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樓市的數據紛紛出爐,看到珠江新城的數據,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10月份,珠江新城二手房只成交了48套,成交量繼續萎縮,這已經是連續兩個月出現下跌,單月下跌幅度達到了30%;而9月份成交的數據為69套。
這知道,剛過去的兩個月可是有著“金九銀十”的樓市黃金周期啊,交出這樣的成績,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曾經有錢難買到,如今多到沒人買
今年這十個月來,珠江新城又經歷了什么樣的行情呢?
我個人記憶還是比較深刻的,過完春節回來,樓市就迎來了一波小陽春,珠江新城也同樣如此,2月和3月的數據非常漂亮,這兩個月分別成交了138套和119套。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4月份,行情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成交量直接腰斬。一開始很多人認為,這只是行情續漲前的一個回調動作。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接下來的5、6、7月的成交量直接跌到了谷底,月成交量只有30套左右,一下子把行情打回了原形。
緊接著,連續推出了各式各式的樓市刺激新政,行情在8、9月才得以穩定,成交量也出現了較大的攀升,這也讓大家對10月份的成交量更加期待了。
但是,行情再次出現極端反轉,10月份的成交量似乎一下子又要回到了今年的那個夏天。
比如保利心語花園,僅2月份就交出了11套的成績;反觀5至10月,總共6個月的時間內僅成交了9套。
再來看看好那一瞇的中?;ǔ菫?,2月份單月成交了13套,現在也只有零頭部分的一兩套成交量了。
而像僑鑫匯悅臺,已經是連續5個月都交出白卷了。
這些都是曾經的網紅盤,像匯悅臺更是網紅盤中的頂豪盤,如今視乎有種無人問津的尷尬處境,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這也讓一些賣家由信心滿滿,到最后變得成了迷茫焦慮,這期間更是經歷漫長的心理煎熬。
其實,最為藍獸香菇的,應該是不久之前高價買入的業主吧,他們此刻的心情應該是五味雜陳的。
由此看來,今年的樓市行情似乎在走一個“M”字形的結構,而這個M的最后一筆最終是走出一個個低點,還是會觸底之后反彈呢?
我的觀點在最后給出,我們先出來一些客觀數據,消息、傳聞會騙人,但是數據不會,他是市場運行的結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買房時愁賣亦愁,何時才是個盡頭?
如果只是成交量下跌,說明目前的樓市還不算太糟糕;但是,如果掛牌量爆增的同時,成交量反而越來越低,那問題就相當嚴重了。
有買過股票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當某一支股票處于緩慢陰跌的時候,這時的成交量還是正常的,找準技術點位抄底,風險并不大。
但如果下跌的同時,還伴隨著大量的賣單拋盤,后果可想而知。隨著拋賣情緒的傳導,手里持有股票的人會有恐慌情緒,都想著盡快賣出股票,于是紛紛掛單賣出股票,最終形成了殺跌的局面,暴跌甚至是跌停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這時的成交量也是地量級的,因為都跌成這樣了,幾乎不會有人敢于買進。
此時的珠江新城就屬于后面這種情況,成交量低的同時,還有大量的賣盤!
去年珠江新城的掛牌量也才1100多套上下浮動
而到了今年的這個時候,掛牌量多出了一倍,達到了2300多套。
僅僅9、10月就新增了450多套,這是非常明顯的拋售情緒行情了。
具體我們來看一些樓盤的掛牌量變化情況:
保利心語,8月掛牌量73套,現在87套,掛牌漲幅19%;
中海花城灣,8月掛牌量39套,現在50套,掛牌漲幅28%;
嘉裕公館,8月掛牌量40套,現在61套,掛牌漲幅53%;
凱旋新世界,8月掛牌量23套,現在38套,掛牌漲幅65%;
而這,還只是貝殼內網的掛牌量,如果算上內網房源,數量只會更夸張!
