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個孩子給一億?
韓國政府再次出臺驚天政策:韓國育有一歲以下新生兒的父母,每月補貼100萬韓元,而仁川市政府更是表示,生一個孩子,直接獎勵一億韓元。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重金求子”的韓國人。
韓國人口現狀及其問題
根據韓國政府的數據顯示,2023年,韓國全年出生人口只有23.5萬,又破歷史新低。
此前馬斯克曾對日本的人口形勢向日本發出警告“再這樣發展下去,日本將不復存在。”但是與韓國一比,日本這點問題真就不算啥問題。
1960的時候,韓國總和生育率大概是5.95,也就是說夫妻兩個人能養將近6個孩子,而到了202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0.81,夫妻兩個人,平均下來也就半個孩子。
而其實東亞幾個國家都有著這種相同的趨勢: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生孩子,只是韓國尤其嚴重。日本其實已經人口連續十三年減少了,而韓國雖然人口減少才剛剛第三年,但是其勢頭之兇狠,速度之迅猛,堪稱全方位吊打日本。而在如此嚴峻的人口問題的影響下,韓國社會也是自然而然的出現了很多問題。
最基本的,人口的快速減少和社會老齡化都會給韓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造成極大的沖擊,基本的退休金,養老金以及醫療資源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勞動力群體的快速萎縮同時發生,給韓國政府的財政穩定造成了極大地困難。而這種嚴重的老齡化問題,還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了韓國的醫療行業上。
根據韓國保健福祉部的數據,最近十年,韓國醫院主要科室的醫生中50歲以上的醫生占比大幅增加,漲幅達到了百分之35.6,60歲以上的更是增加了百分之85。而相對的,年輕醫生的數量卻是連年減少,30歲以下的醫生減幅更是達到了將近百分之25。醫生縮水的同時,老齡化所帶來的老年醫療需求卻是越來越大。而且這種矛盾勢必將要長期存在于韓國社會之中,韓國醫療也時時刻刻面臨著崩潰的風險。
而同樣的,這種人力短缺還存在于韓國的各行各業中。
今年七月,韓國全國遭遇了大暴雨,多地受災。而由于人口不斷減少,老人不斷增多,也就是救人的人越來越少,等著被救的人那是越來越多。所以,在這種突發災害面前,韓國各地方政府都是捉襟見肘,應急人員嚴重不足。而且高齡群體由于信息接受能力比較有限,手機電腦啥的也玩不太明白,所以即使政府第一時間發布了避災信息,這幫老頭老太太呢,大概率也整不明白,因此也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甚至韓國的就業市場,都已經出現了老年就業人口不斷上升,青年就業率卻不斷下降的抽象現象。那既然就因為這點人口問題,都鬧到這個份上了,而且這又是獎勵又是補貼的,這韓國人為啥就死活不生孩子呢?
韓國人為什么不生孩子
其實這事也不能怪韓國人,首先,即使政府下血本給生孩子的父母進行了補貼,將孩子在韓國養育成人的成本也依然是天價。
韓國真的是非常卷,就在東亞這么個卷王聚集的地方,韓國也可以說是“王中王”了,這樣的高度競爭就導致孩子的教育成本變得異常巨大,也鑄就了韓國異常發達的“補習班經濟”,在首爾江南區不到四平方公里的街區內,密密麻麻的排列著超過一千家補習班,每年能創造出將近20萬億韓元的產值,這妥妥的支柱產業啊。
2017年韓國推出了一部紀錄片《教育的悖論》,其中介紹到,韓國多數家庭每個月在補習班上的費用超過100萬韓元,有的家庭甚至超過300萬韓元,這對于普通的韓國工薪階層來說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孩子補兩節課那你基本這個月就白干了。而且你要是說付出必然有回報,家長花了錢,孩子指定能出人頭地,那也行。但是在韓國,與高昂的教育支出相對應的,卻是低到令人發指的就業率,說白了,生孩子,在韓國,那就是純純的賠本買賣,屬實是一般人玩不起的高端項目。
而且父母自己本身就活在這種極度內卷的社會中,生活已經很辛苦了,根本沒心思要孩子。
其次,韓國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還有就是:太擠了。韓國人本來就是“地稀人廣”,這點人呢,還全往首爾跑,作為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韓國幾乎一半以上的人口,都聚集在首爾都市圈。
早在1988年,首爾市的人口就突破了一千萬,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韓國這種超低的生育率,和這種的生活環境的“擁擠”是分不開的。最基本的,住房面積就非常擁擠,大量的家庭都住在局促的公寓樓里。
有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和住在獨棟住房的家庭相比,住在相對擁擠的公寓樓的家庭的生育率會明顯降低。那這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了,那前后院都是大空地,家里房間也沒人住,肯定想生個孩子玩玩啊,那一張床劈八半睡的,那要個孩子純純的雪上加霜啊。
但這咱說的還是有房子的,更要命的還是那常年服用興奮劑的房價,尤其是在首爾,大多數人他根本就沒房子。首爾核心區域的房價超過15萬人民幣,遠超咱們的北京上海,僅次于香港,位于全球第二位。
最后,更重要的是,當今的韓國人,打心底根本就不喜歡孩子,甚至可以說是討厭孩子,乃至連帶著生孩子的人一起討厭。在韓國社會高強高壓的運作模式下,現在大多數韓國年輕人,都是妥妥的個人主義,訴求很簡單:別煩我。
咱往前倒50年,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孩子,誰家孩子在外面鬧了,哭了。誰家都有這時候,互相一理解就過去了,甚至恨不得上前感嘆一句“卡哇伊”。然而現在,不生孩子才是大趨勢,你孩子多大關我什么事,你亂哭亂叫就是沒素質,孩子沒素質家長更沒素質。于是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討厭孩子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討厭孩子。現在在韓國有很多的餐廳、公共場所都有明確標識:禁止兒童進入。而且這種兒童禁令還大有擴張之勢,甚至人們看見有孩子的人的時候都得帶上有色眼鏡,認為你就是不吃不喝給孩子上補習班的那種“孩奴”。不生孩子的反倒成了主流,那孩子和生孩子的人自然就成了被社會道德公眾意志批判的對象。再加上韓國男女對立,消費主義,娛樂主義等等畸形的社會現象,讓一個孩子在韓國出生,那是困難重重……
結語
其實這些,也不光都是韓國的問題,整個東亞都存在著出生率降低,老齡化嚴重等社會問題。而近年以來,隨著這些社會問題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韓國年輕人開始“逃離”首爾都市圈。“永遠漲”的首爾房價也開始出現崩盤。而這些問題在我們國家其實也同樣存在,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合理政策,積極應對,鼓勵生育,積極生活,才能把握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嘛。就像咱中國那句老話“人丁興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