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完50歲生日,朱令就去世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她經歷了太多痛苦。對她來說,失去了智力,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失去了語言能力,這個人間不值得。
朱令案從被披露出來,一直到她的生命終結,始終牽動著中國人的心。原本有著非常美好前景的Q華大學天之驕子,她的人生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這一暫停就是三十年,命運的復雜多變,令人十分唏噓。
1
一開始,人們關注的是她的案件,當初能夠接觸到鉈這一稀有金屬的人少之又少,人們相信破案應該不難。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現場遭到破壞,給查找證據帶來極大的干擾,以至于沒法破案。
后來,人們逐漸感動于她們家庭的悲慘命運,明明是非常精英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卻一直命運坎坷,明明那么優秀,卻得不到一個幸福的生活,她姐姐也是考上北大,卻意外身故,她自己又莫名其妙被人投毒,從一個如花似玉的高智商女神,變成了生活不能自理,智力低下的殘障人士,而她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一雙女兒這么優秀,本該有著美滿的生活,卻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遭遇到白發人送黑發人的遭遇。
更感慨的是,這個案件卻在長達30年的時間里得不到答案,就像一部情節曲折離奇的偵探推理小說展現在人們面前,人們也以極大的好奇心關注著這個案件什么時候能夠沉冤昭雪。所以說,綜合了人性和社會層面方方面面的復雜情緒,使得這個案件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里成了關注的焦點。如今斯人已逝,而答案仍在風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讓我們看到真相,還朱令一家一個公道。
2
案件本身并不復雜,但遲遲未能破案,問題并不在辦案機關。并不是辦案機關不努力,根據此案唯一嫌疑人的口述,當時辦案機關甚至動用了非正常技術手段,在她家里裝了竊聽器。可謂十分努力,但卻一無所獲,沒有直接證據指控嫌疑人,只能將其放走。一個老公安舉例說,就像一個殺人案,你找到了尸體,找到了嫌疑人,但卻找不到那把刀。
所以如今來復盤,我們會發現,對當今中國社會來說,朱令案可以被稱為近三十年公信力遭遇質疑的起點。原因就在于人們賴以信任的Q華大學和當時的X和醫院這兩個公共機構,一個是最高學府,一個是醫學界的泰山北斗。在面對朱令中毒一事上,卻都不約而同采取了撒謊的應對,不僅給案件偵破造成了極大的障礙,還拖延了病情的治療。
鉈中毒是非常罕見的病情,X和醫院收治朱令后,進行了一系列毒性檢測,唯獨就沒有檢查鉈。朱令的初中同學貝志誠通過互聯網,發起了中國互聯網史上第一次國際線上會診活動。他們把朱令的病歷發到網上,請國際專家進行診斷,在收到的一千多封郵件中,大量來自頂級權威專家的郵件非常肯定是鉈中毒。
然而,這個信息通過貝志誠傳遞到X和醫院的時候,ICU的主任醫生非常傲慢地表示:“我們有能力查閱國際醫療資料庫”,這意思很明確,那就是不需要貝志誠等人節外生枝。X和醫院還很明確對外界表示,他們已經做過檢測,排除了“鉈中毒”的嫌疑。消息傳到紐約,一位跟朱令毫無關系的當地知名醫生勃然大怒,打越洋電話給朱令的親人說,X和醫院的情況他很了解,醫院沒有能力進行鉈中毒的檢測,沒有能力是怎么做到排除這種可能性的?
還得感謝這位醫生,在他的堅持下,朱令的父母得到了當時X和醫院一位有良知的醫生的幫助,偷偷取了朱令的頭發、指甲、血液、尿液以及脊髓液樣本,送到當時有能力進行檢測的北京市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進行檢測。結果令人震驚,負責檢測的陳震陽教授都呆住了,朱令樣品中鉈含量超過健康人上千倍!
而此時,朱令已經在ICU躺了三個月!在此期間,X和醫院一直按照“原因不明引發的神經炎”來治療,如果早一點明確是鉈中毒,結果不會是今天這樣。甚至在貝志誠拿著海外專家集體論證的結果去醫院時,還被冷嘲熱諷,并且公然撒謊。事實上,X和醫院并沒有做鉈中毒的測試,只檢測了砷和氰化物。后來,這位ICU主任還在各種場合公開表示,這是西方反華勢力抹黑中國醫療的陰謀。
3
明確為鉈中毒之后,朱令父母馬上向Q華大學報了案,但是Q華的反應十分奇怪,不僅反應拖沓,也沒有采取應有的保留證據的措施。朱令父母是1995年4月28日晚向Q華大學保衛處報案,但保衛處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保護朱令宿舍,并且一直拖到5月5日才向北京市公安局報案,市局5月7日就決定立案。然而就在這個五一假期里,朱令宿舍里的個人物品全部失竊,特別是具有個人生物特征的水杯、洗發液、隱形眼鏡盒等。你們說巧不巧,竊賊偏偏就喜歡偷朱令用過的東西。
然而,最離譜的事情還在后面。當朱令家人報案之后,Q華大學矢口否認自己有鉈鹽。辦案的警官說,這種稀有金屬,全世界產量只有十幾噸,北京市里能夠接觸到的也就二十幾家單位二百來人,有沒有怎么能夠瞞的過去?最后警方通過排查,在石家莊發現了Q華大學購買鉈鹽的發票。
事情發展到現在,神探都已經無力回天。但這件事之所以被我們牢牢記住,就在于這么優秀的一家人,因為這種不明不白的原因而硬生生被摧毀。我個人不傾向于陰謀論,這件事一定有一個真相,但真相未必跟網上流傳的版本一樣。但是經過醫院漫不經心的耽擱和學校有意無意的掩飾,我不認為醫院和學校有什么刻意的地方,但就是這種漫不經心,更令人憤怒。
因為掩飾已經成為本能,使得真相已經很難被查出來。這種掩飾,使得大家不再相信。掩飾則是破壞公信力的源頭,恰好在朱令案上我們遇到了,所以朱令案也就成了近三十年公信力屢遭質疑的起點。
這也是為什么人們一直關注朱令案的真正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