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及想象的狂歡:龍的多維創意表達
作者|中國科普研究所 姚利芬
龍文化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是一種理想文化,它是一種積極的、向上的、向往騰飛的文化形態。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龍是作為一種神化動物被記載的,人們對這種神獸充滿了敬畏,因而將其作為氏族部落的名號、族名或徽號,慢慢地“龍”演化成為代表中華民族文化內涵的圖騰符號“龍”,也成為十二生肖中唯一被當作圖騰的形象。 龍年春節,未來局的科幻春晚刊發了一組圍繞“龍”主題展開的科幻小說,這些小說或將龍作為反觀現實世界的裝置,或將“龍”作為一種信仰和希望之源,或以“龍”用于高科技物象的指稱,抑或將“龍”作為思想實驗的道具,展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關于龍的多維創意性想象。
第一類是將“龍”作為反觀現實世界的裝置。韓松在 中以超現實主義的方式,為他觀察到的當代中國文旅熱披上了一層科幻和荒誕的外衣。小說由黑龍江之“龍”為引題,暢想了人造龍的文旅“新觸點”如何一步步形成行業規模,轉化為消費現象,形成經濟引擎。讀這篇小說我們很容易會心一笑,并在現實生活找到呼應點,無疑,龍在小說中是折射現實焦慮映像。《貓貓龍》同題名的龍種,大抵是作者一聲唉嘆之后生出希望之光的寄寓——作者是喜愛貓的,因而擬想出“貓貓龍”這一物種。不過,作者對未來又是不無悲憫的,盡管貓貓龍有如此治愈效應,能與人產生心靈感應,給“失業、返貧、破產、躺平、內卷、想逃”的人以生機、希望和力量,仍然逃脫不掉成為人們飯桌上菜肴的命運。“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貓貓龍的命運無不令人反思。
第二類是將“龍”作為一種信仰和希望之源。蔡建峰 以聊齋的筆意講述了兵荒馬亂的年代,馬家莊一村人橫遭血洗,馮翠山因為外出販驢而幸免于難。他乞愿龍王闔家團圓,龍王則使故去的村人除夕春節兩天死而復生,與家人團圓。作者深味《聊齋志異》之道,假以科幻的薄筆,繪就了一副飄溢著奇詭意境的陰陽相逢圖。作品幽玄深遠,空幻之色的背后,充斥著無量的痛感。借博爾赫斯評《聊齋志異》之語來看《龍的許愿人》,莫不如是:“這是夢幻的王國,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夢魔和迷宮”,“使人依稀看到一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同時也看到一種與荒誕的虛構的異乎尋常的接近”。
楊平的 講述泰山頂發現了一條龍,政府請來生物學家、民俗學者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專家上山觀龍出謀劃策的故事。“龍”在小說中作為打破日常秩序的“他者”突然出現,于校、民俗神話學者、沈老先生、植物學家、生物學家等不同的人而言,其意味恰如經學家、道學家、才子、革命家、流言家觀《紅樓夢》,各有所見。而小說中的“你”就像紛擾熙攘眾生中的一股清流,在“我”的眼中寥落別致。“你”眼中的“龍”更多意味著希望——沒錯,是希望,是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也是人最珍貴的東西。與其說眾人看龍,不如說借龍觀人心。饒有趣味的是作品的敘事視角,楊平善于在人稱上運筆,“你”“我”“他們”在小說中寓意三類群體,形成對峙而相融的三角格局。
