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詩經-大明》中古老的上帝信仰,讀來鼓舞人心。所謂“大明”,乃是“天命”(天定宿命)之黑暗蒙昧已經驅散,而必須小心翼翼完成天職和使命之“天志恒道”已大明于世的意思。故此,墨子反復說“明天志”。
《詩經-大雅-大明》白話新譯
陽光明明在下,蒼天赫赫在上。天命實在難測,君王實在難當。商紂曾受天職,他卻盡失四方。
摯國任姓次女,本是來自殷商,但卻嫁到西周,來京做了新娘。于是跟隨王季,共倡德政主張。太任終有身孕,于是生下文王。
想起這個文王,小心翼翼賢良。明確事奉上帝,招來福報無量。德行從不反悔,諸侯紛紛來降。
上帝俯察下方,使命歸屬文王。文王即位之初,天作之合同房。就在洽水之陽,就在渭水河旁。
文王婚期已到,大邦有位姑娘。大邦有位姑娘,好像天仙模樣。文定吉祥聘禮,親迎渭河岸上。造舟以作橋梁,風光不顯張揚。
使命自天而降,使命賜予文王,周京是你家邦,續娶莘國姑娘。長子雖然早逝,幸運還有武王。保佑完成使命,合眾征伐殷商。
殷商調兵遣將,旌旗如林如檣。武王誓師牧野,正當我周興旺。上帝降臨同在,心中不要彷徨。
牧野地域寬廣,戰車明凈锃亮,戰馬威武雄壯,太師正是姜尚。那時蒼鷹翱翔,輔佐我君武王,揮師討伐殷商,次晨天晴日朗。
【幾點翻譯說明】
南方在野這個翻譯以吳營洲先生的翻譯為底本,很多地方是完全照搬他的翻譯,首先要向吳營洲先生致以敬意。吳先生的文字功底了得[強],詩經新譯作得非常講究,不得不贊。吳先生對本篇的新譯,的確也是讓人非常點贊。我對其翻譯的修改主要是首章和尾章部分修改比較大。詩歌中涉及“天”“命”“上帝”等處,我也做了一些翻譯上的修改。這些修改都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地方,涉及詩經中古老的上天信仰以及哲學義理問題。下面是修改說明。
1.首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當是言陽光明明在下,頌蒼天赫赫在上。而非歌頌文王。理由有三:本段接下來的“天難忱斯”“天位殷適”,都是圍繞“天”而展開,本段主題明確,是其一。詩歌全篇開頭即言陽光“明明在下”,結尾終于“會朝清明”首尾呼應,一氣呵成,是其二。縱觀詩經雅頌,多以頌天開篇,為常見手法,不勝枚舉,是其三。本篇開篇頌天,言及天象,天命,天職,高屋建瓴。
2.終章“時維鷹揚”,當不是歌頌姜尚。那時姜尚七老八十的人,不可能騎著馬在戰場奔馳,再說他是“太師”也就是負責指揮的,而不是武將,穩坐中軍帳仿佛更加合理。甚至“時維鷹揚”也不是歌頌周軍馳騁于疆場,因為“時維鷹揚,涼彼武王。”應該是一句,該句說的是當時有雄鷹展翅飛翔在空中,也在輔佐武王。可能當時的確有雄鷹展翅出現,不論如何這個是帶有宗教神秘主義色彩,但正突顯先秦三代之上天信仰。
3.全篇多處歌頌上天,并直頌“上帝”,這是明確的,必須認真對待,反復斟酌,這些都是我做出前面兩點修改的重要理由。如“天難忱斯”說的是天命無常實在難測;“天位殷適(蹢)”說的是殷商紂王也曾接受上天授予的職位。“天位”指“大任”可翻譯為天職。“天監在下”說的是上天明察下方。“天作之合”乃是感恩上天賜予文王美滿婚姻。“伣天之妹”乃是歌頌天賜美顏。“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說的是有使命從天而降,上天將使命交給文王。后面的“于周于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則是使命交付之言,仿佛有聲音從天而降,對文王說話。說到:周京是你的家邦,你續娶了莘國姑娘。長子雖然早逝,但幸運還有武王。我將保佑其完成你的使命,合眾征伐殷商。”這一切皆因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獲得了上帝喜悅。所以武王誓師,堅定地說“上帝臨女,無貳爾心!”說的是上帝降臨同在,心中不要彷徨。全篇詩歌充滿了信仰,信心,信念,信用。
4.綜上所述,該篇題為《大明》富有深意 。“大明”表面是說的是黑夜已去,晴空萬里,朗朗乾坤。實則乃借象頌天。正如開篇言陽光明明在下,歌頌的是蒼天赫赫在上。進一步來說,本篇所頌之天不僅僅是自然之天象,而是信仰之天志。“天命無常”,“維德之行”,此乃天志恒道。所謂“大明”,乃是“天命”(天定宿命)之黑暗蒙昧已經驅散,而必須小心翼翼完成天職和使命之“天志恒道”已大明于世的意思。故此,墨子反復說“明天志”。
5.有一處字詞翻譯修改,應該特別指出。如“造舟為梁,不顯其光。”吳先生以“不”通“丕”,那就是非常的意思。但我認為文王作為圣主,當貴義節用,故此采用了“不”的原意。關于詩經翻譯后人中常釋“不”為“丕”,這一點我曾經通過途徑向吳先生請教。我的疑問是:詩經中的“不”有些地方譯為“不”,有些地方又譯為“丕”,是否遵循前人習慣而為?“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是否可以理解為:有周伊始未顯榮光,那是上帝授命時候未到。其實內在意思也是一樣,不必通假也可。——吳先生的回復是:【“不”字,也是最為困惑我的,或說是最為令我頭疼的古漢語之一。因為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思(一是現代人通常理解的“不”,一是通“丕”,大),真的有時候令人無所適從。《詩經》中例子我就不舉了,且舉《金瓶梅》中例子吧。在《金瓶梅》,常常有些情節,如孟玉樓、宋惠蓮偶爾會給西門慶“不當不正跪下”。我所理解的“不當不正跪下”,就是“當不當正不正地跪下”,而有人卻說是“端端正正跪下”,也有人說是“直豎豎地跪下”……您所說的“有周不顯,帝命不時”,照您的理解自然也是對的。我覺得,只要自己認為這個“不”字在這里,通篇的意思通,就行了。】在此謝謝吳先生解惑,謝謝。
【附】《詩經-大明》原文: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參考鏈接】吳營洲先生的翻譯。https://mp.weixin.qq.com/s/yw7OMCHe4QMz9CS1ADVl1Q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