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太重!"二審想保命,人販子余華英,惹哭楊妞花,惹怒輿論
作者:程程
在這世界上,有很多難題。
讓罪犯認罪服法,就是其中一個。尤其是人販子,因為所犯的罪惡特殊,緝拿歸案后讓他們判處死刑更是難題中的難題。
11月28日,貴州貴陽,“余華英拐賣兒童案”庭審現場,人山人海。作為拐賣兒童案件中,判處死刑的轟動案件,一審現場全網關注,二審現場同樣震動人心。
人們怎么也想不通,像余華英這樣罪大惡極的人販子,在一審后卻認為判處自己死刑太重了,不但提起了上訴還想爭取為自己減刑。
真令人憤怒!
她骨子里認為"就是拐賣了幾個人,沒殺人放火,判處死刑太過了",從沒有真正審視過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危害。
沒有意識到自己拿著賣孩子的錢逍遙自在,11名兒童不但毀了一生,11個家庭也同時破碎。
而其中被拐兒童之一的楊妞花,更是在被拐后嘗盡生活的艱辛,找回家人后才知道她被拐后2年,父母就因此相繼去世。造成的后果不但不可逆轉,而且悲痛沉重。
1:“想想我家的悲慘,不想放過她”
楊妞花的悲劇要從1995年說起。
這一年5歲的苗寨女孩楊妞花和姐姐,跟著父母走出大山來到了貴陽。父親在紙箱廠上班,母親幫人搬運貨物。
他們勤勞樸實,想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城市扎根,一對鄰居夫妻的出現卻改變了這個家庭的命運。
這位鄰居就是余華英夫婦,以拐賣兒童為生,偽裝得卻像個好人。看到楊妞花姐妹經常自己玩,他們便住到了楊家人隔壁,尋找可乘之機。
一般情況下,父母在教育孩子防拐賣的時候總是會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他人的禮物。但余華英夫婦卻給所有的家長上了一課,也要小心孩子們的玩伴。
余華英夫婦的拐賣計劃就是用孩子做誘餌。他們先是偽裝成一對和善的人,住在楊家隔壁,和楊柳花的父母成為朋友,然后讓身邊帶著的一個小女孩和楊妞花姐妹成了玩伴。
人販子以這樣的形式出現,誰能有防范之心?楊家父母一直以為這個小女孩就是余華英夫妻的孩子,沒想到會是一個誘餌。
兩家人混熟后,孩子們也混熟了。
一個冬天的早晨,余華英夫妻趁楊妞花的父母不在家,讓身邊的這個小女孩將楊妞花騙出了門,將其帶上一輛汽車,換了衣服,再乘坐火車離開了貴陽,前往了河北邯鄲。
因為鄰居家的小孩經常找自己的妹妹玩,楊妞花的姐姐根本沒有想到妹妹會被騙走。所以并沒有跟隨妹妹一起前往。
而楊妞花當時只有5歲,和鄰居家的小女孩很熟悉,認為是跟著認識的人出去玩,直到被帶上火車才覺得不對勁。
雖然她不知道自己被拐賣了,但內心產生了恐懼,就敏感的哭了起來。
噩夢從此開始。
楊妞花的父母回到家,看到女兒一直沒有回來,才意識到孩子可能被拐了。
他們的瞬間覺得天塌了,極度崩潰,一個成了酗酒的酒鬼,一個成了精神失常的瘋子。四處尋找未果,在悲傷中相繼離世。
而遺失了妹妹的姐姐,也在小小年紀,失去了全部的親人,開始了更為坎坷的人生。
家破人亡,這樣的人間悲劇,人販子真不值得原諒!
2:"頭上被貼了太多標簽,想找到家人,卻等來為父母修墳。"
楊柳花當時被拐賣到了一個聾啞人家庭,售價是2500塊。
在這里楊妞花成了村里人口中的"童養媳",被污名化,被排斥,被嘲笑和刁難,內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為了擺脫命運,她努力學習,渴望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但是這家的奶奶卻看透了她的心,只讓她讀了小學,就讓其輟學了。
楊妞花自此踏上了打工路,卻意外的為自己贏得了重新開啟命運的機會。
見過更大的世界,她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命運悲劇。她知道自己不是被父母拋棄。在火車上她意識到了被傷害,就把人販子夫妻的模樣深深的刻在了心里。
所以,堅定的找回父母,找回自己的親人,在她的心中開始萌芽。
這個時候,楊妞花養家的嬸娘,非常的善良,覺得這個女孩子應該讀書,無條件的支持她。
為了防止她被傷害,允許她打工回來住在自己的屋里,也對她表示關愛。有了這樣的支持,楊妞花半工半讀,也在自己的婚姻上開始了新的選擇。
她沒有成為童養媳,而是在2009年遇到了自己現在的丈夫,并得到了丈夫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成就了一段美滿的姻緣。
婆家人讓她感到了家庭的溫暖。她先后生下三個孩子,并因為體察了作為父母的不容易,開始了矢志不渝的尋親路。
楊妞花通過網絡發布了自己的尋親消息,并在2013年通過采血將自己的信息輸入了DNA數據庫。
但是,她的父母早在她被拐2年后,就已經去世了,根本沒有等來數據比對成功。無可奈何之下,2021年的4月楊妞花又在短視頻上,發布了一個尋親視頻。根據自己兒時的記憶,繪制了一張家鄉的地圖,渴望尋找到自己的家人。
巧合的是,這個視頻被她們家族中的一個堂姐看到了,為她的尋親路畫上了句號。
20多年的漂泊就此畫上句號,楊妞花哭了。
3:"爸爸媽媽,你們聽到嗎?我把人販子送進去了!"
