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個人微信,喜歡的,就加一下!
文/林中木白
昨天還是食言寫了一篇社評,因為幾個月前答應的人家一篇廣告,加上又沒有思路寫文章,就寫了一篇,后面寫的話,也會找一個別的地兒寫,這里一般不會再寫了。
反過頭來,我想自己不想繼續寫社評的原因,其實根本的內里在于沒有持續性,事件的內核本質,在當下浮躁的氛圍內,大都轉瞬即逝。即便是我自己,在幾天后,也不會再回頭看一眼自己寫的社評。
想要寫的是什么,大概率是,在很多年后還愿意回頭來看一眼的文章。
這也是昨晚凌晨三點我在蘇州回上海的路上,思考最多的,其實根本的原因,不是被罵,不是被舉報,甚至和偶爾的刪文并沒有關系,是內里的一個思維徹底轉變。
也算是經歷了一番人生的風雨之后,心性上的一點小變化。講到心性,無法避開的話題便是波折,挫折。我對這些倒霉事的形容,是又被雨淋了。
人的心性發生重大的轉變,基本都是在遭遇樂一場暴雨的澆頭。
回顧我的人生,前三十幾年,大起大落的波折,不下四次,幾乎每一次的大起之時,都是風光無限好,該有的都有。甚至有一次的大起,在我老家的那個第一水鎮上,每個人都覺得二十多歲的我是拿波完,是我們鎮上最靚的仔,事實上也差不多,但我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弊端,就是不能安于現狀,無論是好還是壞,如果一段時間里都是這種四平八穩的生活了,那么我可能就會去作,潛意識里推動的那種作,然后作到一無所有,再從頭開始才會有著滿滿的動力。
幾次其實都是這樣。就好像某一年,我也是窮到只剩一身衣服了,好不容易又做了一個還算不錯的行當,兩年的絞盡腦汁,可以遙控指揮著就能躺在辦公室里數錢,還不少的那種。但某一天,我看了看陽臺的蘭花,覺得這該是我的人生,我的人生該是馬爾克斯,馬克李維,克氏那樣的,有著通靈般的思想,睿智的一生...然后拎著一個包就離開了,又回歸一無所有的狀態。
這就是我。喜歡做夢,又愛折騰,也必然是要隨時被雨淋透的那一類。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微信簽名是博爾赫斯的那一句:“生活是悲苦的,我又劃著斷槳出發了”
因為每一次被雨淋濕后,留在手里的只剩下一把斷槳。
這陣子,后臺也有很多的朋友和我唏噓,說咱們這一年都經歷了太多的波折,好在都走過來。而后打氣說,經歷了這番折騰,相信心性未來會更堅定之類的等等。我們耳濡目染那些較為勵志的話語,什么走過荊棘,心才會變得堅韌;一個人只有經歷磨礪,才會成熟之類的。在這一刻仿佛非常受用!其實當我看到這一類的勵志,磨礪,仿佛必然就有所為的時候,雖然會隨和著說一定,加油之類的話語,但心里想著的卻是,如果有可能,那么還是不要讓自己再去淋雨。
如果有選擇的話,即便是重新出發,起碼有一把完整的槳,也不至于讓自己如此疲憊。
隨和著說,是因為雨已經淋過了,面對無可避免已經發生了的事,人需要的是向前看,也算是給自己的心里加一把撫慰的藥,不至于沉浸于憂郁狀態,被這場雨淋病了,淋倒下了。但現實的狀況卻是,如果可以,我們為何要去淋雨。人生的那些風雨,能避開就盡量避開,而非是覺得淋一場雨就能磨礪心性,而要在人生四平八穩的情形下,刻意的去淋雨。人每一次的淋雨,都是意外,即便是我,雖然愛折騰,但也不是說抱著去淋雨的目的而去行走的,每一次的淋雨,也都是意想不到的狀態下發生的。如果可以的話,我為何要去淋這一場雨。
寫到這里,我要表達的是什么?
一是,被雨淋的本質是不好的事情,這是毋庸置疑的,所有被雨淋的都是倒霉蛋,而不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幸運兒。勞其心智,磨其體膚,是不得不接受的殘酷現實,而非是勵志。之所以勵志,是沒有辦法,雞湯能做的是滋補,而需要滋補的往往是受傷體虛之人。
二是,須臾的2023就這樣過去了,這一年更多的是掙扎,無論是身邊,還是網絡,即便那些真實的,虛偽的題詞獻詞寫的都很溫婉,但也透著蒼白。在新的一年,可能也是一個讓人迷茫,卻又并不適合冒險的時候,盡量思索好計劃,面對不確定的未知,每一步選擇都極其重要,如果能不是很累的活著的狀態下,盡量不要去尋求更大的轉變,除非這個轉變,是建立在成熟的思維之下,確定,并不會存在著被雨淋的風險。
人生就是這樣,隨著年齡漸長,愈發覺得每一步,如履薄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