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斥著套路和懸疑的電影世界里,來了個異類——《長安道》。這部片子就像那個在聚會上跳反調舞步的家伙,讓人眼前一亮。這還得益于劇本大師的神來之筆,這部影片把故事元素攪得像個五味雜陳的大雜燴,既復雜又誘人。
讓我們說說這部電影的敘事策略吧,它像是在拼圖,但給你的拼圖塊全是散的。影片一開始就爆出大瓜,女主角趙紅雨(焦俊艷飾)掛了。你肯定會想:“哎呀,這不就劇透了嗎?”但別急,開場的這個“劇透”其實就是個巨大的懸念。
如果說別的懸疑片像是在玩偵探游戲,聚焦于破案過程,那《長安道》就像在講情感故事。片頭就把謎底拋出來了,這電影玩的是“情感懸疑”,不是那種你以為的追兇捉賊。
編劇大大們放棄了常規的“警察追兇”套路,不再是那種一步步揭開真相的感覺。反而是把人物的情感糾葛放到前臺,把觀眾帶進一個充滿復雜心理和情感的迷宮。
看看下面網友的評論你就知道了!
1.“這電影開始就告訴你結局,然后讓你慢慢找回來,就像是先告訴你寶藏在哪,然后讓你自己去挖。”
2.“《長安道》的情感糾葛比我上次戀愛還復雜!”
3.“這電影不是常規的懸疑片,它是在情感的大海里撈針!”
4.“一開始就劇透,然后整個電影就像是在反劇透。”
在這部影片當中,范偉飾演的萬正綱和陳數飾演的林白,在劇中是夫妻關系,兩個人精彩的演技令觀眾真的欲罷不能。
萬正綱:傲嬌教授的雙重人生
別的不說,這萬正綱,絕對是個高產戲劇沖突的“戲精”。他就像那種上一輩的知識分子,個人的人生像一部離散化的肥皂劇,連續播映了幾十年。
而且,他們總能夠搞出一些和下一代的辯論大戰,仿佛是在時刻提醒觀眾,“嘿,我是主角好嗎?”正是這種屬性,給影片的無盡推進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講真,萬正綱實在是個有趣的歷史老師。看起來他是一個專心致志的學者,實際上,他的人生重心都在保護自己的臉面與形象上。令人欽佩的是,他的人生表演真的是多變又生動。
表面上,他給人的形象就像是一個富有智慧的伯樂。但是一瞥之下這伯樂的外表,你會發現那就是一個碩大的白鷺(古代傳說中難看的物種)。“
唐史講壇”這一檔節目就像是萬老師心中的噩夢,收視率堪憂,電視臺的合同也快到期了。
這可真是沒有落地燈的小朋友一樣,徹底黑了心。家里,他的生活更像是在觀看一個肥皂劇,和女兒的斗嘴、妻子的各式炮擊,每一天的家庭生活都不斷著他的心。
萬正綱老師的生活就像騎虎難下,滑向了犯罪的深淵。但讓我震驚的一幕是,在他的女兒重傷倒地將近死去的時候,他竟然在考慮要不要救她。當他在恍恍惚惚中詢問女兒到底會不會報警的時候,我簡直被這場面震撼到了。
可以說,萬正綱的可悲與可怕的行為反映了一種知識分子在當前社會中的尷尬。現代社會,知識逐漸變成了商品,衡量它的標準不再是昔日的那一套。
有些人能夠靈活地將自己“包裝”成商品,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但他們也可能因此走向迷失和墮落。對于萬正綱來說,名譽和面子是他人生中的重心,連犯罪都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管它復雜人物形象還是虛偽面羞,我只想說,除了老范出演,真沒人再合適了。想起老范上次在《不成問題的問題》里演的那個精明卻又心機沉重的知識分子,我都有種熟悉的感覺。越是這種復雜角色,老范就越能演得惟妙惟肖,這才叫一個真正的演員!
對于萬正綱的這個角色,網友給出了最中肯的評價:
1.“萬正綱這角色就跟《小時代》里的小小晴一樣,經典的復雜角色,演出了中國式的悲歡離合。”
2.“如果有個獎項叫做金面子獎,那萬正綱絕對可以包攬獎項!”
3.“看了整個劇情,感覺萬正綱只是個附庸風雅的知識分子,看破紅塵般的悲觀,是他行事的唯一原則。”
4.“《長安道》中的萬正綱,感覺他就是范偉的副本,再找不到比他更合適演這個角色的人了。”
又美又颯的林白玉,最鮮活的反派人物
來談談那個又美又颯的林白玉,她簡直就是本劇的“反派女王”。她在家門口練槍的場景,那可真是美得冒泡,颯得讓人心跳加速。
林白玉就像是那種已經足夠強大,但還想要通過操縱男人來進一步統治世界的超級女英雄。我原本以為她對萬正綱沒什么興趣,直到她拎著槍去老房子,那個轉折點太精彩了!
