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作者丨彪哥
尊重原創,拒絕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
在短視頻平臺上,只要有做臭鱖魚的視頻,必然會引發一場爭議。
有人說湖南臭鱖魚不是自然發酵,毀了這一道安徽名菜;
有人說湖南臭鱖魚青出于藍,已經超越了徽式做法;
有人說臭鱖魚數安徽最正宗,湘式做法只是旁門左道;
還有人認為臭鱖魚是在湖南廚師手里發揚光大的,安徽臭鱖魚已經沒人吃了。
湘派徽派哪家強?這道名菜到底歸屬誰?臭鱖魚引發爭議的背后,正好說明這道名菜關注度越來越高,正因為衍生出湘派、贛派等做法,臭鱖魚這個品類才越來越有市場。
臭鱖魚符合湖南飲食基因
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吃貨典籍,臭鱖魚版權在安徽是名至所歸。
安徽臭鱖魚采用自然發酵的方式,讓它成為安徽人津津樂道的一道名菜。
而臭鱖魚之所以能夠被湘菜廚師挖掘并發揚光大,成為一道湘式名菜,絕對不是偶然,中國這樣多省份,為什么就湖南讓它聲名遠揚了呢?
這與湖南人的飲食習慣分不開的。湘菜口味講究香辣咸鮮,追求刺激口感,口味偏重,更辣、更臭、更鮮,湖南人無時無刻不在味蕾上體驗快感。
臭鱖魚這道菜雖然來自安徽,但非常符合湖南人的飲食基因,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經過百年流傳,在三湘大地扎下深根,成就了另外一支口味獨特的臭鱖魚派別。
湘派臭鱖魚沒有抄襲,而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湖南人做臭鱖魚,并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原材料上,相比于徽派,湘派選用的鱖魚較小,更易入味。
在腌制手法上,湘派改用臭鹵或者臭豆腐進行腌制,相比于徽派的用鹽自然發酵,味道更濃郁,符合現在年輕人口味。
在呈現方式上,湘派鱖魚以干鍋形式烹飪,持續保持菜品溫度,越吃風味越足,并用青紅辣椒增加菜品辣度,更辣、更臭的口感已經完全不同于徽派。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湘派臭鱖魚都沒有抄襲徽派,而是做出了全新的自己。
雖然,臭鱖魚版權在安徽沒有爭議。但是,菜品并無版權之爭,只有市場接受之說。臭鱖魚可能最早出現在安徽,湖南人做了,而且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將臭鱖魚的名頭做得更響,對這個品類來說是一種幫助。
湘菜的名菜辣椒炒肉和剁椒魚頭,如果有其他菜系做得更好,相信湖南人是歡迎的,良性競爭嘛,一個菜品沒有競爭對手,是不是會不思進取?
湘派徽派哪家強?比的是菜系的力量
湘菜廚師根據湖南人的口味,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做進了大街小巷,也做到了贛、鄂等地。
現在,大部分湘菜餐廳都有臭鱖魚這道菜品,街頭巷尾遍布的湘菜館,讓湘式臭鱖魚名滿天下,勢頭甚至超過了它的發源地安徽。
為什么會這樣?一道菜品的競爭,背后其實是整個菜系的競爭,只有菜系發展強大,市場接受度高,影響力廣泛,擴張腳步快,那它的菜品競爭力就會更強。
這些年來,湘菜發展有目共睹,市場占有率第一,門店數量第一,作為湘菜名菜的臭鱖魚,想不“臭名遠揚”都難。
而且,由于湘菜影響力廣泛,周邊的江西、貴州等地深受湘菜影響,已經同化了這些省份的口味,也讓臭鱖魚這道菜品受眾越來越廣泛。
對于一道菜品來說,有爭議是好事,畢竟有競爭才有進步。
但我覺得沒有必要非要一決雌雄,難道說臭鱖魚這三個字最早出自安徽,其它菜系的人就不能用了?
無論是一首歌,一部電影,都有多種版本,更何況是一道菜。原創固然值得尊重,但若是其它版本超越了原創,那對這道菜來說豈不是更好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