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三家注.五帝本紀》
史載,黃帝成為天下共主后,居住在軒轅之丘。
何謂之軒轅?《史記集解》引張晏語,黃帝作軒冕之服,故謂之軒轅。《管子.立正》說,軒冕就是古時貴族出行、參加儀式的車乘和冕服。
車乘是貴族出行的車駕,包括車身和拉車的馬匹。冕服是參加儀式的頭冠和身上穿戴的衣服,是一些特定場合的禮服。而轅是指馬車前部架在牲畜上的直木或曲木,橫壓在車軸上。
有觀點認為,最早的馬車,出現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黑海大草原上,是當地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的發明。后來,馬車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向西南傳入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按中國史籍記載,馬車在公元前2000多年,也傳入了中原,并被廣泛使用,成為戰爭的工具,以及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這說明,黃帝時代,已發明出行用的馬車,而且作為管理者的貴族官員,也有了自己區別于普通平民的禮服。社會有了等級、階級之分。這說明,當時已處于原始社會后期,屬于原始氏族公社時代到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
由于掌握了馬拉車技術,并制定了相應的禮儀,黃帝部族,以軒轅為名號。《史記集解》引皇甫謐語,軒轅之丘在有熊。《山海經》說,軒轅之丘在窮山邊上,西射之南。這地方,大概就是今天的鄭州新鄭附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