第三類是以“龍”來指稱某種“科技物象”或擬想出的自然物象。“科技物象”在科幻作品中通常指的是虛構的科技設備、工具等科技產品,常常在故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引發人們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思考。薩曼莎·默里的 講述了我在愛人沁揚在砂星遇難后,記憶神奇地被體內的納米級活體機器人“美德”(小說中被稱之為“龍”)激活,并在冥冥中借“美德”在砂星播種生命的故事。小說有兩條線索,一條顯性線索,圍繞“美德”展開,以此勾連起地球與砂星、我與沁揚以及生命的起始與繁衍。而我與沁揚的愛情則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隱性線索。沁揚將“美德”機器人稱之為“龍”,而“龍”則見證了我與沁揚的愛情。愛的力量喚醒了潛伏于我血管中的“美德”,使其以驚人的速度自我復制,并最終達成了對“我”的記憶與砂星生命的“雙喚醒”。
藤井太洋 寫了太空時代祖孫二人合力馴服龍——太陽耀斑的故事。姥姥文子是軌道空間站南海帆航團中的一名船員,闊別家人多年。“我”(文芽)到空間站做兼職并與姥姥相逢,彼時的姥姥已被CME直接擊中過好幾次,每次修復都把部分身體換成了機械,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電子人,但這似乎并不影響與“純人類”的交流溝通。在X級太陽耀斑來襲之際,“我”與姥姥合力在太空演繹了一曲奄美大島的巫女之舞——奄美大島的巫女之舞不僅是一種表演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傳達情感、傳承文化和與自然界、神靈溝通的重要方式,在巫女之舞這一靈媒的助力下,不僅“龍”得以馴服,文子與春乃(我的母親)、我也達成了冥冥中的心息相通。小說將民俗元素與太空科幻場景融合來寫,思考人在未來及傳統坐標系中的可能。小說讀來溫暖感傷,不能相見的母女,借助巫女之舞達成了情感的流通共鳴。肉身、電子之身的徙變無法泯滅心底最柔軟的情感。
晝溫 講述了一個叫白玉的女孩如何利用AI龍靈以及母親留下來的一句語語痕“尋找母親”的故事。小說顯然是在致敬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關于語言學主題的科幻作品不乏佳作,如伊藤計劃的《屠殺器官》描述了語言如何作為一種為權力所控制的工具存在的,而作品《雪崩》中,Snow Crash作為一種語言編碼,不僅影響著人類的思維,也威脅著整個社會的穩定。晝溫無疑是一位極有悟性的作家,她在《你一生的言語》中圍繞“以語痕還原其人”的設定鋪衍故事,融入了她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人是處于真實的客觀世界中,還是只處于自己感覺世界中?”這是一個古老的,涉及“真實是什么”的問題,當然也是一個哲學問題。在自然界中,“眼見為實”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判斷,但在數據世界中,人類又如何判斷從數據世界中獲得數據的真實性?雖然人真實地看到了數據的存在,但是這個數據是否真實地體現了它所表達的事物呢?小說寫道,“我眼中的小姨,你心中的母親,其他人口中的龍玙,都是某種意義上的真實”,于白玉所要尋覓的母親,表姐眼中的小姨以及龍靈拼就的“母親”來說,真實的母親是否存在,是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也是一個深刻的人性問題。
同樣寫到母子關系的小說還有蘇莞雯的 ,小說圍繞一個從人類大腦培育出的人工物種伏陽拉開,伏陽有人造的龍身和維持身體機能的機械神經,可以用來模擬地震帶。故事從伏陽如何尋找其“前世”——大腦過去的主人拉開,并很快追溯到了看護它的全科醫生因病去世的女兒,故事由此抽絲剝繭展開,敘事焦點也移至李醫生身上,講述其如何因女兒病逝“棄棋從醫”,又在伏陽的鼓勵下重回圍棋賽場。小說讀起來更像是一篇不乏溫情的童話故事,有純凈的情懷和浪漫的理想,同時亦關涉困境觸底后的自我重建。
第四類是將“龍”作為形而上思想實驗的道具,其間涉及對現實、存在和意識等抽象概念的探討。上田早夕里的 將龍放置于宏大背景下,以地球為原點探尋龍的宇宙生存哲學。何以擺脫“缺乏喜悅和樂趣的狀態”?龍開始思索并去往宇宙大荒,啟動了漫漫探尋之旅。作者將來自科學、哲學等層面的經驗娓娓道來,讀之如理性和想象融合后接續智慧共鳴的散文漫筆,滲透著優雅知性、宏大悲壯的詩意。詩意和哲思對科幻的賦形,使小說具有了豐厚的情韻與深邃的哲思。值得玩味的情節是,十條龍在旅程中玩起了“吞星”游戲,最終被空間裂隙吸入,而小說也由此越過模糊詩意的障礙,步入一片澄明之境。
