婆段氏關系不和。于是,就有小人誣告段氏和慕容垂的手下高弼行巫蠱之術,想要借此把慕容垂拉下水。
然而這兩個人收到了嚴刑拷打,但是他們都始終沒有把慕容垂牽扯進來。慕容垂心疼老婆,就讓人偷偷給她帶話,讓她扛不住就認罪吧,但是這段氏才高性烈,最終被折磨致死。慕容垂僥幸逃過一劫,他也被任命為平州刺史,鎮守遼東。
隨后,慕容垂就娶了段氏的妹妹為繼室,然而皇后可足渾氏卻又橫加干涉將其黜之,并將自己的妹妹嫁與慕容垂,以此監視慕容垂。慕容垂更加不爽,他和皇帝一家的關系也更加緊張。
恰巧公元360年,皇帝慕容俊病重去世,太子慕容暐繼位當了皇帝。慕容暐年少不能掌事,于是太原王慕容恪主持朝政。慕容恪不僅軍事水平一流,治理朝政也是很在行。他執政期間,努力調和前燕各方勢力,前燕很快就平穩過渡,安定下來了。
慕容恪執政期間,慕容垂受到了重用,他協助慕容恪鏟除了不安分守己的慕輿根,同時兄弟倆還一起拿下了洛陽,慕容垂也因功被封為征南大將軍、荊州牧,都督荊、揚等十州諸軍事。
然而好景不長,公元366年好大哥慕容恪病重去世。雖然慕容恪臨終前曾兩次向皇帝慕容暐推薦慕容垂接替他執掌國家。然而太傅慕容評成為攝政后,他和可足渾皇太后勾結在一起,并沒有讓慕容垂參與朝政大事。
公元369年,東晉大司馬桓溫揮師北伐前燕,桓溫前期進展順利,多次打敗燕軍,并打到了枋頭這個地方。前燕朝野震動,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評慌得一批,都打算逃回東北老家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慕容垂不計前嫌,主動請纓要去抗擊桓溫。于是,皇帝慕容暐就讓慕容垂統領5萬燕軍前去抗擊桓溫。
就在這時,前秦也同意出兵2萬協助前燕對抗東晉。于是,勝利的天平開始傾向前燕,桓溫接連失利,再加上戰線太長,糧草不濟,于是東晉開始退兵。
看到東晉開始退兵,前燕的將領都要追擊,但是慕容垂卻看出此時的晉軍士氣還在,不可貿然追擊。于是慕容垂親率八千精銳騎兵緊緊跟隨晉軍,等他看到晉軍士氣松懈的時候,他就和弟弟慕容德用計夾擊晉軍,終于大破晉軍,斬首3萬人,史稱枋頭大捷。
枋頭大捷后,前燕朝廷不僅沒有嘉獎慕容垂,反而對他更加猜忌。隨后,慕容垂想要為部下爭取獎勵,卻因此和太傅慕容評起了沖突。這慕容評就和皇太后可足渾氏暗中謀劃要除掉慕容垂,慕容垂得到消息后,不忍心前燕內部互相殘殺,于是他采納世子慕容令的建議準備逃回龍城割據自保。
然而,就在慕容垂走到半路的時候,他的幼子慕容麟竟然向朝廷告密,朝廷馬上派出大軍追擊慕容垂。慕容垂無奈之下,只好選擇投奔了前秦。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