說真的,那一刻我敢打包票,林白玉是真的被萬正綱迷住了。她這種女強人,只對那些既有野心又有才華的男人感興趣。
年輕時的萬正綱正好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俘獲了當時的林白玉。多年后,萬正綱的才華還在,但野心不復存在,夫妻倆的感情自然也就淡了。
但在老房子的那個瞬間,當林白玉知道了萬正綱對整件事的策劃,她似乎又重新發現了這個男人的魅力。
雖然萬正綱和林白玉在劇中算是反派,但他們的反派身份更多的是在法律和道德層面上。他們作為人物,是那么的生動、豐滿,每個選擇都顯得合情合理。
我甚至能理解他們的每一步走棋。反倒是劇中的正派角色,趙紅雨和邵寬城,因為缺少強烈的戲劇沖突,顯得有點兒平淡。不過,關于這兩個角色的一些小細節,我還是挺欣賞的。
關于林白玉這個角色,網友給出了如下 評論:
1.“林白玉這角色簡直太酷了,一手執槍,一手撩人,誰能抵擋?”
2.“老實說,如果林白玉是我的老婆,我估計每天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天不小心就被她用槍指著了。”
3.“我覺得林白玉應該開個槍法教學班,這樣的槍法,簡直了!”
4.“說實話,萬正綱和林白玉的感情線,比起愛情,更像是一場精彩的槍戰劇,我看得都緊張起來了!”
高潮部分的戲份,真的讓人心痛又咋舌
在萬正綱的故事高潮,他只想安安靜靜錄完最后一期節目,再走一走那條他心心念念的長安道。但是,事情總不按計劃進行,特別是當警官邵寬城突然跳出來,指控他涉及文物盜竊和謀殺時。
萬老師一聽這事,簡直氣炸了。
這不僅是因為他的“文人形象”再次受到挑戰,更因為他被冤枉殺害自己的女兒。
在劇情的這個轉折點,萬老師真是氣得大喊:“這個世界還有沒有真相啊?”這句話也揭示了,無論萬正綱怎么辯解,他的真相和邵寬城的真相,乃至觀眾的真相,都不會是一回事。
于是,邵寬城決定用攝影機來“美容”一下萬正綱,讓他的臉“破相”,象征著他的形象徹底崩塌。萬正綱還哀求道:“拜托,別打我的臉,我還要錄節目呢!”
但邵寬城冷酷地回應:“別做夢了,萬老師,那條短信是我發的。” 這簡單的一句話,徹底擊垮了萬正綱,他心中最后一點對長安道的執念也化為烏有。
面對這一切,萬正綱憤怒地質問:“你們憑什么這樣對待一個學問家,而且還是你們的長輩?”
他的這個質問有兩層意思:一是他不甘心就這樣結束自己的學術生涯,他覺得自己應該有個更體面的結局,而不是背著罪名進監獄;二是他覺得自己被邵寬城和趙紅雨,這兩個執法者聯手欺騙了,所以用了“父輩”這個詞來強調他們之間的關系。
但無論萬正綱怎么抗議,結果都不會改變。他最后還向邵寬城詢問:“她恨我嗎?” 邵寬城的回答是:“她希望她恨。” 萬正綱還想了解真實的趙紅雨,那個身為警察的趙紅雨。
盡管萬正綱對女兒的死并不感到愧疚,認為一切都是“林白玉開的槍”,但他最終還是因盜竊罪入獄,他的名譽掃地,內心的力量消散。他唯一剩下的,就是對女兒童年時的最后一絲幻想。
萬正綱的故事,雖然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但在網友的眼里,似乎變成了一出荒誕的喜劇。他從一個受人尊敬的學者,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低谷,最后還淪為網友調侃的對象。
不得不說,萬正綱這位“悲情英雄”在面對命運的戲弄時,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的幽默感。他對自己的處境的無奈,以及對未來的迷茫,都被網友們調侃得一覽無余。
即使在最后的時刻,萬正綱仍舊不忘自己的學術追求,連進監獄的路上都在想著“錄制節目”,這種執著和荒誕兼備的性格,讓他在網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個故事中,幽默和諷刺交織,使得原本沉重的劇情變得輕松而又引人深思。萬正綱的命運雖然多舛,但他的故事卻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也許這就是他最終留給世界的“最后一期節目”。
萬正綱的最后舞臺:
在這部頗具荒誕色彩的電影結局中,萬正綱站在鏡子前,自言自語著:“抓賊的警察,糖果獎勵的爸爸,不聽話的俊俊,今天只能得到一顆糖。” 這不僅是電影的終章,也是萬正綱這位曾經在長安道上迷失、最終敗北的學者的謝幕。
萬正綱的故事在這里畫上了句號,他所追求的真相已然不重要。他的結局,是在歷史的浪潮中逐漸消逝的個體的最終反抗——“唐史講壇的最后一講-武惠妃之死”。在這個場景里,他不再只是電影的一部分,他超越了電影本身,用手指直指觀眾。
影片的尾聲在提及真實案件時格外震撼。它讓我們意識到,在歷史的長河中,個體是多么渺小。人類何必糾結于占有歷史文物?畢竟,我們與這些古老的美麗只不過是短暫的相遇。
網友們對此也是議論紛紛:
1.“萬正綱最后變成了一顆糖的故事,哈哈,這比電影還戲劇化!”
2.“看到最后,我居然開始懷疑,萬老師是不是真的在講歷史,還是在講他自己的故事呢?”
3.“如果歷史都能像萬老師這樣生動,我可能早就成了歷史學家了!”
這部電影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背后每一個看似宏大的命題,都有著他們堅定而簡單的信念支撐——正義、愛情,構筑了我們平凡而幸福的日常。
最后,這樣一部結合了真實事件的影片,如果能常常上映,那真是太好了。我們不僅能夠欣賞到影片本身的魅力,還能從中學到一些歷史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