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代故事
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秋,七月。
丁未(初五),李存勖率軍沿著黃河南下,王彥章戰略性放棄鄒家口,返回楊劉。
甲寅(十二日),游弈將李紹興部在德勝附近清丘驛南擊敗梁軍的一支巡視的部隊。
事實上,這不過是兩支二線部隊的小規模遭遇戰,在彼時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種事情簡直就是無日不有的家常便飯,實在沒有什么需要大驚小怪的。
但在已經如同驚弓之鳥的段凝看來,卻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唐軍重新向德勝聚集——甚至可能已經走上游渡過黃河。
這還得了?嚇得心膽俱喪的段凝找上王彥章,當面指責他不應深入鄆州、遠離己方經營已久的大本營——要知道,彼時王彥章可是段凝的領導,而且是軍隊里的領導。
考慮到德勝那毋庸置疑的戰略價值,作為梁軍高層,對此予以高度重視是應該的——甚至是必需的。
從這個角度看,段凝對唐軍出現在德勝左近且有能力消滅己方小隊士卒表現出擔憂,是有道理的。
但,菜鳥之所以為菜鳥,就是他分辨不出什么是真正的危機,什么是虛假的危機。
在段凝的眼中,這絕對不是什么碰巧發生的遭遇戰,而是唐軍蓄謀已久的伏擊戰……乃至殲滅戰。
你有擔憂,向主官提出建議,這是義務也是權力,無可厚非甚至值得表揚;但心膽俱喪到當面指責領導,誰給你的勇氣?
噢,是朱友貞給的,那……批評得對、批評得好,以后再接再厲!
段凝身為后梁方面軍高層,卻對戰場事態缺乏必需的判斷力與定力……后梁危矣!
戊午(十六日),李存勖派騎將李紹榮沖營。
接到命令的李紹榮一點不含糊,直接沖到梁軍營門口,生擒敵軍哨兵。
如此生猛的舉動,把梁軍嚇得差點兒尿褲子。
與此同時,為保障自己后路不被切斷,唐軍不時地將點燃的木筏推進黃河,去焚燒梁軍用來鐵索橫江的連艦。
諸事不順的梁軍又收到確切情報——李存勖已經率兵抵達鄒家口;加之段凝不停地嘮叨:唐軍可能在黃河上游開辟新通道,王彥章于己未(十七日)撤去對楊劉的包圍,退守楊村。
本著敵退我追的原則,唐軍緊隨其后,重新進駐德勝。
嗯……這一段時間,梁、唐雙方就是沿著黃河一線反復拉鋸戰。戰果如何且不論,反正節奏明快、場面精彩,在我這樣的外行看起來,足夠熱鬧!
但身處局中的諸位可不是這么看的。
由于長時間坐困愁城,被梁軍圍困的諸城中,唐軍士卒因戰斗、溺水以及中暑而減員超過萬人。
這種絕境下,哪怕精良善戰如唐軍,也不免軍心渙散、士氣低下:成千上百的糧食物資、盔甲裝備被四處丟棄——而諷刺的是,當終于解圍時,楊劉城中已經斷糧三天了!
戰爭,受傷的永遠是平民!
如果說外行只是看熱鬧,那內行可能嘲笑一下他的見識短淺也就罷了;但外行非要瞎指揮,那可是會逼瘋內行的!
王彥章就對干活不行但指責賣力的趙巖與張漢杰憤恨不已,早在就任招討使的時候,就對身邊的心腹發狠:等我打完了勝仗,非得把這些個奸臣全都干掉!以謝天下。
但是,老教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別讓外人知道你的想法!
桑尼不過就是多了一句嘴,敏銳的土耳其人索洛佐立即就從中尋覓到分裂柯里昂家族的方法——于是,老教父慘遭街頭暗殺。
王彥章呢?那可是用大喇叭公開廣播了自己的想法!
果然,消息一傳到趙巖、張漢杰,兩人都表示:王彥章算個什么東西?我們就算是死在沙陀人的手里,也絕不能輸給王彥章。
從此,這撥人就想方設法的給王彥章使絆子——算是五代時期的寧贈友邦,勿與家奴了!
