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大零號灣文化藝術中心,諾貝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得主莫言,和華鼎獎、金雞獎、白玉蘭獎得主于和偉,以“我們這個時代的戲劇”為主題,展開了一場對談。
這次雙雄對決由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華東師范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主辦,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華東師范大學遠讀批評中心、華東師范大學全球中文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現場金句頻出,笑聲不斷,臺下一千多名學生和觀眾共同見證了兩位藝術家的雙向奔赴。
活動 開幕環節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院長朱國華擔任主持人,朱老師的主持幽默風趣,奠定了本次活動妙趣橫生、熱鬧歡快 的 基調。
活動現場, 華 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發表了致辭,并向兩位藝術家頒發了華東師范大學遠讀批評中心聘書。
對談環節由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作家毛尖和東方衛視主播雷小雪主持,毛尖教授的提問犀利巧妙,每次互動現場都掌聲不斷。這場酣暢淋漓的對談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在座的觀眾像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收獲頗豐。
下面是對談精彩內容的整理綜述。
莫言:于和偉是我的yyds
毛尖:莫言老師,于和偉現場演了《鱷魚》,你有沒有更加堅定他是你的yyds?是什么讓你對他上頭,為什么余華沒讓你上頭呢?
莫言:余華是我的同行,我的校友,而且是室友,我們倆為什么能成為朋友,好朋友不在于了解對方有多少優點,而在于了解對方有多少缺點,他有把柄在我手里,我也有把柄在他手里。
我很少看電視劇從頭看到尾,但《覺醒年代》我還在電腦上二刷了一遍,這部劇這么吸引我,就是因為于和偉所飾演的陳獨秀。過去的影視作品里我們也能看到很多次陳獨秀這個人物,但總感覺有點空、有點假,有點演員的虛張聲勢,于和偉真正演出了陳獨秀的靈魂,我覺得這是一種表演的至高境界,是第一等的表演藝術家,所以盡管我年紀比他大,但他還是我的yyds。
于和偉:不能為了演而演
雷小雪:于和偉老師,網友說于和偉一個人撐起了2/3的三國史,你先演了劉備,又演了曹操,還把這兩個對立的人物都演得特別像,未來有沒有可能再嘗試一下孫權呢?
于和偉:我被這個事情困惑了很長時間,其實人都是有野心的,說實話我都統一2/3了,我確實想過。但我覺得不能為了演而演,要故事好看,要有人物。
雷小雪:你演了很多歷史人物,歷史人物跟我們都是有距離的,你在談自己的表演感受時,很多次強調生活的重要性,說會從自己的生活當中找一個跟角色坐標類似的,比如剛才提到的《覺醒年代》,你說看陳獨秀拍照的時候,踮腳的小姿勢會給你靈感。這是怎樣考慮的?
于和偉:我覺得人都分類型,一類人有一類人相似的氣質。拿陳獨秀先生做例子,我看到他那張照片,其他人都老老實實坐著,他的腳伸出來,我覺得透過這個行為、這個細節,可以了解他是什么類型的人物,他除了狂狷之外,還有生動的、不安于現狀的氣質,我就從這里一點一點地展開,去詮釋人物。
轉場戲劇的原因
毛尖:莫言老師,全國人民都知道你是中國寫得最好的、是全世界寫得最好的,漢語都給你玩出包漿了,但你現在反倒去玩戲劇了,是有什么契機嗎?
