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進軍硬派越野這件事,之于比亞迪自身,是個挑戰,之于友商呢?
耳邊頓時響起了膾炙人口的那句話——誰動了我的奶酪?
前幾天,方程豹豹5初戰告捷,首月銷量突破5000輛的消息還歷歷在目,緊接著就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扳手掰彎豹5大梁”的短視頻在小范圍內著實火了一把。
盡管視頻已刪,影響卻已經造成,“扳手門”事件引發了不少討論,有網友甚至表示“我的初中物理老師都笑了”。
毫無疑問,2024年的車圈絕對是波瀾起伏,“扳手門”只是掀起水花的第一塊石子。
被刻意捏造和加工的18升油耗事件才過去多久呀?
正常情況下,就算把整個人的重量都加上去,扳手也不可能讓底盤產生任何形變。
豹5是比亞迪進軍硬派SUV的先鋒,各類場景工況下的用車安全肯定都是經過嚴格測試和考驗的。
數據顯示,豹5車架高強度鋼占比高達96%,屈服強度>750MPA,抗拉強度800MPA;底盤擺臂高強度鋼材,屈服強度>500MPA,抗拉強度550MPA。
這種高標準強度的大車架,足以應付各種嚴苛的使用需求,領先行業標準是板上釘釘的,“低級錯誤”更是沒有可能。
始作俑者在特殊部位使用特殊姿勢實現特殊效應,高難度創造了局部“扳手掰彎”的話題,賺取流量,達到其他目的,反倒是為豹5做了宣傳,原來這款車的底盤如此結實!
鋼材的材料延展特性,中學物理就講過,實際的受力點、杠桿力矩等因素也會影響實驗結果,與底盤強度不存在關聯性。換作其他任何車輛,不科學的測試更是能制造出各種五花八門的結果,令人哭笑不得。
我還想起一個關于汽車知識的掃盲,在電視里看到F1方程式賽車比賽的撞車事故,車輛瞬間四分五裂散了一地,而這其實是汽車領域最高規格的安全保護機制,力量全部被散落的吸能材料帶走,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駕駛艙。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站出來說,你看這賽車材料多差啊,一碰就碎,會不會讓人笑掉大牙?
那么問題來了,扳手門事件的當事人,為什么要做這種不負責任的測試,并廣泛宣傳呢?
難道只是為了讓自己紅嗎?
方程豹豹5是硬派越野界的新物種,不僅基于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打造,還應用了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使得豹5擁有超高扭轉剛度、前后長行程雙叉臂懸架等特點。
這些技術,不僅保證了豹5具備傳統硬派越野車的越野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城市駕駛的舒適度。這樣的新物種,是不是像極了傳說中的鯰魚(效應)?
對于比亞迪來說,推出方程豹,是為了進軍硬派越野新領域,開啟全新的挑戰和征程。
對于越野車市場的老玩家來說,遭遇的卻是前所未有的威脅。
種種怪象的根本邏輯,或許就藏在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