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后,NASA重返月球?但這次去的是一家私營商業太空探索公司。
2024年,2月15日,美國的商業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在NASA位于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發射中心39A發射場成功發射,此次發射任務的目標是把一個月球著陸器和科學載荷發往38萬公里外的月球南極,但這個著陸器卻不是SpaceX公司的,而是另一家太空探索公司Intuitive Machines的,SpaceX公司只是承擔此次的運輸任務……
( 任務發射,圖源:NASA)
這是繼半個世紀以前的1972年阿波羅計劃終結任務阿波羅17號載人登月以來,美國首次重返月球!雖然近年我們都看到各種無人登月任務,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除了我國穩得一P,100%成功外,其余各國都可謂跌跌撞撞,其中也包括上月剛由于推進器問題被迫放棄登月任務的美國航天機器人技術公司發射的游隼號月球著陸器。
(游隼號著陸器,圖源:NASA)
而SpaceX公司計劃用于載人登月和載人火星登陸計劃的星艦也反復測試失敗……但事實上,對于無人著陸器的發射,美國真的擁有地球上最豐富的經驗,別看50年來它們都沒有再登陸過月球,但它們在這些年陸續成功發射過n次火星著陸器!而且承擔這次發射任務的是代表著目前地表最強火箭技術的SpaceX公司,所以,一開始我就基本不指望它們會失敗……
(毅力號火星車,圖源:NASA)
此次任務的目的地是月球南極,未來美國的載人登月的目的地也是月球南極,這次屬于探路性質了。去月球南極的原因是那里的環形山有大量的永久陰影區,在永久陰影區里溫度極低,可能存在大量的水冰,水是地球人的生命之源,如果能在月球上得到大量水資源,將對以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極好的生命補給。
(月球南極,圖源:NASA)
這次著陸器上的科學載荷有:月球節點 1 導航演示器、激光后向反射器陣列、用于精確速度和距離傳感的導航多普勒激光雷達、射頻質量計、月球表面光電子鞘的無線電波觀測、用于月球羽流表面研究的立體相機。這些名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科學儀器我們先放一邊,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著陸器奧德修斯號上的發動機居然是用3D打印的……我那個去……
( 奧德修斯號著陸器,圖源:NASA)
這臺3D打印的發動機使用的是液體甲烷+液氧作為燃料,能不能安全著陸就看它了,屆時將由自動控制系統實施無人落月。
根據任務計劃,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奧德修斯號將降落在月球南極地區馬拉佩特 A 附近。雖然有SpaceX實施的發射和近月制動沒有懸念,但這個Intuitive Machines用3D打印發動機的著陸器能不能順利著陸,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任務情況:奧德修斯號可能已側翻
由于以上內容是在著陸前寫好的,所以包含我對任務結果的猜測,且保留。而根據NASA在2月23日的報道,奧德修斯號已成功著陸月球表面。
(NASA官方首頁新聞截圖)
然而才高興了一天不到,今天又看到了一個新消息:奧德修斯號著陸器可能跪了……
Intuitive Machines公司一位負責人在電視視頻會議中說,4.3米高、1.6米直徑的著陸器可能在著陸時就倒下了,距離預訂著陸點幾公里。
(著陸器傾側報道截圖)
是什么原因倒的呢?是因為那個3D打印的發動機嗎?根據Intuitive Machines的解釋,是因為繞月制動時沒有進入預定的100km圓軌道,在橢圓軌道下著陸速度大于預期。在著陸時其中一個著陸腳可能跪了,導致整個著陸器側翻。Intuitive Machines稱具體著陸地點要等美國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 過境時才能確定。小聲嗶嗶:意思是現在失聯了?(←_←")
(某博截圖)
那么這種情況下算是成功了嗎?這個問題得根據其任務而定,如果它的任務就是飛到月球,那毫無疑問成功了;如果它的任務只是軟著陸,那勉強也算成功了;如果它的任務是通過著陸器攜帶的科學載荷對月球南極進行科學探測并傳回數據,那目前還沒成功。根據Intuitive Machines目前似乎是無法建立通信吧,不然不至于連降落在哪都不知道。如果通信無法恢復,那最終任務只能失敗……
我是星宇飄零,關^_^注我,和你分享更多有趣科學知識。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