莫言:我從小看民間戲曲成長的,它變成了我的一種文化素養,在我的小說里有淋漓盡致的體現。再一個我始終對劇本感興趣,我最早的閱讀里面包含了一批劇本。
我覺得作為一個作家,寫了一本小說,讀者的閱讀是間接的,你看不到;但作為一個劇作家,你的劇本在舞臺上被演員表演,你在臺下觀看,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爆棚的、滿溢的,尤其你所預想的笑點、淚點如期實現時,你感覺到自己摸出了人心。
而且寫劇本還有一個好處,能滿足說話的欲望。我們寫小說,要描寫風景,刻畫內心,而寫劇本,就是靠臺詞把故事講完,用臺詞和動作把人物的性格塑造出來,把人物的內心展示出來,我覺得這很考驗一個作家的功力。很多把小說寫得很好的作家,未必能寫出成功的話劇,但我相信能夠把話劇寫得很好的作家,完全可以把小說寫得非常好。
于和偉:莫言老師提到民間戲曲,我覺得還有一部分是民間的故事。我小時候我媽給我講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和我哥哥他們從小都聽過,我們都覺得那只是一個民間的故事,但是我沒有想到莫言老師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發言里,結尾處提到了這個故事。我媽媽是山東濟寧人,莫言老師是山東高密人,我想這是那個區域中的民間傳承,其實很多故事都是在民間有待發掘的。
演員的文本閱讀
雷小雪:今天的主題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戲劇”,話題繞不開文學和戲劇的關系,剛剛莫言老師講述了他創作的心路歷程,那想問問于和偉老師,你特別強調文本閱讀的重要性,作為一位演員,你進行文本閱讀時,跟普通的讀者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于和偉:這種不同我覺得可能是分出一部分心,用來理解它背后想說的話。除了像普通讀者一樣看故事,我會考慮作者想干嘛,他想說什么,還要想自己在這個故事里穿行,我該怎么走、怎么做。
這么多年演員的特性,我就說說我個人的經驗,閱讀文本,我前一半會非常慢,我要把文字描寫的空間鋪開,把自己放進去,同時檢驗它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符合生活的邏輯和戲劇的邏輯,到后一半,我就會快一些。理解文本很重要,要明白作者想說什么,思考用自己的情感在故事中穿行時,最有感觸的是什么,這跟我們個人的經歷也有很大關系。
人生階段的舒適性
雷小雪:莫言老師說過,人經歷越多越包容,其實這種包容也讓自己越來越寬闊。從小說家到劇作家,莫言老師的藝術創作空間的確是愈加寬闊了,而且作為書法愛好者、設計達人,莫言老師還參與做了《鱷魚》的封面設計。
想問問莫言老師,人生有很多階段,你覺得現在的這種狀態,是你認為舒適的狀態嗎?同樣的問題,也請于和偉老師分享一下。
莫言:不是太舒適,但也只能這樣,人到了年近古稀的年齡,能到處奔走,拿著手機到處拍照,還能練練書法,偶爾為自己的書做一點裝幀設計方面的主意,已經挺好了。《鱷魚》封面的樣子,50%來自于我的靈感。
這幾年我的興趣比較廣泛,我寫古體詩、自由詩,也寫話劇、歌劇、京劇,還寫了很多小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這些廣泛的愛好,是時代造就的,因為我們的時代給我們提供了這些東西、這種便利、這樣開闊的視野。
于和偉:努力舒適。我覺得不存在舒適或不舒適,整個過程就是在尋找,在習慣,并逐漸適應,再不舒適,也比沒有動作、沒有行為、不知方向要好。這個過程里,你明明知道可能會產生新的不舒適,但它是一個新的領域,那就大膽去做。
我是這樣一個狀態,一直在惶恐,在尋找,最后確定方向,其實都是經歷,只要你敢經歷,喜歡經歷,就可以了。
用三個詞形容對方
莫言形容于和偉:演技好,心靈美,長得比較普通。
于和偉形容莫言:莫言,無形,頑皮。
莫言回應:文學藝術家就是要有童心,童心未泯,才能保持藝術青春。
寄語年輕人
學生提問:時代節奏這么快,我們應該卷,躺平,還是擺爛?
莫言:我覺得卷也不好,躺平也不好,擺爛也不好,我突然想起去年寫給年輕人寫的一句話,‘不被大風吹倒’。”
雷小雪:對于今天的年輕人,怎么選擇自己的夢想,面對困難的時候,如何堅持夢想?
于和偉:用仲甫先生的一句臺詞送給大家:“我們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我們愛這片土地,愛這個國家,讓我們為這個國家做一些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
添加微信拉你入群!(備注: 觀影團)
在我們的觀影群內
和各位團友聊八卦、電影、電視、綜藝…
嘮嘮各種娛樂文化
各種觀影和周邊福利享不停喔!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豆瓣:藤井樹
點擊下圖,查看往期熱文!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臺
| 微博 | 豆瓣 | 今日頭條 | 企鵝號 | 搜狐號 |
| 騰訊新聞 | 什么值得買 | 淘票票 | 貓眼 |
| 抖音 | B站 | 西瓜視頻 | 小紅書 | 騰訊微視 |
合作、投稿、咨詢請聯系: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