2021年5月,楊妞花回到故土,和姐姐認親成功。她沒想到的是,別人尋親,等來的是與父母重逢,她等來的卻是給父母修墳。
姐姐為她講述了,她被拐之后父母悲慘的人生。姐妹倆也在互訴各自的遭遇之后,堅定不移地走上了,把人販子送進監獄,為父母報仇之路。
楊妞花開始不斷的回憶曾經,為警方提供了大量的線索。在她的描述中,余華英的形象逐漸清晰。警方通過排查,將推斷的十幾名嫌疑人的照片,放到了楊妞花的面前。楊柳花一眼就認出了照片中的余華英。
她說:"她是我最恨的人,一輩子也忘不了!"
余華英此時已經人到老年。她躲在重慶的一個農村里,靠著拐賣11名兒童的錢過著富足的晚年生活。
當警方將她緝拿歸案的時候,她才如夢方醒,好日子到頭了,自己一輩子欠的債,也到了還的時候。
但清楚歸清楚,罪犯的心理永遠是貪婪和泯滅人性。在他們的世界里沒有同情反思,也沒有后悔和懼怕。更可悲的是,哪怕是到了斷頭臺,依然在為自己找借口。
在法庭上,面對法官的審問和楊妞花一家人的悲劇。
她輕描淡寫地說道:"我不是已經向你道過歉了?"
她的冷漠讓人憤怒,也讓人不可原諒。她也因此獲得了拐賣兒童罪中最高的量刑"死刑"。
這大快人心的判決,舉國拍手!
但余華英想不通。她認為,自己只是拐賣了兒童,又沒有傷害他們的性命,判決死刑過了。她接受這樣的審判,反而提起了二審。
4:“不接受道歉!一切理由都不能贖回罪孽!”
11月28日,貴州貴陽,楊妞花被拐一案,二審開庭。
激烈的庭審開始,余英華為了能夠減輕自己的懲罰,當庭道歉。她狡辯說自己之所以拐賣兒童,是因為自己一時走錯了路,因為自己經濟緊張,完全否定了她骨子里人性的惡毒,和行為的惡劣。
任誰都看得清楚,一時走錯路,只能拐賣一只兒童。
拐賣了十幾個兒童,甚至把自己的兒子也給賣了,還認為自己走錯了路,就是詭辯。
毫無人性的泯滅良知,靠著買賣孩子吸血養自己,簡直就是地獄使者。試圖通過讓受害者家屬諒解減刑更是令人發指和不齒。
楊妞花面對著這種惡魔,憤怒回應:
"不接受道歉!她說她年輕,經濟緊張才走錯路,這不是理由!她生活的不易,不是我們造成的。我的媽媽在32歲的時候已經躺在了墳墓里,她不年輕嗎?我們原本應該有幸福的生活,我的姐姐卻因為在我被拐之后因為家破人亡受盡磨難,只讀到了小學四年級就輟學。而我被拐,人生也很悲劇,所以我請求法庭維持原判!"
檢察院聽取了楊妞花的陳述,也當庭駁回了余華英的辯解。雖然二審沒有當庭宣判,也用這樣的態度,有力的回擊了人性的自私和罪惡。
未來,余華英的結局并不美好,她一定會受到應得的懲罰。而這些懲罰并不足以抵消她的罪惡,對她的譴責將持續發酵,讓所有人警醒。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痛苦如影隨形,在這起案件中,余華英造成的悲劇已經沒辦法挽回。
因為,失去生命的父母回不來了。楊妞花姐妹,也無法再去找回失去的人生。
時間無法撫平這種傷害,她們在未來還需要自我心理重建,盡力的在痛苦中讓人生生出花來,在人生的廢墟上去重新搭建新的人生。
所以,必須強烈譴責人販子,因為他們改變了太多人的一生,罪大惡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