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雄師奮迅雷,紅旗直指洞庭來。云霓大慰三湘望,塵霧欣看萬里開。”。
1949年7月,百萬雄獅過長江,在第46軍軍長詹才芳、副軍長楊梅生的帶領下,解放軍攻克長沙。
重回故地,副軍長楊梅生是感慨萬千,他的革命生涯,就是從這里開始的的!
那是1927年2月,22歲的他迫于生計,來到湖南找工作,誰料湖南失業者更多,衣食無著的他,恰巧趕上了湖南各界舉行的“10萬人反英示威大游行”。
這種聲勢浩大的場面,來自鄉下的楊梅生是第一次見,被壓迫已久的他深受感染,不由自主的加入其中。
因為表現出色,他引起了湖南總工會的同志們的注意,他們給了他兩塊銀元充作路費,推薦他去武漢當兵。
到了地方他才知道,這場反英大游行,是共產黨主導的,他來武漢參加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總指揮部警衛團的團長盧德銘,也是共產黨人!
在了解共產黨的主張后,楊梅生是打心底里認同,堅定不移的跟著這支隊伍干,“四一二事變”、“馬日事變”等反動派殘酷行徑,都未能嚇退他。
在艱難困苦中,我黨準備發動南昌起義,楊梅生在團長盧德銘的帶領下積極響應,可惜他們慢了一步,未能趕上。
雖未趕上南昌起義,但楊梅生卻趕上了另一壯舉,那就是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
1927年8月,在老家湘潭縣淦田鎮陪伴父母的楊梅生,接到部隊通知,隊伍要離開,前往江西的修水、銅鼓一帶發動起義,他想都不想,立馬準備動身。
見兒子要走,他的老父親是怒火中燒,大罵道:“你走,你死到外面都行!”。
當時的楊梅生,無法理解父親的憤怒,提腳就走,還回懟道:“死了也不要你管!”。
后來想想,著實不該,父親,也有父親的難處。
楊梅生,并非赤貧出身,他的父親在鎮上開著一家藥鋪,起初一家人生活的還是很不錯的,父親還送他進了私塾,讀了兩年書,可惜后來家道中落,無奈只能讓他輟學回家,在自家藥鋪當幫工。
可隨著世風日下,藥鋪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無奈,他只能外出打工,幫襯著父親養活年幼的弟妹,這才有了參加“反英游行示威”,參加革命的事情。
家里困難重重,兒子一點兒不為家著想,只知四處亂跑,放哪個父親身上能不惱火?
楊梅生后悔,不是后悔革命,而是后悔沒跟父親好好講講革命道理,取得他的支持。
知子莫若母,比起父親的憤怒,母親則是濃濃的擔憂,她趕緊呼住要離家的兒子,從地上拾起丈夫的布鞋,擦去上面的泥沙,遞給了楊梅生,因為兒子要走遠路,沒有一雙合適的鞋子不成。
這次離家,楊梅生一走就是二十余年,他不知道的是,他一走,反動派就找上了門。
父親不愿意透露他的行蹤,被活活打死,母親在反動派的欺辱下,也沒法在家鄉待了,只能四處乞討為生……
1927年9月19日晚,是楊梅生第一次見到毛澤東的日子,這天,他終身難忘,因為他將他“拒之門外”了。
當時的楊梅生已是班長,當天他帶班執勤,負責文家市“前敵委員會”的安全。
這天傍晚,一個身材高大,身穿長袍的人,招呼也不打,抬腿就往委員會走,楊梅生見狀,立馬阻攔。
被攔下來后,這人告訴他,他姓毛,讓他進去通報,當時的楊梅生并沒有多想,就進去告訴營長陳浩:“門口有個姓毛的人找!”。
陳浩聞言大驚,趕忙出門迎接,還告訴他:“這是中央派來的委員。”。
把中央委員給攔在了門口,讓楊梅生尷尬不已,令他沒想到的是,毛澤東不僅沒有怪罪,反而還夸贊他認真負責。
因為毛澤東是秋收起義的總指揮,保證他的人生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經委員會商量,決定給他派一個警衛員,因為楊梅生是毛澤東的湘潭老鄉,就把他派給了他,楊梅生成了毛澤東生涯中,第一個警衛員。
有革命,就會有犧牲,秋收起義的時候,楊梅生敬重至極的團長盧德銘犧牲了,這讓他心痛至極,好在他有了新的主心骨,那就是毛澤東。
在毛澤東的帶領下,他們完成了三灣改編,上了井岡山,雖然條件艱苦,但卻充滿奔頭,為了守衛這來之不易的革命火種,楊梅生是悍不畏死。
在包圍黃洋界的戰斗中,他的右臂被子彈擊穿,都沒有下戰場,把槍換在左手上,繼續朝敵人射擊,直至失血過多昏迷。
在一次次的驚險戰斗中,楊梅生活了下來,成長速度也是快的驚人,雖然在朱毛會師,部隊改編后,楊梅生還是個警衛班班長,但他卻覺得,自己與以往已經大不同。
1931年年底,楊梅生接到一個特殊任務,那就是率一個營,在閩贛邊境,迎接從上海回來的周恩來。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當時,國民黨封鎖很嚴,在前往邊境途中,楊梅生就遭遇了國民黨的一個保安團。
為順利完成任務,楊梅生當機立斷,自己率帶兩個連,與保安團周璇,引開國民黨的部隊,令一個連,則去迎接周恩來,因為楊梅生成功引開了敵人,周恩來得意順利到達長汀。
對于此事,即便是解放后,周恩來還一直記憶猶新,說楊梅生肯動腦筋,很會打仗。
1932年1月,湘贛軍區成立,此時的楊梅生,已經完成了從一個戰士,到將領的蛻變,他被任命為湘贛軍區第九師第三十四團的政委,與團長何紫云通力協作,打了不少打仗、惡戰。
1933年9月,楊梅生又升官了,升任紅一師團第三師八團團長,護送尋淮洲、樂少華的紅七團北上抗日,在返回途中,還繳獲了大批火藥和物資。
長征開始后,楊梅生又干了一件極其露臉的事情,那就是指揮機槍連,讓紅軍第一次打下了天上的飛機!
