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閩侯樓市的話題,周末刷網絡咨詢看到售樓部降價維權,就發生在這里,加上近期板塊的成交案例,房價進一步下跌,下面聊聊。
降價維權
近期閩侯幾個外圍盤,出現特價刷屏的案例,代表就是:
竹岐金地自在城8888元/㎡,送裝修送車位
南通中鐵江灣悅城7777元/㎡,1-10樓樓層任選
竹岐國貿上江原,6500元/㎡起,特價房
這幾個案例里面,竹岐兩盤依靠地鐵2號線,吸引力更高一點,不過在特價上存在一定套路,比如上江原所謂的6500,僅僅是洋房1樓。
對于南通的中鐵江督府二期,推出7777中低樓任選,看上去價格很醒目,不過從這個樓盤的走勢來看,這次力度也不算太大。
項目在年初已經推出過8888特價的優惠,相比于上一次下降1K左右。
如果以這個降幅對比閩侯,以及高新區的二手走勢來看,只能說也算合理區間以內。
只不過房企放出特價后,給出分銷,被中介刷屏,帶來一定關注度。
以這個南通周邊的二手房價為例:
世茂璀璨濱江:88平中層,掛牌單價9903元/平,總價88萬
福晟錢隆樽品:77平中層,掛牌單價8442元/平,總價65萬
從案例來說,目前南通邊角地帶的次新二手,已經跌破1萬,而且還僅僅是掛牌,實際成交還要下跌。
所以如果以周邊次新對比,實際的特價其實力度并沒有想象的夸張。
只不過都喜歡帶入當初所謂高位1.5W的價格去做對比,放大效果而已。
雖然降價力度沒有想象中的夸張,不過對比當初高位,這些外圍盤最少都跌光了首付。
近期廈門同安保利天匯,從2.7W跌倒1.7W,被業主維權的案例刷屏樓市,最終網絡信息反饋:賣的30套全部退單,每單賠償5W。
這也是樓市下跌過程中,一個比較容易出現的情況,即早期高價業主砸盤。
對于福州也發生了相關維權,從網絡信息來看,來自竹岐的國貿上江原。
除了降價維權視頻外,還有一個購房者對定金問題,持續發布視頻的案例。
對于這個閩侯竹岐的洋房TOD,雖然這次6500是一樓,不過對比去年,同樣的低樓層特價也要1W左右。
一年時間,也跌了40%左右。
很明顯此前進場的業主,短短1年時間,不止是首付跌沒。
對于這種降價維權的事件,個人感受:情理上理解,畢竟一套房子,特別這種剛需房,對于很多家庭而言,付出的太多,短時間的房價崩塌,心理承受考驗太大,不過在市場交易來說,一切行為都是市場說了算。
即便這次維權,所謂的國企要守住價格底線,但是賣不動的房子,不降價實際意義并不大,熬的過今天不降價,也熬不過明天。
至于那位退定金失敗的購房者,這種案例其實也不少,特別目前市場難賣,退定金更是難上加難。
國貿學原
對于閩侯,最典型的就是高新區,這幾年走勢很搶眼,在售新盤也不算多,當初國貿學原首開去化破千套的數據,也是福州樓市一絕。
近期項目三期發出特價海報:1-5F以下,13999元/平,5樓以上15999元/平。
分析:對比之前的特價海報來看,優惠價1.8-1.9W左右。
對于這次特價,實際優惠力度,大概下降2K左右。
所謂的13999,實際也是1.4W低樓層,效果并沒有想象的大。
特別在整個高新區樓市持續下跌的背景下,這樣的跌幅也僅僅是順應市場而已。
下面順便看看高新區的二手情況。
近期也寫過幾次,代表就是高新區的天花板,中海寰宇天下,從2.4-2.6W,到目前跌破2W的個別成交。
除此之外,再看看近期高新區的其他成交案例。
二手案例
萬科又一城:9月成交一套,76平精裝,中層,單價1.8W,總價137萬。
對比上半年同樣的樓層戶型,單價2.17W,對比2年前,單價2.33W。
相當于半年下跌3.7K,兩年下跌5.3K。
對于這個依靠旗山湖的項目,一直以來小戶型的房價都比較堅挺。
當初三期被限價上市,采用捆綁車位+全款優先的選房,做到開盤日光,成為了典型的倒掛盤。
從最終二手表現來看,所謂的倒掛,也在樓市下跌后,蕩然無存。
中海觀瀾府:9月成交一套,124平毛坯,中層,單價1.48W,總價185萬。
2018年,中海以可售樓面價1.16W拿下高新區這個配建安置房的地塊。
2019年,項目1.82W上市,做到高去化,最后兩棟住宅甚至采取捆綁精裝被投訴。
雖然交房后,掛牌也在2W左右,不過隨著樓市下跌,最終這個存在安置房的次新,成交跌到1.48W。
從價格走勢來看,對比4年前的開盤均價,下跌近4K。
如果把辦證,房貸利率等加入,跌幅最少35%以上。
融僑觀湖:9月成交一套,80平毛坯,高層,單價1.58W,總價127萬。
對比上半年的成交案例,中層毛坯,單價1.82W,下跌2.4K。
2016年底,融僑以實際樓面價1.4W拿下這幅高新區地塊,其中觸發限價后,競配1.98萬方配建房。
2019年,平層樓棟1.9W備案上市,后來采取捆綁精裝4K,項目2021年還把獨棟保障房變成商品房對外銷售。
從這樣的成交表現來看,對比當初售價同樣下跌不少,套上辦證+利率等,跌幅最少30%左右。
陽光城翡麗灣:9月成交一套,95平毛坯,中層,單價1.34W,總價129萬。
對比上半年,毛坯低層,成交1.59W,半年時間下跌2.5K。
對比2年前,毛坯高層,成交1.8W,2年時間下跌4.6K。
這個位于南嶼的大盤,依靠高新區萬達,以及規劃的地鐵三號線,單價也相對堅挺。
不過在這輪高新區下跌潮里面,一樣不能獨善其身。
從下跌的幅度來看,2年下跌25%,幅度也不低,對比上半年,短時間內也下跌15%左右。
盤點總結
通過上面的二手案例,可以發現高新區的樓市巔峰在2021-2022年,真正樓市大跌也就在這幾個月時間。
不管是當初的天花板中海寰宇天下,還是坐擁旗山湖的倒掛盤萬科又一城,還是前幾年熱銷的中海觀瀾府、融僑觀湖,以及坐擁預期不錯的翡麗灣等。
無一例外,都在下跌,幅度最少都有15%左右,部分幅度20%以上。
此時結合二手的全面下跌,再去對比上面那些所謂的特價新盤。
比如刷屏中鐵江督府二期,7777任選中低樓層,對比此前的8888特價,下跌幅度也就12%。
國貿學原三期的1.6W中,對比此前1.8W優惠價,下跌幅度也就11%。
此時可以發現,這些所謂的特價盤,如果僅僅對比短時間內的特價優惠,甚至不如部分二手下跌的幅度。
只不過新盤在中介和房企的渲染下,給整個樓市的感受是下跌很厲害。
這樣的厲害程度,也僅僅對比前2年高峰期進場的價格。
所以此時的購房者,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這些看上去下跌的新盤,真正的價格可能還沒到底。
那些在售樓部維權的業主,可能還要面對一個更殘酷的現實:即便不砸盤,目前特價也不一定有多好賣,這些特價盤,可能還要跌。
綜上,閩侯以及高新區的樓市,在這一年的下跌相對來說比較突出,目前來看外圍新盤放出特價,部分高位業主維權,但是從二手特價成交表現來看,可能目前的特價,還沒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