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自己更喜歡植物的隱喻:
「生長」而非「成長」
「耕耘」而非「狩獵」
生長可以是沒有目的的或者不為外在的目的。
耕耘的重點在于持續付出而非一次性沖刺。
我喜歡春天播種,夏天耕耘,秋天收獲,享受這種悠然的過程。
——飯飯
分享幾個輕巧有趣的自我管理小技巧。
用喜歡的歌曲作為計時單位。
在一些不需要嚴謹計時的時候,用喜歡的歌曲作為計時單位。比如:
做深蹲或者平板撐,我會點開歌曲,并決定這次鍛煉時長是2首或者3首歌,歌曲放完就休息;
類似的還有刷牙,我以前總是刷不夠時間,但用這個方法后,每次都能認認真真刷3-4分鐘,徹底清潔口腔。
我用這個方法很久了,歌曲有種神奇的力量,能夠減少痛感、消除不好的感覺,而且有種儀式感(歌曲結束后就休息),會讓我們更愿意堅持且下次要做的時候不會那么抗拒。
睡前給自己找幾件會很期待的事情。
不需要特別期待的事情,也不需要多麻煩,就是白天多留意一下,比如看到某個很期待的文章或者視頻標題、某件想做的事情、想吃的東西,刻意的留一留,不立即去看/去做,把這些放到待辦事項里,等到明天再做。
然后每天起床,想到這些事情會忍不住立即起床去做。每天帶著期待起床并開始充實的一天是非常棒的感覺,這也會讓你更期待完成各種待辦事項。
「誘惑捆綁」口訣
一個很棒的口訣,就是:想刷視頻是吧,可以,認認真真看一個章節的書然后做完筆記就可以玩。
一定要挑選那些你真正有興趣特別有好奇的書(或者其它你很喜歡做的事情),然后很容易一下子就看進去,最后根本看不上刷視頻帶來的那種廉價的樂趣。
更關鍵的事,這個口訣不是一次性的,看完書做完筆記你還是想刷視頻,可以去刷。但是等你刷累了,休息一下之后,再想刷,就要再看書做筆記。
人人真正學習完再娛樂放松一下,內心是非常充實和開心的。反而是一天下來什么都不做,即使是在娛樂消遣,內心也一定會有負罪感,玩也會玩得不開心。
對于我們的欲望和人性,很多時候堵不如疏,不要強迫自己完全不玩手機刷視頻,那樣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反而是這種柔和的方法更有效, 每次改變一點點,不知不覺養成了好習慣,一點都不費力效果還好。
很多習慣和愛好都不是一次建立的,一定是在反反復復失敗然后再嘗試才建立的,所以不急于一時,大樓都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事實上,這篇分享就是我打算開始刷視頻,但要求自己先閱讀,然后再閱讀時產生的靈感,一口氣寫完已經過去30多分鐘了,完全忘記了要刷視頻,哈哈。
前兩天剛好在@看理想看到了這幾個方法的理論依據:
“誘惑捆綁”是由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Knoxville)的運動生理學教授 Kelley Strohacker 提出的一個行為經濟學技巧。 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把我們喜歡和期待的東西(前者)和我們認為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后者)“捆綁”起來,這樣可以讓我們增加執行后者的機率。
之前在《》里面也說過,我不喜歡那種苦大仇深、要不停驅使自己努力的那種自律,那是自虐。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類輕巧且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其核心就是和那個有惰性的自己(事實上這才是人性本能)斗智斗勇。順著自己的本能、找到一些更符合自然的規律的方法(而不是各種強硬的自我要求),達到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目的。
大家有什么類似的小技巧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每個人都會有類似的生活智慧,很期待今天大家的留言,哈哈~
// 如想看我的更多思考,或愿意支持和鼓勵我的持續寫作,可考慮訂閱我的付費專欄 。在那里我們會有更深度的交流。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有用,
請幫我點個「在看」,
這將會對我很有幫助,
感謝你!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