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汽車和星球研究所聯合發布了一部引人注目的自然地理科普紀錄片《柴達木:別了,超級大湖》。 這部紀錄片以比亞迪汽車首款車型——豹5(參數丨圖片)為導游,帶領觀眾探索中國西部柴達木盆地的奇妙變化和豐富資源。
柴達木的前世今生
柴達木盆地曾是一個巨大的古湖,面積超過青海湖的十倍。 這個遠古大湖的誕生和消亡都與青藏高原的地質活動密切相關。 昆侖山、祁連山、阿爾金山的隆起形成了柴達木盆地,一個曾煙波浩渺、生機勃勃的超級大湖。 然而,隨著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這片古湖逐漸干涸,留下了33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25個為鹽湖。
這些鹽湖富含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等礦物,占據了中國大部分的已探明儲量。 柴達木的獨特地貌,如雅丹地貌群和黑戈壁,“惡魔的眼睛”等景觀,使其被譽為地球上的“火星實驗場”。
新能源的海洋
柴達木盆地不僅是傳統能源的寶庫,也是新能源開發的前沿基地。 海西州等地的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創造了多個“世界之最”。 自2018年以來,柴達木連續多天全天候依靠清潔能源提供電力,成為國內首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地區。 此外,該地區的鹽湖鹵水中豐富的鋰資源,是制造新能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
比亞迪的綠色承諾
比亞迪,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堅定踐行者,不僅推出了劃時代的新能源汽車,還致力于構建零排放的新能源解決方案。 比亞迪光伏、儲能產品已經走進全球100多個國家。 截至2023年11月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已超600萬輛,累計減少碳排放超過4400萬噸,相當于植樹7億棵。
比亞迪的綠色夢想不僅限于中國。 其汽車品牌已遍布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使全球用戶享受到高品質的綠色出行。 比亞迪的技術創新和產品推廣,正在為全球的綠色轉型發展貢獻巨大力量。
柴達木盆地的歷史告訴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既包括自然過程,也包括人類活動的影響。 作為一個曾經充滿生機的超級大湖,現在轉化為新能源的海洋,柴達木的故事是關于適應和轉型的故事。 它不僅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也展示了人類智慧和技術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潛力。
比亞迪作為一個企業,其在推動新能源技術和產品方面的努力,顯示了企業在全球綠色轉型中可以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過其在光伏、儲能、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創新,比亞迪不僅改善了全球環境,還為人類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