令人惋惜的是,在長征途中,楊梅生不幸患上了瘧疾,雖然后來治好了,但卻落下了病根,讓他免疫力變得低下,這對他往后的革命生涯,影響極大。
長征結束,楊梅生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抗戰爆發后,曾前往恒山抗日前線戰斗,可惜,當時的楊梅生身體又出了狀況,并沒有干多長時間,便返回延安。
在得到組織的批準后,他準備前往蘇聯療養,結果走到新疆迪化,被新疆辦事處負責人鄧發“截留”,勸他一起在新疆工作。
盛情難卻,楊梅生就留了下來,在經過三四個月的休養后,他的身體好了一些,開始在新疆學院擔任軍事教員,在他的主持下,新疆學院僅半年時間就大變樣,被譽為“第二抗大”。
可惜好景不長,沒多久,他們這些共產黨干部,便被盛世才排擠除了新疆學院。
1939年5月,楊梅生重返延安,身體已經養好的他,堅決要求上前線,于是被調到了新四軍,先后擔任華中江北指揮部副參謀長、津浦路東聯防司令部司令員、獨立第三團團長等職。
皖南事變后,楊梅生重新擔任津浦路東聯防司令部司令員,與政委劉順元一起,淮南蘇皖邊軍區,可惜,未等楊梅生大展拳腳,他又被調回了延安,因為路途艱險,他走了整整11個月才回去。
1945年11月,楊梅生被調到了熱河,擔任熱河縱隊副司令員。
1946年1月,楊梅生又干了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那就是帶著1個參謀2個警衛員,指揮3個旅的兵力,3天擊潰了國民黨軍4個師的猛烈進攻。
解放戰爭打響后,楊梅生成了熱河縱隊代司令員,在熱河地區打起了游擊,可惜,游擊沒多久,他的身體又垮了,被安排到赤峰休養。
1948年7月,楊梅生再度出山,擔任東北合江軍區司令員,率合江的9個獨立團圍困長春。
在楊梅生的率領下,部隊克服種種困難,比預定的時間早一天到達,提前對長春形成嚴密封鎖,這對促成曾澤生起義和鄭洞國投降,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羅榮桓在隨后的哈爾濱會議上,給了楊梅生極高評價。
因為圍困長春有功,楊梅生升任東北野戰軍第9縱隊副司令員,同司令員詹才芳、政委李中權一起,帶兵入關,參加了平津戰役。
天津解放后,第9縱隊改編為46軍,楊梅生也成了第46軍副軍長,很榮幸,他得到了解放長沙的殊榮,這讓他回到了革命的“起點”,也算圓滿。
長沙離楊梅生的老家湘潭縣并不遠,解放長沙后,他很想回老家尋找自己的父母,但可惜軍務在身,他這個副軍長實在是走不開,只能強忍著這份沖動。
第46軍在長沙易家灣有幾個后勤殘酷,1949年的某一天,楊梅生和政委李中權來這里視察,二人在路邊休息時,突然迎面走過一個沿街乞討的老太太。
楊梅生看見她是心頭一震,跟李中權說了一聲,便跟了上去,幾分鐘后,臉色難看的回來了。
看到楊梅生不對勁兒,李中權趕忙問發生了什么,楊梅生雙眼含淚道:“那個乞討老太太,是他20余年未見的親娘,20余年未見,她已經不認得她的兒子了。”。
楊梅生的話,讓李中權大吃一驚:“既然是你娘,你怎么不認?就這樣讓她走了?”。
楊梅生哽咽著說:“我也想立馬跟她相認,可又害怕她老人家一時承受不了這么大的驚喜。”。
聽了楊梅生的解釋,李中權點點頭,揮手把司機和警衛員叫了過來,細細交代一番,讓他們先去做個鋪墊。
得到首長指令,二人立即去追老太太,警衛員用最溫柔的語氣對她說:“老人家,您的兒子讓我來接您,他是我們的副軍長。”。
在白色恐怖時期,楊梅生的母親是吃盡了苦頭,她對穿軍裝的人很畏懼,警惕性也很高,便試探的問道:“你知道我兒子叫什么名字?”。
當從警衛員口中聽到“勛梅”兩個字,老人家高興的一屁股做到了地上。
楊梅生原名楊勛梅,時隔20多年,還知道他原名的,已經寥寥無幾,警衛員既然能說出他的名字,肯定錯不了!
在警衛員的攙扶下,老太太朝著楊梅生走去,再次看到母親,楊梅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噗通一下就跪了下來,不住喊娘。
母子抱頭痛哭的場景,讓在場的人無不流淚。
與母親相認后楊梅生留在了湖南,在湘南地區剿滅國民黨殘部和土匪,新中國成立后,楊梅生所在的46軍,劃到了湖南軍區,他先后擔任46軍軍長、湖南軍區司令員等職。
1955年授銜之時,楊梅生被授予中將軍銜,不得不說,楊梅生的能力真的很強,若他身體好好的,能在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打滿全場”,拿個大將軍銜,應該沒有問題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