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福州規劃局發布了不少地塊的規劃,從數據來看,都很驚人,容積率一個比一個高,限高還在突破,下面聊聊。
南湖舊改
前幾天網友發布了一個關于這個地塊的規劃,雖然容積率不低,不過還不夠驚人:
A地塊:容積率2.9,面積44.8畝
B地塊:容積率4.1,面積64.5畝
C地塊:容積率3.8,面積79.5畝
這個巨型舊改,房屋征收面積約23萬㎡,規劃AB地塊做安置房。
從最新官方發布的版本來看,兩個地塊合計194畝,限高130米,容積率4.29。
這樣的數據,回顧一下上海西舊改:
平均容積率3.99,限高100米,面積191畝,最終地塊被三家房企拆分:
榕發安商房:容積率4.35,面積113畝
建發璞云:容積率3.02,面積36畝
國貿天琴樾:容積率3.2,面積45畝
從這個數據來看,安商房承載了大部分的升容,占地面積占比58%,建筑面積占比66%。
以此類推南湖舊改安商房的情況:23萬方安置,建筑面積占比41%,換算占地面積預計36%,容積率4.93。
這樣純商地塊,占比能達到64%,相當于有124畝。
通過提容之后,南湖舊改相比于上海西,商品房方面,能多提供40畝左右。
配合這樣的限高,加上這樣的容積率,世歐王莊迎來了新的兄弟,這個天際線擴容成功!
新地塊規劃
除了南湖舊改外,近期幾幅舊改也都發布規劃:
雁塔二地塊,用地面積2.64公頃(39.6畝),容積率3.97,建筑限高100米。
地塊位于南公園邊,容積率高達3.97,后續預計不用多久就會上架。
汽車南站地塊:用地面積2.43公頃(36.5畝),容積率2.5,建筑限高100米。
地塊位于臺江二環內,同樣是近期的舊改地塊,從指標來看,對比其他高容積率,這幅相對更優質。
省彩印廠地塊:
用地面積3.39公頃(50.8畝),容積率3.0,建筑限高100米。
用地面積2.03公頃(30.5畝),容積率2.0,建筑限高80米。
地塊位于晉安區二環內,與鼓樓一河之隔,兩幅地塊也合計達到80畝,一幅容積率高,一幅容積率低。
東二環地塊:
A-20地塊:面積:1.07公頃;容積率:3.3;建筑限高:100米。
A-34B地塊:面積:1.84公頃;容積率:3.0;建筑限高:100米。
兩幅地塊都位于東二環,南方建材北側,合計43畝,容積率都突破3.0。
最好的對比,即地塊南側的建發朗云,一幅容積率1.8,一幅容積率2.6,這兩幅地塊,沒有直接的湖景加持,加上有高架存在,類似五里亭的融僑望云。
綜上,從這次公布的規劃來看,雖然地塊分布不均,不過相比于此前土拍,也算是相對優質的地塊,其實三幅都處于二環內,一幅處于東二環核心區周邊。
雖然體量都不算非常巨大,不過每幅都有40畝左右,合計也達到200畝左右。
這些地塊的上架,從容積率來看,一半以上都不低,也被動提升了后續的供應量,對于周邊的地緣客,又是一次性的關注和選擇。
當然從影響來說,也會讓目前下游的外圍新盤承壓,
規劃變更
除了南湖舊改外,位于金山浦上大道南側的高宅村舊改,發布規劃面積256畝,容積率3.03,限高100米。
按這個數據計算,可以提供51萬方住宅,按套均100平計算,5100套。
這個數據,就是目前萬科城市之光的double。
結合藍房網的分享,原先地塊規劃規劃體育、文化用途,全部取消,同時限高,容積率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近期三江口下洋片區發布土地規劃,這幅地塊同樣是回鍋肉。
2021年底上架過土拍,最終臨時取消,隨后地塊拆分上架,其中南側被國企兜底拿下。
從最新的規劃來看,三幅混合住宅用地,容積率都在3.0,限高100米,面積合計199畝。
相當于建筑面積達到:39.8萬方,按套均100平計算,4000套。
對于這幅地塊,早期上架信息:
宗地2021-39號:面積371.84畝,容積率2.74
宗地2022-06號:面積123.59畝,容積率1.9
按當時土地規劃來看,比如:
G-11 = A地塊,容積率2.14
G-01 = C、D地塊,容積率2.4
G-04 = F、G地塊,容積率2.5
通過數據對比,即可發現,2年時間,這幅流拍的巨型地塊,在拆分被新區集團兜底一幅后。
面對剩下的200畝巨型純商,直接給出提容,容積率從2.14-2.5,全部提升到3.0。
可以說這個操作,在如今的市場,也只是順應潮流。
盤點總結
此時結合目前土地供應情況,會發現整個福州,不管東南西北,還是正中心,都不缺大貨。
東邊的三遠幾百畝,西邊高宅幾百畝,南邊三江口幾百畝,北邊新店舊改幾百畝,市中心南湖、河南、屏西幾百畝。
這些地塊最大的特色,幾百畝,容積率3.0以上,部分突破4.0,后續上架,無一幸免。
至于此前鼓樓的拆遷,目前還未放出剩余地塊最終的規劃,按目前的節奏來看,容積率預計都不會太低。
這也是即土拍遇冷,吸金低迷后,福州在土地供應上做出的比較明顯的調整。
當然這樣的調整,配合部分巨型舊改,會在短時間就能產生天量的供應,對于周邊的樓市會有很大壓力。
對于購房者而言,既然土地供應,已經傳遞了這樣的預期,無非就是在看期房的時候,對比看看目前的去化情況,以及后續周邊的供應情況。
目前9月,18天,網簽合計286套,日均16套,還包括了安商房等。
試想一下,上面那些動不動200畝,容積率3.0以上的供應,一個供應就是大幾千套,放在這去化面前,一個供應去化可能至少都要5年以上。
不知道面對這樣的供應+去化,后續的發展會如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