程婧波的 圍繞“時間”這一古老的命題展開,故事從龍與蜂鳥自世界這頭飛到那頭的比賽引入“無限時間”與“一剎那”的比較,再由二者的賭約切入對“人與時間”關系的蠡探。作者以時間為坐標系,回溯了古今中西人類在哲學、科技維度對時間的“征服史”。這篇作品讀來更像是一則寓言,而龍與蜂鳥的賭約很容易使讀者想到《浮士德》中天主與魔鬼的賭約,人類充當了他們賭賽的驗證工具和實施對象。《龍與蜂鳥》可以說是將哲學中關于時間的認識論和人生觀這兩個問題的探討,緊密結合在了一起。龍為何剎那間可抵達世界的另一頭?人類到底能否馴服時間?時間之于人類的終極意義在哪里?小說圍繞著這些認識論和人生觀的哲學問題一步步揭開了謎底。
當然,上述分類并不足以涵及這組科幻作品對“龍”的暢想。李夏在 中寫到干起快遞營生的龍,即收到客戶的心念后在大腦混沌思維結構里反復繞行,引發一系列行動,最后派送回一個新穩態。小說行文詼諧暢達,以科幻之筆重新詮釋演繹了東方朔和大漢。德里克·昆什肯擅長構建復雜的科幻世界和引人入勝的科幻情節,這次他的作品 一樣讀來令人稱奇。故事發生在名為德拉琛霍勒(又名“龍之穴”)的氣態巨行星上,做了龍異種聽覺移植手術的嘉儀發現自己喪失了對戀人曉輝的愛,隨后在一次深潛行動中,對配偶愛的能力被龍歌喚醒。小說有著生動的場景描寫、戲劇化的情節設置以及多視角的敘事結構,盡管寥寥萬字,卻極具帶入感。
龍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征意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代表著吉祥、權威、力量和希望。在西方文化中,龍亦是一種富有象征意義的傳奇生物,被視為神秘、強大,具有威脅性的存在,安妮·麥卡弗里(Anne McCaffrey)的《Dragonflight》即是該主題的代表作,龍在小說中被描述為美麗、強大且具有智慧的生物。 在這組科幻春晚“龍”主題的科幻大宴中,我們可以看到“龍”如何被東西方科幻作家賦予多元意涵,被重新詮釋和塑造;如何作為觀照現實、映射人性、回望歷史的憑借;又如何在想象之河飛騰以至參差流變并奕奕閃光的。
2024科幻春晚聯合主辦
未來事務管理局 人民文娛
2024科幻春晚合作伙伴
52TOYS猛獸匣 BBC Studios DICE Diemension Games Fanthful Gamera Games IMAX JOYTOY KEY-可以文化 Underverse 八光分文化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博峰文化 博集天卷 成都貓屋科技有限公司 次元書館館長 豆瓣播客 讀客 果殼 后浪 化學工業出版社 機核 機械工業出版社 建發·三體沉浸式藝術展(成都站) 角川青羽 科幻世界 荔枝APP 明室Lucida 捧讀文化 青年文摘 賽凡科幻空間 《三體·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體驗 三體宇宙 森雨漫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世紀文景 萬榕書業 微博文學 新經典 新星出版社 《星球:重啟》 星之所在科幻書店 羊很大 譯林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國青年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2024科幻春晚合作媒體
科普時報 中國科普網 北京科技報 文學報
2024科幻春晚播客聯歡
飯不著 溫柔人類 菠蘿油子 記者下班 不叁不肆 拆漫專家 火象三傻妙妙屋 霓達播客 我醒來在寒冷的山坡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