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的強大重力會在太空之中形成漣漪。開機后,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臺就能聆聽這些重力波。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臺是一具L型設備,兩個長臂分別約四公里長,天文學家在長臂末端射出雷射長束,長臂內部能十分精確地測量空間長度。當重力波通過時,會讓空間輕微地收縮與擴張,這樣就能加以測量。當兩個黑洞以固定的速率繞著彼此運行時,我們會聽到單一的頻率。但當它們掀起重力波,接近彼此時,移動速度會變快,訊號的音頻跟振幅都會提高,發發出尖銳的聲響,直到它們撞上彼此,雙雙爆炸。但是如果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臺能確認黑洞相碰理論,我們銀河系的未來堪憂。當銀河中央的黑洞與仙女座的黑洞融合后,會產生一個怪物,威力足以吞噬數百萬星體的黑洞。殘存的星體則必須在新統領之下面臨殘酷的命運重組。黑洞的強大重力將導致行星軌道改變,恒星相撞,引發混亂,一個黑洞就能影響數兆恒星與行星的命運。
如果你看過前期我發表過的文章,就會知道我們的銀河系中央存在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星。人馬座A星不是唯一一個主掌星系的黑洞,科學家掃描宇宙中的更多星系后,發現每個星系中央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一點也不罕見,超大質量黑洞到處都是。在可預測的宇宙中,有數不清的星系,而每個星系中央都有個超大質量黑洞,這似乎太瘋狂了。但精彩的還在后頭。
超大質量黑洞不只是固定星系的核心,還可能是星系的成因。黑洞強大的重力把經過的恒星拉近軌道旋轉,兩者加起來的質量則引來越來越多星體,慢慢形成現在可見的星系。超大質量黑洞位于中心,身為主宰者兼創造者。這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星系的成因,同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黑洞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
這樣看來,有黑洞才有星系,有星系才能形成恒星,有恒星才能建立行星系,而有行星生命才得以生存,例如人類,這么說來,黑洞其實是我們存在的基礎。黑洞塑造我們的宇宙,但它們是否可能威脅到銀河系的未來呢?
我們的宇宙看起來安寧平和,但千萬別被表象所蒙騙了。從地球上看,太空看起來很平靜,表面上美麗又平和,但其實有各種劇烈的事件發生。恒星爆炸,星系相撞,我們人類自己很可能是被宇宙小劇場所包圍。我們的星系,銀河系正朝著宇宙中數一數二,最激烈的事件前進。
在40億年內,銀河系將會撞上距離最近的鄰居,仙女座星系,以時速40萬公里撞上去。兩個星系將會融合成一個新的大型星系,叫做銀河仙女座。根據預測,它們的黑洞也將會彼此相撞。
在宇宙之中,黑洞相撞時很常見的,但它們黑暗的本質使得碰撞過程難以觀測。天文學家杰米森羅林斯在尋找這些碰撞事件,但他不是用眼睛看黑洞,而是聽,他的耳朵就是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臺,耗資十億美圓打造的雷射隧道網,這讓天文學家為宇宙開了一扇窗,它讓我們能夠聆聽宇宙,而這是以前無法辦到的。
這些動態非常微小,小于原子的寬度,所以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臺天文臺科學家安裝了高科技鏡面,每片造價數十萬美元,鏡子分別安裝在長臂的開端和末端,而雷射就在兩面鏡子之間往返折射,這些組件能讓天文學家敏銳地偵測到重力波。延伸臂部長度能進一步提升天文臺的觀測敏感度,但是這在工程上是一個大問題。臂部越長,就必須將地表弧度也考慮進去,兩面鏡子若是很靠近彼此,基本上只要垂直擺在一起就好,但隨著臂部長度增加,擺放鏡子時就必須有角度同時指向地球中心,而整整四公里長的距離,必須加以矯正確保兩面鏡子對準彼此。
天文學家接收到的聲音只是實際事件過程的微弱回音。黑洞相撞的劇烈程度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高溫濃密的星體碎屑團呈光束狀,而在其內部深處兩個黑洞相互較勁。隨著距離拉近,自轉速度越來越快,最后它們撞上彼此,產生巨大沖擊波,穿透宇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