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學大會是中國考古學界規模最大、范圍最廣、規格最高的國 際性高端學術會議,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大會旨在全面展示中國考古學的發展現狀和成果,促進考古學對外開放和國際學術交流,推動中國考古學的全面發展。
2021 年恰逢仰韶文化發現100周年,也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9·28”重要講話精神,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全面展示中國考古學百年來的發展現狀和成果,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促進考古學對外開放和國際學術交流,推動中國考古學的全面發展,于2021年10月17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召開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并于10月18~20日舉辦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21·三門峽),兩次大會相互銜接,共同將紀念中國考古學百年系列活動推向高潮。
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21·三門峽)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在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與指導下,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共三門峽市委宣傳部、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承辦,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協辦。本屆大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致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的賀信》,圍繞“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主題,聚焦新時代新使命,謀劃考古學新發展。來自國內外及中國港澳地區的700余位專家學者通過現場或線上的方式參會。另外,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位外國考古專家通過賀信和錄制視頻的方式向本屆大會的召開和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誕辰致賀詞。
本屆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依照中國考古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劃分設立23個分會場,參會專家學者圍繞最新考古發現、前沿研究成果、考古學理論與方法、考古學科教學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討,共進行了416場報告,充分展示了中國考古學各領域的研究動態。
本屆大會邀請了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新聞社、中國文物報、中國考古網等30余家國內主流媒體和行業媒體,對大會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宣傳。大會開幕當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對大會開幕式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有力提高了社會公眾對于中國考古學的關注度。本屆大會首次采用分組討論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極大地擴展了中國考古學成果宣傳的力度和廣度。
大會期間,中國考古學會聯合中共三門峽市委宣傳部和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面向當地干部群眾和中、小學生組織了22場公共考古講座,邀請考古學界各學科領域知名專家講授考古知識,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系列講座惠及三門峽市內十余家社會單位近千名現場聽眾。
本書的出版既是對2021年在三門峽召開的“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的全面記錄與總結,又是中國考古學國際影響力的體現,彰顯了中國考古學的整體實力與學術水平。
本文由 雷英 張睿洋 摘編自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門峽市人民政府 編著《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21·三門峽)會志》。內容有刪節、調整。
(審核:孫莉)
978-7-03-076663-2
定價:56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