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搞經濟有多拼?春節長假結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就有城區按下了“沖刺鍵”。
2月18日,成都市溫江區召開了2024年項目大會戰推進大會,吹響了抓項目、抓投資、抓發展的沖鋒號。
我發現招商引資做得越好的城市就越重視新一年的開局,去年,溫江區新簽約引進項目192個,總投資365.75億元;其中重大和高能級項目20個,包括北京金港汽車等10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個,上海粵浦科技等3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5個。
而今年,溫江區起步便沖刺,先是步入2024年第5天,溫江區就舉行了招商大會暨2024投資機會清單發布會,向社會釋放了千億級投資機會,隨后2月18號,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溫江區又“快馬加鞭”的召開了2024年項目大會戰推進大會。
2024年,溫江區計劃第一批實施重大項目219個,一季度新開工項目39個,全年力爭簽約引進社會投資項目100個以上,其中重大項目和高能級項目35個以上。
此次項目大會戰推進大會,我看到了溫江區從上到下錨定目標抓項目的決心和信心。
但與此同時,全國很多城市都在搶抓機遇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可以說非常的卷,但投資總是有限的,如何做到“招的來”,“留得住”才是關鍵,而溫江區招商引資的優勢在于產業發展定位準、政策吸附力強、營商環境好。
溫江區對招商引資有多重視?除了積極舉行招商大會和項目推進大會以外,為了讓招商引資更加精準,溫江區專門組建了專業招商公司,為了讓招商引資提速增效,溫江區形成目標單位“人人有項目、個個有指標”的壓力傳導機制。
從產業發展定位來看,溫江區構建“姓溫有據”的“3+6”現代化產業體系非常具有前瞻性,特別是醫藥健康產業、綠色食品產業、現代都市農業三大地標產業均為朝陽產業。
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定位越準,產業就越容易做大,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和國家政策越契合,產業就越容易做強,而溫江區的三大地標產業都是如此。
就說生物醫藥產業和綠色食品產業吧。
早在2022年,國家發布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產業作為生物經濟首要發展領域。
原因很簡單,因為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大國科技和產業競爭的重要領域。
針對生物醫藥產業,成都市溫江區早已提前布局,經過十幾年的默默耕耘,溫江區聚集了以藥明康德、科倫、百利、百裕為代表的大健康產業領軍企業和上下游協作企業590余家,擁有西南最具競爭力的CXO集聚平臺,在研在產藥械品種1533個,單品銷售過億品種7個,生物技術藥產業集群上榜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而坐落在溫江區的成都醫學城,躋身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TOP10行列,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蘇州工業園區等一流園區同場競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國家發改委在全國唯一布局的具有生物靶向藥物研發和產業化功能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就落戶在溫江區。
而在2021年,國家發布了《綠色食品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其中提到了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農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綠色食品應該擔負起更多任務、發揮更大作用。
此份文件發布后,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將面臨難得的機遇和良好的前景,而成都市溫江區也早已提前布局。
1992年,溫江區的綠色食品產業布局就已見雛形,經過20多年的埋頭苦干,目前,溫江已聚集綠色食品企業140家,其中頂津、頂益、統一等10億級企業3家,娃哈哈等5億級企業10家,產品涵蓋飲料、方便食品、調味品等7個大類,基本實現綠色食品重點領域全覆蓋,匯集了上千人規模的食品行業管理團隊和數萬人規模的熟練技術人員。
除了溫江區產業發展定位準和布局具有前瞻性以外,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越來越多的企業來溫深耕的重要支撐。
營商環境之好是溫江區不斷強化政策供給、服務質效和法治保障的綜合體現,溫江區有全國首創的“提醒服務”,也有“送政策、解難題”的上門服務,還有及時為企業疏通梗阻的“保姆式”服務,連續三年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實至名歸。
風勁好揚帆,奮進正當時,春節后第一天,溫江區就摩拳擦掌拼經濟、搶開局,“高質量抓項目,抓高質量項目”的大會戰已全面開啟,期待有更多企業一起分享“溫江機遇”共同“掘金溫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