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奎鵬
本文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近日,北京市發布《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北京未來產業方案》)。根據《北京未來產業方案》,北京市錨定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六大未來產業的20個細分領域,全面布局未來產業發展。
北京的這一舉動,旨在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將北京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未來產業策源高地。
未來產業的提出與當前科技發展形勢密切相關。近十年來,新能源和節能技術、太空科技、納米材料及新型材料、云計算和大數據、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先進機器人、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精準醫療、基因工程、腦科學與神經科學等科學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促使發達國家的政府與一些高科技企業意識到這些前沿科學技術未來可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和產業發展前景。這直接導致了未來產業這一概念的興起。
現在學界和產業界一般認為,未來產業更多是指當前處于探索萌芽期的、由前沿的原創新技術和交叉融合技術推動的、以滿足經濟社會長遠升級需求為目標,有可能在未來孵化成熟并實現產業轉化,能夠為國民經濟提供重要支撐和巨大帶動作用的產業。
也有學者進一步提出,未來產業是重大科技創新產業化后形成的、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對經濟社會具有支撐帶動和引領作用的前瞻性新興產業,是影響未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它們是前沿科技產業化后形成的未來主導產業,是決定未來區域競爭力的重點支柱產業。
雖然未來產業并不是當前的優勢產業,可在不遠的將來有望快速崛起,并迸發出能夠震撼人心的能量,有的在未來5到15年就有可能成長為千億規模潛力的產業。
布局發展未來產業發展,已經被很多認為是很多國家和地區維持或競取其在全球高科技產業未來領先地位的關鍵。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和第一創新高地,已經瞄準建設世界科技創新高地的目標,近些年也行走在向這個目標邁進的道路之上。北京戰略性布局未來產業發展,已是必然。
《北京未來產業方案》提出,到2030年,本市將形成一批顛覆性技術和重大原創成果,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培養引進一批戰略科學家、產業領軍人才、產業經理人和卓越工程師;到2035年,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創新主體,成為全球未來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北京提出這樣的目標也是有幾分底氣的,全球未來產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未來產業20強城市榜單中,中國緊跟美國位居全球第二,北京上榜企業全國第一。也就是說,北京布局發展未來產業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
并且,北京將立足于自身的科技產業資源優勢,以前沿技術能力供給引領新場景、創造新需求,系統構建全鏈條未來產業生態。這樣的前景是激動人心的!
醫藥健康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支撐北京產業發展的“雙發動機”。在北京的未來產業布局中,有近半數也都是來自信息和健康領域。
其中,面向未來生命健康和醫療需求,北京將重點發展基因技術、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腦科學與腦機接口、合成生物等細分產業。
面向未來信息通信和先進計算需求,北京市將重點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電子等細分產業。
此外,北京還將進一步發展類人機器人、智慧出行等細分產業,聚焦新能源飛行汽車載運工具及無人化駕駛技術,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通用航空及無人駕駛航空器等產業技術融合。
在能源領域,北京將圍繞新型能源系統建設需求,重點發展氫能、新型儲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細分產業。這是最近幾年才被越來越多關注的能源發展方向。
在未來材料領域,北京將重點發展石墨烯材料、超導材料、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等細分產業。未來空間領域,北京將重點發展商業航天、衛星網絡等細分產業。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對如何發展未來產業,北京已經列出了十分詳細的清單。在這些熱門領域,北京已經進行戰略性布局。
產業最終會發展得怎么樣,雖然是市場驅動的結果,而不是提前規劃出來的。但是提前布局,瞄準重點方向進行攻關,也至關重要。唯有如此,我們在高科技產業領域才能夠取得更大的突破。
當前世界主要強國都在角逐高科技產業,中國實現更多的突破至關重要,這也是解決我們在眾多領域遭遇的“卡脖子”危機的重要保障。
我們并不期待北京的這種布局,未來在所有領域都能夠美麗綻放,從未來產業的發展角度而言,這是不可能的,甚至有很多投入都會遭遇巨大挫折。但只要北京在未來產業中,能夠大規模地崛起三五個領域,能夠在更多的領域小有收獲,那也是巨大的成績。
對產業進行戰略性布局,必然涉及到巨大的投入,這就需要有的放矢,需要更加科學地投入和支持。有關單位和企業也得端正姿態,不能將其當成用來瓜分利益的“唐僧肉”。
這些年,一些單位和企業將國家和地方重要戰略規劃投入,當成“唐僧肉”的事情可沒少干,到處都有活生生的例子,結局自然也只能慘淡收場,有的甚至搞得最后無法收場,相關主事者和責任人紛紛鋃鐺入獄。
因此,北京在對未來產業進行戰略性布局時,在投入方面需要探索更加科學的投入機制,同時完善相應的引導機制和監管機制,保障相應未來產業健康和快速發展。
否則,一些未來產業的布局,最后留下的可能就只是滿地雞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