具體的做法包括但不限于:
- 勾搭上段凝,結成攻守同盟,百般阻撓王彥章的軍事行動——后唐最后能取勝,這些人是有大功的!
- 抓住一切王彥章的過錯——哪怕只是些針頭線腦一般的小毛病——積極上報給朱友貞,以此貶低其能力。
- 顛倒黑白——將王彥章送至大梁的捷報篡改成段凝的功勞。
你問我他們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的想法?
無論友邦還是敵國,終究是與自己對等的存在。彼此意見可能不同、價值觀也許相悖,但終歸算是同一物種。
家奴,說的好聽算是奴隸;說的難聽那就是低等生物——可以親昵、狎玩但絕不平等。
你和親戚的關系再差,他們也有法定的繼承權;你再喜歡家里的寵物,財產也沒道理傳給它們。
對吧?
面對快開掛的李存勖,國力衰弱的后梁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氣也只是勉強維持個平手!這些豬隊友一摻合,王彥章的失敗就是注定的了!
諷刺的是,當后來唐軍終于擊敗王彥章部,跟他一起被俘的正是時任監軍的張漢杰。
怎么說呢?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在后梁朝廷這樣的大氛圍下,王彥章能坐到招討使這個大位,與其說是其能力得到朱友貞的認可,還不如說是朱友貞無可奈何時隨手抓住的一根稻草。
在朱友貞眼中,本就不太情愿將王彥章安排到這么重要的崗位上。
現在每天又總有親信在耳邊嘮叨:他今天犯錯誤了~戰機又被貽誤了~被唐軍追著屁股打之類的壞消息;而為數不多的好消息都表明段凝能力:突出、戰績斐然。
終于,當王彥章部退守楊村時,朱友貞徹底失望了。左右佞臣趕緊趁熱打鐵:別說王彥章能力不行、戰績萎靡;就算萬中有一,他真的戰勝唐軍,你說他會不會借勢擁兵自立,形成客大欺店的不利局面?
唉,這么一分析,還真是二師兄說的對啊!
朱友貞終于下定決心,緊急調王彥章回大梁,安排他率軍會同董璋攻打澤州。
臨陣換將,兵家大忌!可朱友貞就這么痛痛快快地干了——讓你們這些后世小子見識見識什么叫魔幻現實主義!
甲子(二十二日),遲到許久的李存勖總算趕到了楊劉。一見到李周,立即大加贊賞:好同志啊!多虧了你,不然這場仗非失敗不可!
說的好,但以后不要再說了——要是之前李存勖能放棄行獵、早早急行軍趕過來,李周和他手下原本不必遭此大罪的!
八月甲戌(初三),李存勖從楊劉回到興唐。
都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眼看常規戰術已經無力抵御唐軍,陷入絕境的朱友貞忽然有了靈感——之前,唐軍在兵力優勢明顯的情況下無法將之轉化為勝勢,原因不就在于黃河天險嘛!
眼下唐軍已經在黃河南岸打下了兩處前進要塞,導致黃河的阻隔作用急劇衰弱。
想回復黃河的作用?把唐軍打回去的難度太大!那就山不就我,我便就山吧——朱友貞下令于滑州掘開黃河,將黃河水引向曹州、濮州及鄆州等地,構建阻隔唐軍進軍路線的人工天險。
掘開黃河之后,段凝意識到剛剛還近在眼前的唐軍就此失去了騎兵作戰的本錢。原本還算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段凝突然覺得“我上我也行!”于是重金賄賂趙巖、張漢杰,希望能得到招討使大位。
其實,許久以前,后梁的元老如敬翔、李振就已經判斷出這小子水平實在有限,出于后梁還能搶救一下的心態,多次向朱友貞建議免除其兵權。
但視段凝為自己人的朱友貞卻十分疑惑:段凝是沒什么太拿得出手的業績,可人家也沒犯過啥錯誤啊!就這么解除兵權,是不是太草率了?
李振又急又氣:等他犯錯誤了,咱們后梁也就亡國了,還用得著解除兵權嗎?
大智慧的用人之道,便是跟你說了,朱友貞也聽不懂!
所以,當拿了段凝好處的趙巖、張漢杰再次攛掇時,朱友貞決定從善如流,同意段凝接替王彥章,出任北面招討使。
敬翔、李振據理力爭,但于事無補!
