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無又名球蔥、圓蔥、蔥頭、荷蘭蔥,可生吃可烹飪,涼拌、油炸、爆炒皆可。雖然有些人無法接受它的氣味,但是看著不起眼的洋蔥頭,在國外卻被譽為“菜中皇后”,因為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更因為一系列的研究發現洋蔥對于健康也有諸多益處。
2015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張永文在健康時報表示,洋蔥中含有與降血糖藥甲苯磺丁脲相似的有機物成分,對糖尿病患者能起到較好的降糖效果。此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何麗指出,洋蔥中的洋蔥精油,可抑制膳食中膽固醇吸收,改善動脈粥樣硬化。2020年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王欣在健康時報表示,洋蔥中的硫化物具有抗血栓功效,能防止不必要的血小板凝結,經常吃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02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項永兵教授團隊在《歐洲流行病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納入6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吃5-6克洋蔥,肝癌風險下降33%。
這項研究使用全飲食關聯研究方法,系統地估計了中國上海的前瞻性男性隊列中廣泛的飲食因素與肝癌風險之間的關聯,在平均11.9年的隨訪中,共431名參與者新確診肝癌,洋蔥攝入每增加1個標準差,與肝癌風險下降33%有關。
本研究使用了上海市男性健康研究(SMHS)2002年-2006年的數據,在收集了參與者的人口統計學、飲食、生活方式(吸煙、飲酒和飲茶習慣等)、疾病史和癌癥家族史信息后,研究人員對不符合標準的部分參與者進行了排除,最終共納入59844名年齡在40-74歲的男性。本次分析共包括104種食物/食物組合和38種營養元素。
在平均11.90年的隨訪中,共有431名男性參與者新診斷為肝癌。肝癌發病密度為60.50例/10萬例,隨訪期間累計發病率比例為0.72%。肝癌患者確診與參與者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較低、吸煙、飲酒,以及有自我報告的慢性肝炎病史有關。
在上海市男性健康研究中檢測的142個飲食因素中,有3個在FDR閾值為0.05時與肝癌風險相關:較高的視黃醇攝入量(HR/1SD increment=1.09,95%CI:1.03–1.14)與男性肝癌的較高風險顯著相關。而食用洋蔥(每1 SD increment=0.67,95%CI:0.54–0.84)和錳(每1 SD increment=0.85,95%CI:0.78–0.94)與肝癌風險呈負相關。當選擇FDR閾值為0.10時,脂肪、飽和脂肪和維生素B12的攝入與肝癌風險呈正相關,而較高的大米、韭菜、蔥油、多葉蔬菜的攝入量與風險呈負相關。
在二次分析中,有 44,771 名參與者因捐獻血液樣本而接受了 HBV 感染檢測,其中 3,390 名參與者呈乙肝陽性,207 例被診斷為肝癌。研究人員重點關注了那些進行 HBV 感染檢測的人,當選擇 0.10 的 FDR 閾值時,他們發現視黃醇、洋蔥和錳與肝癌風險存在關聯。
此外,在1000次的自舉重采樣分析中,研究人員評估了在上海市男性健康研究中確定的全部3個飲食因素(視黃醇、洋蔥、錳),發現每個飲食因素的關聯的大小和方向與主要分析中的相似:視黃醇與男性肝癌風險呈正相關,而洋蔥和錳與男性肝癌風險降低相關。
這是亞洲首個系統地估計一組綜合的食物和營養物質與肝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的隊列研究,并進行了多重比較和重復分析,該研究也有大規模的肝癌病例人群和較長的隨訪時間。
但是,這項前瞻性隊列的結果是基于中國城市成年男性,應該將結果推廣到更大的人群如農村地區。此外,雖然這項研究在1000次引導重采樣分析中重復了顯著的結果,但未來的研究還需要外部驗證。
總之,這項研究發現視黃醇與男性肝癌的風險較高相關,而洋蔥和錳的攝入量與風險降低相關。
主編微信
趙編微信(加群小助手)
注:添加微信請備注昵稱+單位+研究
生命科學綜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學科群:病毒學群,神經科學群、臨床醫學、腫瘤學科群、碩博交流群和醫藥投資交流群(微信群審核要求較高,請各位添加趙編后主動備注單位研究方向)
Tools
都在這里:
SCI母語潤色
專注生物醫學領域
唯 問 生 物
專注腫瘤基礎研究
19901610324同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