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以來,庫爾勒市薩依巴格街道孔雀社區全面推進“睦鄰家”品牌建設,從睦鄰黨建、睦鄰議事、睦鄰文化、睦鄰在線四個方面,打造居民家門口的連心站,助力小區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再上新臺階。
睦鄰黨建強隊伍,凝聚自治合力。結合社區“七彩夢”黨建品牌制訂“睦鄰黨建公約”,整合小區鄰里黨支部,實現鄰里黨支部全覆蓋。推動小區鄰里黨組織與小區業委會深度融合,建立小區、樓棟、樓道三級組織網格,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引領作用。由小區黨組織定期召集召開會議對各類民生事項進行討論,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已形成“小區茶會”“樓棟共商”“樓道自治”及“周五院落接訪日”等一系列睦鄰黨建品牌。結合黨員進社區機制,制定完善獎優罰劣辦法,鼓勵鄰里黨組織和黨員在推進小區治理上積極參與、勇于創新。小區黨組織推動黨員亮身份、作表率,小區黨員主動擔任微網格長、樓道紅管家等,把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作為小區黨組織的工作重點,讓辦實事成為睦鄰黨建的鮮明標志,真正實現“小區不出大事,大事不出社區”。
睦鄰議事解難題,推進法治規范。發揮小區睦鄰站點平臺作用,實現小區議事會全覆蓋,積極推進居民自治、小區治理及開放式小區物業管理等工作。依托“睦鄰家”三級陣地,實施“一級問題點上協商、二級問題站內共商、三級問題小區會商”的“三級三商”議事機制,制定“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推動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處理。針對小區議事協商形成的成果,落實相關保障措施,實現聚焦民情民意提出問題、議事協商分析問題、達成共識解決問題,已解決小區垃圾分類、樓道亂堆亂放、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增設小區電瓶車充電裝置等120多個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促進了小區和諧穩定。
睦鄰文化促文明,彰顯德治氛圍。社區在各類活動中挖掘小區居民骨干,激發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熱情,已開展共享車位、飛線治理、青少年護航行動等小區睦鄰項目58個,營造了“我們的事、我們參與”的良好氛圍。設立黨員先鋒站、紅色物業議事廳、婦女微家、童玩區等功能區域,日常定時向小區居民開放。設置七彩書房、青少年課堂、退役軍人服務站、排練廳、器樂室、百姓健身房和文化廣場等,拓展了居民日常參與活動的渠道。通過鄰里節、百家宴、志愿集市等大型活動營造睦鄰氛圍,開設睦鄰講堂設置書畫、戲曲、舞蹈等課程,居民自發形成的文體社團、公益小組以學交友、以文化人,為小區文化生活增添了別樣風景。
睦鄰在線優服務,激發了智治活力。延伸社區物業管理平臺功能,建立“睦鄰通”微信群,開設網絡信息查詢、睦鄰公告發布、線上睦鄰議事、網絡問題隨手拍、網格治理評價等功能,實現了睦鄰體系線上、線下聯動,并構建起業主、物業、社區互動溝通橋梁。以“共享花園”建設為試點,推廣使用“睦鄰通”微信群,開展線上議事15次,辦結隨手拍事項38項,有效提高了覆蓋面和使用率。“睦鄰通”微信群將網絡及小區信息進一步完善,并向全體業主公布。睦鄰公告既讓業主及時了解小區事務,也讓社區提前對小區各項工作進行審核和指導。隨手拍將業主實時發現的問題發送物業進行處置,并由社區進行監督管理,按時辦結率達100%。
下一步,“睦鄰通”還將開發家庭積分等功能,結合居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有效擴展睦鄰體系智治功能,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效能。(通訊員葛會團李紹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