王彥章為自己過早流露想法付出代價。當然,在這件事兒上,朱友貞付出的代價更大——但那可是他自找的!
二.總結干貨
別讓外人知道你的想法!
這可是老教父維托·柯里昂用自己生命總結出來的生存之道啊,得認真聽!
我是大衛的平行宇宙,歡迎關注!
三.重蹈覆轍
好奇心爆棚的同學們估計會有一個疑問:要是不按剛剛總結的干貨來處理,會發生什么?
1.背景
公元219年,已經統一北方的曹操有點小煩惱:
- 黃忠于定軍山干掉曹魏大將夏侯淵。春季,劉備拿下漢中,蜀漢是漢帝國繼承人這事兒,起碼在傳統上有了背書,于是劉備在七月自稱漢中王;失敗的曹操被迫退回長安。
- 孫權攻合肥。小伙伴兒別老盯著孫十萬的失敗案例不放,大約九年前的濡須之戰時,曹操還稱贊生子當如孫仲謀呢!做人要厚道,不能之前小甜甜,現在牛夫人!
在這一年,實力雄厚的曹魏好像是一艘四處漏水的巨艦,塊頭雖大,但危機更多!原本流寇一樣的劉備、之前猥瑣發育的孫權突然發力,在不同戰線向曹操發起強有力的挑戰。
就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那個男人站出來,向曹操的心臟射出利箭!
2.關羽威震華夏
曹操看到了風險;相應的,劉備看到了機會——不在這個當口趁你病要你命,那就不是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爾的中山靖王之后了!
就是在這個當口,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之前在- 兵貴神速- 殘唐五代失敗學中就說過,假節鉞這事兒就相當于授權某人開辦獨立經營的分公司了。
早就磨拳檫掌的關羽立即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開拓新業務上了——他把目光聚焦到襄陽、樊城之上。
讀過宋史的小伙伴兒都清楚一個事實,即:蒙元花了幾十年,才終于搞掂了襄陽、樊城;然后不用一年就如風卷殘云一樣消滅了南宋。
冷兵器時代,襄樊在軍事方面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對了,如果覺得史書讀起來難度大,神雕俠侶——至少在元滅南宋這件事兒上——是個不錯的平替。
關羽可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名將,加之早有準備,這一仗直接把鎮守樊城的曹仁打得閉門拒戰了。
襄樊如此重要,曹操可不敢大意!趕緊拿出全部家底,派出五子良將中的于禁,督七軍以救襄陽——絕對是要兵有兵、要將有將了!
由于不了解荊襄地區的地理、氣候,于禁部把大軍駐扎在低洼處。這在關羽看來,就是千里送人頭的義舉啊!連忙建造戰船、調集水軍。
秋八月,果如關羽預計,一連十數日大雨滂沱。不諳水性的北軍盡被大水淹沒。
那還等什么?趕緊痛打落水狗!
就此,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原本在三大勢力邊緣苦苦求存的盜匪立即見風使舵,一窩蜂倒向了蜀漢。
甚至,當年9月,曹魏內部都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魏諷勾結長樂衛尉陳祎,打算襲鄴城。
無論是水淹七軍還是盜匪跟風,對曹魏而言,終究還是外部壓力;如今曹諷的計劃可是在自己內部引爆了炸彈。
幸得陳祎臨陣反水,及時向鎮守鄴城的曹丕納了投名狀,這才及時將一場可能的內亂平定下去。
但不管怎么說,彼時曹魏的局面愈發不堪都是不爭的事實——為避鋒芒,老辣如曹操一度都動了遷都的軟弱念頭!
3.別讓外人知道你的想法
然而,屬于蜀漢的高光時刻也就定格于此了!
論起綜合國力,曹魏遙遙領先于蜀漢。終于在司馬懿、蔣濟等人的勸諫下平復心神的曹操開始反擊。
軍事上
急調其他戰線的兵力趕赴樊城攻打關羽。
- 首當其沖的是同為五子良將的徐晃。
- 曹操本人也帶著曹洪緊隨其后。
- 再抽調夏侯惇和張遼,進駐摩陂。
外交上
派人去東吳聯合孫權,說服其同己方形成對關羽部的夾擊。
一定有人要問了:吳、蜀不是聯盟嗎?曹操腦袋瓦特了要去找孫權幫忙?
