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位于河津市區7公里處黃村,南臨108國道的普通農村,因該市第一個黨支部在此建立,革命老區的光環讓這個村子一度聲名遠揚。如今,這個村子卻因非法拆解報廢車輛生產灑水車而贏得了改車專業村的“盛名”,昔日的光環已被掩蓋。
不同于其他非法拆解機動車黑窩點偷偷摸摸的行為,黃村非法拆解機動車的違法行為達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程度:村干部帶頭明目張膽搞,多部門聯合打擊收效甚微。據知情人士介紹,從這個村莊發往全國各地的各式非法改裝灑水車,每年可達三千余輛,產值過億。
沿黃村村道步行數里,空氣中到處彌漫著刺鼻的柴油以及焊接作業產生的味道,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報廢汽車的零部件,雜亂地隨意堆放。一棟棟別致的小洋樓前后的空地上,見縫插針地停放著改裝好的園林綠化灑水車,以及正準備改裝的報廢車。大路兩旁,改裝翻新好的園林綠化和貨運車輛赫然掛著“此車出售”的聯系方式。這里已然形成報廢汽車改裝灑水車收售一條街。
在一處沒有任何標識的廠區內,院內傳來轟鳴的機械聲,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透過敞開的大門,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院內已經成型的罐體放置在空地上,旁邊是一輛已經拆卸掉車廂的破舊卡車。在車間內,幾名工人正在進行焊接作業。
以承包工程需要采購數臺灑水車為由,我們輾轉聯系上了一處改裝車窩點的負責人,其表示,在黃村,多大噸位的灑水車均可以生產,一輛灑水車的價格在3萬至5萬元之間。對于提出的灑水車手續問題,該負責人眼中露出一絲狡黠,“車是沒有手續,但肯定不會出問題。再說,對于灑水車,交警一般不會盤查,可以放心開。”
當地一知情人說,黃村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干這行,啥手續都沒有。這些拆卸改裝作坊基本上都是在沒有辦理合法手續的情況下,私自非法建廠,完全就是利益驅使下的“黑窩點”和“黑作坊”。
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報廢車輛拆解必須將發動機、轉向器、變速器、前后橋、車架等五大總成破損,以防再次利用影響安全。在未取得回收報廢車輛《資格認定書》《特種行業許可證》《營業執照》等手續情況下,非法從事報廢車輛改裝、翻新,涉嫌非法經營罪。同時,這些報廢車輛經過簡單翻新處理,重新上路行駛,還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另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條之規定:“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道路行駛”,駕駛改裝灑水車上路也屬于違法行為。
來自全國各地的報廢車輛源源不斷地被拖到黃村拆解,經過脫胎換骨后再以灑水車的模樣流向各地,一條黑色產業鏈幾乎養活了一個村莊的人。與黃村人心照不宣的是,當地職能部門對非法拆解機動車改裝灑水車的不作為,讓人匪夷所思。
相關法規
根據國務院《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國家對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實行特種行業管理,對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實行資格認定制度。除取得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實行資格認定的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活動。不具備條件取得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或者未取得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活動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舉報。
來源:中國質量監管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