實際上,根據我了解的情況:
嘉裕公館,內網掛牌量已經有103套之多;
中?;ǔ菫常瑑染W掛牌量也已經去到92套,離破百僅差8套。
甚至連過去只在中介內網展示房源的保護級頂豪小區,現在也公開展示到大眾的視野當中了。
比如,號稱廣州第一豪宅的僑鑫匯悅臺,此前鮮少在貝殼上掛牌,最近卻能搜出6套掛牌房源,內網房源更是高達20套。
惜售的頤德公館,更是有8套房源接連被擺上貨架。
至于頂級豪宅被公開放出,其實也是為了能讓更多人知道,擴大信息覆蓋范圍,爭取盡快賣出而已。這放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情況,現在也逼不得已了。
更讓人感覺震驚的是,這些掛牌價都沒有達到1個小目標。
我們不要看他說了什么,而是看他怎么做,做了什么。這是大家經常用來鑒別真偽的一句名言,放在樓市中依然有用。
廣州的頂級富豪已經在公開高調地賣豪宅了,背后所傳達的對樓市未來預判的信息,估計大家也能猜到一二了吧。
不比賣價誰最低,但問誰比誰更狠!
上面以股票市場來舉例說明情況的時候已經說到了,賣出的人越多,價格只會越來越低。
同樣地,房子掛牌量越來越多,成交量卻持續下降,那么掛牌價和成交價就會越來越低。
很顯然,珠江新城的掛牌價和成交價,已經出現了普遍下跌的趨勢。
比如中?;ǔ菫常?0月成交了一套285㎡單位,總價4668萬,單價16.35萬/㎡。
你要知道,這樣的戶型在2月份的時候可是賣出了6000萬的高價呀。
這位接盤的業主的心情估計一般人是很難體會到了,8個月時間,就虧掉了3成首付,平均每月虧損高達166萬!
金碧華府,10月成交了一套146㎡3房,南向24樓,成交單價12.3萬/㎡,回到一年前。
其實從一些歷史數據前后對比之后,我也可以很明顯看到,珠江新城的一大半小區的房價已經跌回到去年的水平了,而且歷史最低價都在9月和10月份爆出。
比如頤德公館,9月成交了1套199㎡4房,南向低樓層,成交單價17.73萬/㎡,不僅是今年第一套單價低于20萬/㎡的,更是跌穿貝殼自2021年以來的最低成交紀錄。
能賣出成功的業主,相對來說算是比較幸運的了,這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起碼比那些掛牌還沒賣出的業主來說,減少了很多心里的折磨和煎熬。
因為現在已經出現了拋售的價格大戰,而且赤刀見紅的狀態了。
嘉裕公館這套199㎡4房,業主在7月份降價50萬之后,又在10月一口氣直降了400萬。
保利108公館這套98㎡3房,業主掛牌才半個月,就將掛牌價從1250萬降到1150萬。
這樣的例子現在已經是見多不怪的事情了,再來看看一些小區現在的掛盤價吧。
四、寫在最后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9月和10月不是出了重磅級的解除限購的各種政策嗎?怎么賣的人反而增加了,而買的人反而減少了呢?
記得新政剛出的時候,校長也寫過一偏專題的分析文章,當初的結論跟現在大家看到的行情數據所表現出來的是完全一致的。
當時我的觀點之一就是,限購出來了,會涌現出大量的拋售掛牌房源,因為很我業主在當前和未來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都想借著這個重大利好來出手變現。
而且當時我也說道,要出手就必須快狠準,晚了慢了就只能拍大腿。
我并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幸災樂禍,而是在客觀地分析并給出自己的理性觀點,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行情,他并不是以某個人的意愿才走出來的,而是很多人的一種共識和決策而形成的。
再加上現在14號文件的“二次房改”核彈級政策和試點開始了,這就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對于珠江新城現在的賣家來說,價格持續下跌,掛牌量不斷激增,可成交量卻是少得可憐,這無疑是賣房路上的烏云密布,何時能撥開云霧見天日,這一切都將是未知數。
珠江新城曾經創造的暴漲神話也即將告一段落,留下的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罷了。
還是那句話:炒房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否則,你將是憂愁的那幾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