哦,你說赤壁之戰最大的戰果——荊州被劉備切走了,孫權只能干眼饞?
那沒事了,曹公NB!不患貧而患不均,這是人性,怨不得孫權一時沖動、自毀長城。
但是,這只解釋了孫權愿意幫幫場子的必要性。
考慮到背后捅盟友刀子是要在政治上丟分的!要是吳軍打不贏關羽,東吳可是絕不會在缺乏可行性的情況下貿然出兵的!
這難不倒曹操。
他先是重提了一下舊事。
小孫,前段時間,你為了能鞏固與蜀漢的聯盟關系,不是派人去找關羽,打算結成兒女親家嘛!這事兒成沒成?
啥?關羽不但沒同意,還侮辱了你的使者,說了一些類似”虎女焉能嫁犬子“之類的屁話!
哦~~~這樣啊,那可就是關羽背棄盟約在先了!他是蜀漢的分公司老大,他的立場就是劉備的立場!
解決了名分大義,曹操再給出攻擊關羽的攻略。
正面硬剛的事兒交給我,我保證能讓關羽在樊城討不到好處。
等他無功而返的時候,必然要退回大本營——江陵、公安。據我所知,守江陵的是南郡太守糜芳、守公安的是將軍傅士仁。
我早就聽說了,遠在關羽出兵之前,就因為他們兩個籌措、調配軍備物資不利,曾狠狠地訓斥過他們……好像江湖上還流傳著”等我打贏回來,再給你們好瞧的“之類的說法!
你覺得這兩個人會跟關羽一心嗎?招攬、離間這種招數你都熟,肯定用不著我來操心!
最后再友情提示一下:你……不會錯過這種千載難遇的良機吧?
你看,關羽犯了跟王彥章一樣的毛病——早早透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那就別怪孫權有怨報怨,也別怪糜芳、傅士仁叛國自保了!
4.敗走麥城
之后的歷史發展,全如曹操所料:
- 陸地上,徐晃擊退關羽,襄樊終于可以透一口氣——蜀漢曾經的優勢急劇萎縮。
- 蜀漢的水軍控制著沔水(即漢江),襄陽還是孤城一座,僵持下去,終歸是有被關羽吞并的可能——此時的關羽至少還握有主動權,進可取襄陽;退可守荊州。
- 東吳如約偷襲荊州。一來呂蒙部署得當;二來糜芳、傅士仁當了帶路黨,吳軍速勝!
- 關羽進退失據——進,襄陽急切間斷不能克;退,大本營已經改姓孫了——最終敗走麥城!
成功解決掉襄樊的大麻煩,無事一身輕的曹操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于公元220年3月病逝于洛陽——從此再也沒有煩惱了!
敲黑板,干貨需要多重復!
別讓外人知道你的想法!
四.小小啟迪
難道真是知道很多道理,卻還過不好這一生……嗎?
眾所周知,滿世界立flag,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所以,在職場上,想要搞事情,少說話,干就完了!
One more thing
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么能大獲全勝?
準備充分——訓練飛機超低空投放魚雷、搜集珍珠港詳細資料等等等等——自然應計首功。
同樣的,滴水不漏的保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擬定最讓人意料不到的航線、全程無線電靜默——同樣功勛卓著!
參考資料:
- 司馬光【資治通鑒】
- 歐陽修【新五代史】
- 薛居正【舊五代史】
- 胡三省【通鑒音注】
- 陳壽【三國志】
- 憑借三萬人就能威震華夏?關羽的水淹七軍到底有多猛? -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53643173)
- 襄樊之戰(公元219年東漢末期的戰役)_百度百科 (baidu.com)(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5%84%E6%A8%8A%E4%B9%8B%E6%88%98/5171490)
特別聲明:
事實上,當我閱讀歷史的時候,其實質就是開啟了一個平行宇宙;而當你閱讀本文的時候,其實質也是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如果你發現了錯誤,請及時指出、不吝賜教,那將是你我持續進步的原動力;如果你受到啟發,不妨關注、點贊、轉發,去激發更多的人。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特別感謝辛苦制作、上傳的網友!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